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戰役駐紮國外的二百萬德軍為何不回援柏林?希特勒自己種下的苦果
在1945年初的幾個月裡,德國已經處在三面臨敵、四面楚歌的困境中,雖然德軍在紙面上還有數百萬兵力,但是大部分部隊都處在兵員不足、裝備不整、補給不續的狀態,戰鬥力持續下降,真正能夠作戰的部隊並不多,加上散佈在多條戰線上,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機動部隊可供調動救急,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希特勒本人的固執和錯誤部署,使得相當一部分德軍部隊還在德國境外的次要戰場上,無力救援受到蘇軍圍困的柏林。
1945年3月,一位16歲的德軍士兵因為在勞班防禦戰的表現被授予二級鐵十字勳章,這就是第三帝國最後的保衛者,包括少年兵和老人。
在1945年4月蘇軍發動柏林戰役前夕,德軍在境外的重兵集團大致有以下幾個:
首先是被孤立在庫爾蘭半島的庫爾蘭集團軍群,希特勒一直不允許放棄這個橋頭堡陣地,希望能夠吸引一部分蘇軍兵力,到戰爭結束這個半島依然在德軍手中,該集團軍群仍有近30萬人的兵力。
其次,是位於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境內的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南方集團軍群的部隊,其中包括東線戰場的大部分裝甲部隊,這是最有可能加強到柏林防禦中的德軍重兵集團,然而希特勒妄圖在匈牙利挽回敗局,在1945年3月發動“春醒”作戰,結果被蘇軍挫敗,損失了大量有生力量,當柏林戰役打響時,這部分德軍部隊正在蘇軍的壓迫下向捷克和奧地利節節敗退,無力增援柏林。
再次是駐紮在巴爾幹半島地區的德軍部隊,在1945年春季正面臨著蘇軍和游擊隊的雙重威脅,儘管已經收縮陣地,逐次向德國境內撤退,但由於後方不寧,地形複雜,交通不便,行動十分遲緩,相信看過南斯拉夫老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和《橋》的朋友都會對巴爾幹德軍的處境有所認識。
經典老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劇照:德軍司令官在部署撤退計劃,看看地圖上那些縱橫交錯的紅藍箭頭就能明白,巴爾幹德軍想撤回本土是多麼難。
第四,是駐義大利北部的德軍部隊,約有50萬人,他們依舊依託義大利北部的河流和山地遲滯盟軍的進攻,從理論上說其中大部分可以撤回德國國內,僅以少量部隊扼守阿爾卑斯山口,阻止盟軍進入德國腹地。
問題是義大利駐軍高層早有投降意向,早在2月間就與盟軍進行秘密談判,蘇聯著名諜戰劇集《春天裡的十七個瞬間》就是以破壞德國與西方媾和的計劃為背景的。駐意德軍於4月底同盟軍達成協議,在5月2日提前放下武器,而且駐意部隊回國需要翻越阿爾卑斯山,距離柏林又遠,所以也是遠水難救近火。
最後就是駐挪威的德軍集團,這是戰爭末期德軍保持最完整的重兵集團,到1945年4月時在挪威至少還有40萬德軍部隊,其中陸軍部隊不少於13-15個師,25萬人。然而,這些部隊散佈在狹長的挪威國土上,時刻擔心受到盟軍兩棲登陸的威脅,同時也缺乏足夠的船隻撤回德國,加上盟軍逼近德國北部,使得挪威駐軍的撤退行動更難成功。實際上,早在1945年1月,時任陸軍總參謀長的古德里安大將就強烈建議希特勒放棄庫爾蘭、北義大利和挪威等外圍地區,將部隊撤回國內,集中加強東西兩線,但是一直未獲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