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宋朝一文一武兩大中樞機構:“中書”與“樞密院”是如何分權的?

由 端木泰華 釋出於 經典

宋朝官制,以元豐改製為界限,改制前、後各為一階段,南宋又為一大階段。宋代設中書、樞密、三司分掌政、軍、財三大務,宰相之權為樞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樞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權不相上下,不相統攝。中樞官制是中央集權的軸心,官稱和實職的分離,使朝廷內外大批官員無所事事,三省六部多有更迭,握有最高行政權者則是“宰執”。

今天我們來講宋朝的“二府”。
所謂“二府”,顧名思義就是一文一武兩大中樞機構。
宋代的“二府”,便是“中書”和“樞密院”。雖然,歷代皇帝都渴望得到諸葛亮這樣既忠誠又文武雙全的人才,但真到了現實裡,卻沒有哪個皇帝願意讓一人來手持文武二柄。因此,二府制的設立就是為了分權,以此來鞏固君權。
宋代沿襲唐制,所以,宋朝的“中書”與唐朝的意義大體相同。
宋代的文臣之首,便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宰相。不過,宰相之下並沒有什麼“同中書門下副平章事”,宰相的副手是參知政事。從“知”和“事”這兩個字,我們就能看出,雖然,參知政事名為副手,實為皇帝安插在宰相身邊的眼線和耳目。參知政事存在的目的,未必是幫助宰相處理日常工作,而是“制約相權”。

當然,在平章事之上,其實,還有個“中書令”。實際上,中書令才是名正言順的宰相,其地位與平章等同,但一般來說中書令是中書省的長官,位高權重,皇帝不會輕易任命官員為中書令,所以,此位經常是“缺而不置”。
宋神宗改革官制之後,宋代的文官制度發生了劇變。此時的首相已由平章事變成了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而副手亦由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擔任。當然,在他們官銜的後面,還要加上“平中書令事”。
到了南宋,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及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時擔任宰相,而門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則變成了前文提到的參知政事。從名稱上來看,此時的“三省”已正式“合三為一”了。

當然,不是每個宋朝宰相的官銜,都符合上面的規律,也有特殊情況。
蔡京權勢熏天時,曾被授予“太師總領三省事”的名銜,以太師領三省事,蔡京的名銜詮釋了什麼叫位高權重。可以說,在宋朝歷代宰相之中,蔡京的名銜是最響亮的。當然,韓侂冑除外,他的名銜不算太正規。
韓侂冑的名銜相當唬人,“平章軍國事”。蔡京的“領三省事”,就是主管三省事務的意思,已經有權傾朝野的意思了。可是,相比於韓侂冑的“平章軍國事”,就略顯俗套了。你主管三省要務,我負責軍國大政,哪個更有權柄?顯然是後者。嚴格說來,其實蔡京和韓侂冑的官銜都不規範,粉飾的痕跡太明顯,所以,也沒什麼剖析下去的價值。

至於樞密院長官的官銜,自然是樞密使。與中書相同,樞密院的二把手也是皇帝的耳目,為“同知樞密院事”,起到了監督樞密使的作用。
宋神宗元豐改制期間,文武大臣對是否保留樞密院進行了探討。
有大臣建議將樞密院合於兵部,但神宗皇帝卻不以為然,對文武百官說道:“祖宗不以兵柄歸有司,故專命官統之,互相維制,何可廢也?”
這裡就體現出宋朝皇帝的政治方針了,那就是分權。自樞密院設立以來,不但起到了與中書分庭抗禮文武分權的作用,同時,其本身的兵權亦被“三衙”和兵部瓜分。
因此,對於宋神宗來說,樞密院完全沒有必要取締。
兩宋時期,所有擔任樞密使的樞密院長官,全都是文臣,基本沒有出現過武將擔任樞密使的先例。
一般來說,樞密副使是監督樞密使工作的“間諜”,同樣由文臣擔任,而且,此職受信任的程度甚至會超過樞密使。
不過,有時遭逢戰亂,讓這些文臣來履行發兵之職總有些不靠譜,所以,在特殊時期副職亦會由武將擔任。

在宋代,有一種說法叫“宰執”。
在宋代,宰執並不是官職,而是將“宰相”和“執政”兩個名詞並在一起的合稱。擔任宰相的平章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與樞密使、樞密副使,並稱宰執。
宋代的分權之治,被宋朝皇帝玩轉得淋漓盡致。皇帝絕不會允許中書、樞密院的權力合流,所以,宋朝前期並未出現過宰相兼樞密使的情況。
當然,凡事總有例外,大宋征討西夏期間,由於將相不和所以一度落敗。不得已之下,慶曆年間出現了宰相兼任樞密使的特例。
不過在討伐西夏過後,又恢復原職。

由此可見,宰相兼任樞密使,在宋朝並未形成常駐的制度。即便在用兵頻繁的南宋,宰相兼樞密使也是在寧宗以後才成為定製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