“我實地走了一趟,學生從機場出口走到我們校車停放的位置,需要七分鐘。”
清華大學車隊副隊長付海濱這兩天每時每刻都在腦海裡規劃著從各火車站和機場接學生返校的最佳線路。為了讓馬上畢業的學生在疫情期間平安返校,他和同事連續一週一直在踩點,在安全的最高標準下,尋找時間和距離的最佳排列組合。
自1992年進入清華以來,付海濱一直在車隊裡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工作著,2016年接任了車隊副隊長。從小卡車、小轎車再到巴士車,付海濱在28年的駕駛職責中積累起豐富的經驗,用對最優路線、安全駕駛、準點到達的極致追求詮釋著“匠人精神”,而在後視鏡中遠去的歲月裡,清華園的日新月異也成為付海濱一路上美妙的風景。
“絕不允許一輛病車上路”,這樣的執著來自付海濱多年以來積累的駕駛和專業經驗。“四輛校園巴士一天在校園裡來回17圈,上午9圈,下午8圈,每圈7.3公里”,付海濱每天都要排查124公里中可能的安全隱患。為了讓全隊牢牢上緊一根安全的弦,付海濱為所有的駕駛員製作了車輛安全日查表和月查表。日查表上事無鉅細,制動、轉向、燈光、冷卻水、車身外觀……付海濱要求每位駕駛員在每天出車之前必須按照表上的要求一項項自查,並向自己彙報。月查表除了要求每位司機自查外,還要求進行復查。
28年的精益求精讓付海濱練就了一身過硬的維修技術,“聞過” 就能判定故障原因。車隊同事在一次出行任務中遭遇了全車沒電的故障,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付海濱。透過駕駛員的簡單描述,付海濱初步判斷是電源總開關的問題,他迅速在電話裡教駕駛員如何排查故障,在確認不是電瓶和電瓶樁頭的問題後,付海濱指導駕駛員把電源總開關處電線插頭重新插緊,車輛最終恢復了正常,並順利地完成了出行任務。
為了提升整個車隊的專業素養和安全意識,付海濱每月會在車隊裡召開安全例會,及時發現並總結車隊當月的安全事務,並透過組織專項培訓,引導司機們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車輛執行原理和維修知識,提高駕駛能力。對於一些安全意識不夠強的駕駛員,他也會毫不留情地批評。憑藉著對駕駛安全和專業能力的極致追求,付海濱獲得了“清華園地區交通安全積極分子”稱號,並帶領車隊連續四年被海淀區交通委員會評為“海淀區交通安全先進單位”。
“在駕駛這個事上,沒了安全,那什麼都沒有了。”付海濱自嘲自己“開車時太嚴肅”,接送師生的時候,時常有乘客和付海濱閒聊,但付海濱很少去回應他們,他兩眼直盯著前方,全心地關注著路況。在清華園呆了28年,付海濱能準確地辨認出乘客是否是清華師生,“有的人一上車就聊校園的事,聽多了你就能從他們上車的神態和語言觀察他是不是學校裡的師生。”遇見有師生忘記帶校園卡了,付海濱也能認出他們的身份。
在平常的日子裡,清華師生們幾乎每天都會有集體乘車需求,付海濱需要提前兩到三天從車隊的39個駕駛員、43輛車中協調人手、車輛和時間,準時準點地匹配給師生們。付海濱的手機幾乎是24小時開機,遇見有緊急用車需求,付海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聯絡到可以出車的司機,並調配車輛到約定的地點。
在付海濱看來,車隊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為清華師生服務展開的,協調車輛和線路時必須充分考慮師生們的實際需求。比如,之前從學校有關部門瞭解到部分清華退休教職工們需要定期早晨到校醫院拿藥的需求後,付海濱和同事們增開了兩班早晨從荷清苑開往校醫院的校車,這兩班清晨開往醫院的校車,更是成為了老職工們閒聊自己青春往事、家長裡短的愜意空間。“疫情期間的用車需求比之前少了些,往常我的手機整天都在響,都是老師或者學生們預約校車的。”返校在即,付海濱已做好了充分準備。
在7.3公里的校園巴士線路上,付海濱透過車窗看見了路邊日益清秀的河流與樹木;轉過老圖書館,曾經塵土飛揚的西大操場變成了眼前一抹靚麗的藍色跑道。
付海濱最喜歡的還是清華路——晚秋之時,銀杏葉搖曳著曼妙的身態自枝間飄落,校園交通車行駛在鋪滿秋色的路上,窗外的景色在後視鏡裡不斷倒退。
他緊盯著前方,守望著這座可愛的園子,也是屬於他的愜意空間。
來源:清華大學(王子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