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 為什麼只有幾十萬人的滿清能接管明朝留下的一億漢人的江山》,提到了滿清能接管明朝一億漢人的江山,就在於它能漢化。
但不管滿清怎麼漢化,人數總還是少的。
要打下和守住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偌大江山,還得靠漢人的兵。
在滿清的體制內,漢人組成的兵,叫綠營兵,這裡的“綠”,和綠林好漢裡“綠”同音,不念綠色的“綠”。
1644年清軍入關,這時候他們的全部兵力,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總共不過18萬。
再扣除掉一些留守東北老家的,入關的兵力還要再打折扣。
這樣的兵力,面對南明政權、李自成義軍殘部,以及各地的地方武裝,顯然是寡眾懸殊。
那清政權是怎樣做到快速席捲全國的呢?
一個關鍵就在於,他們成功吸納、整編了投降的原明朝軍隊,這支新收編的軍隊,用綠色的旗幟作為標誌,所以被稱為綠營兵。
在清軍征服全國各地的過程中,八旗兵起初還是絕對主力。
但問題是,他們人數少,而面對的敵人又複雜,除了要對付南明政權,還得四處鎮壓漢族義軍,八旗軍經常是疲於奔命。
針對這種情況,皇太極時,大明降將劉武元,他上奏朝廷,提出了8個字的建議:“得一省必鎮定一省。”
這裡的“鎮定”,不是“鎮壓平定”,“鎮”在這裡指的是一個軍事單位。
就是說,一個鎮就相當於一個省級的軍區單位,這是明朝就實行的一種制度。
劉武元提議的“鎮定”,說白了就是:每攻打下一個省,就在一個省內建立一個軍事單位,用來鎮守當地,省內有叛亂,他們去平叛,鄰省有叛亂,他們能幫忙,這樣就用不著八旗精銳遠征了。
你看,關鍵時刻,還得靠漢人的聰明才智,沒有明朝的降將,滿清怎麼知道用明朝的軍事制度哦。
皇太極採取了劉武元的建議,但這兵怎麼來呢?八旗兵已經不夠用了。
那就新建一個部隊——綠營。
招募漢人,編入了綠營系統。
到順治後期,大概有80萬的兵力被編入了綠營,其中大部分是原明朝軍隊。
康熙年間,全國範圍內的綠營系統,已經基本定型,18個省建立了54個屬於綠營系統的“鎮”,每個省都有,有的省還不止一個鎮,最多的是廣東省,建了8個。
綠營兵戰鬥力還是不錯的,補充了八旗兵的劣勢。
八旗兵,尤其是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強項在於騎射,在東北平原打野戰,明朝軍隊確實打不過他們。
但入關後,在西南山地丘陵地帶,馬爬不上山,叢林裡又射不了箭,八旗的騎射功夫根本用不上,而當地漢人習慣了爬山涉水,山地戰鬥力比八旗強多了。
比如,在江南和西南地區的作戰中,綠營兵就比八旗兵更管用。
再比如,順治十六年,鄭成功攻打南京,當地的綠營兵迎戰,一戰而把鄭成功的主力部隊殲滅。
從此,反清復明的民間力量就失去了主心骨,徹底斷送了推翻清朝的希望。
滿清能坐穩江山,綠營兵是首功。
戰鬥力都是戰場上磨練出來的。
綠營兵為滿清南征北戰,其綜合戰鬥力很快就超過了八旗兵。
康熙十三年,平三藩的岳陽之戰,前敵指揮將軍讓八旗兵去切斷吳三桂的水路糧道,八旗兵說我們的船不行啊,江上風浪大啊,百般耍賴推諉。
將軍又讓八旗兵去攻城,結果八旗兵沒一個敢衝鋒的,鳴金收兵的時候,反而“三軍歡聲如雷”。
康熙先後換了三位將軍,也沒拿下岳陽。
最後,將軍們摸索出一個戰術:讓綠營打先鋒,八旗跟在後面,反而能打贏。
對此,康熙不得不找面子說:自古漢人作亂,都是漢兵去平叛,我是不主張讓滿族軍隊上陣的,很容易破壞團結啊。
其實,康熙心裡明白,八旗戰鬥力衰退,根本打不贏,就別上陣現眼了。
平三藩也用綠營當主力軍,可見,綠營當年的戰鬥力很強,對清政府的穩定起到了關鍵作用。
再後來,隨著八旗的腐化墮落,綠營的重要性進一步上升,特別是在長江以南地區的作戰中,綠營成了絕對主力,八旗反而成了點綴。
最極端的例子是乾隆五十二年鎮壓臺灣林爽文起義,參戰的綠營兵1萬人,八旗兵只有100人。
後來咸豐年間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時候,朝廷動員的兵力,綠營和八旗也保持在10:1的比例。
再後來,綠營兵也不行了,再換曾國藩的湘軍上,純漢人部隊,和滿清不沾一點關係。
滿清偌大的江山,其實是漢人撐起的。
你說,綠營兵人數多,戰鬥力又強,為什麼不把漢人江山給搶回來呢?
滿清皇帝不傻,把惡魔放出籠子,也在惡魔脖子套上枷鎖。
在制度設計上,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限制綠營的制度。
限制的第一招,是分兵。
比如,四川省在明朝只有一個“鎮”,也就是一個“鎮”級軍事單位,兵力一般是1萬多點。
而康熙時,四川綠營兵1萬5千,卻被分為四個“鎮”,這樣一分拆,哪個鎮的兵力都不足以造反。
限制的第二招,把綠營的職能分散。
最特殊的例子是北京。
京師是軍事禁衛重地,但防衛軍隊是八旗,綠營不設鎮,僅僅有一個5000人的巡捕營,做一些維持治安的工作,從任務分配上限制綠營的重要性。
到了地方省,也是這個思路。
其實綠營兵不都是作戰部隊,它的職責中還有一些差役任務,比如押送犯人、把守城門、護送漕運、看守皇陵,甚至蝗災來了,綠營兵還得去抓蝗蟲。
滿清時,江南富庶,北京的生活主要由江南供給,所以漕運非常重要。
這件事,交給了綠營兵來做。
綠營兵不單單的護送漕運,還得做漕運維護工作。
比如巡查河堤、修補水溝、管理碼頭,甚至在河岸上種樹都要管。
這些看起來應該由管理河道的部門負責,或者僱人來乾的活兒,都交給綠營來做。
所謂綠營,實際上是軍隊、警察、差役、河工的大雜燴。
這樣一算,綠營的總兵力,賬面上是幾十萬人,但真正用來上陣打仗的,就遠沒有那麼多了。
即便是這樣,清政府還要在綠營作戰部隊上動腦筋。
這就是限制綠營的第三招:武器裝備。
好的武器給八旗,綠營兵的武器就很普通了。
尤其在火器上,八旗有火器營,而綠營不設這個編制,火炮倒是配備了,但一個省的綠營編制加起來,往往也沒幾門炮,平時還都在倉庫裡鎖著,實彈訓練的機會都不多。
綠營雖說沒有火器營,可在步兵營裡,也是裝備了鳥槍的。
雍正年間,兵部改革了全國軍隊的武器編制,規定綠營兵一律以鳥槍、弓箭、藤牌為主要武器,以前手裡拿長槍、大刀、三眼銃的步兵,都改拿鳥槍了。
這樣的鳥槍兵大致佔綠營兵力的50%。
你可能會說,鳥槍也是槍啊,一半綠營兵是鳥槍兵,這不得了了。
雍正是什麼人?是帝王之術的高高手,你以為軍事改革是為了增強綠營兵戰鬥力那麼簡單?
這裡的門道多了。
鳥槍是給綠營兵了,但拿槍的兵,日子並不好過。
這就要說到限制綠營的第四招:內部晉升機制。
清政府很清楚,八旗兵擅長的是弓箭,而弓箭是打不過火器的。
但綠營兵裡,有不少人是世代研究火藥、鳥槍、大炮的,漢人玩兒火器比射箭拿手,還容易立功。
如果這些民間專家、技術能手都提幹當官了,就會起到榜樣帶頭作用,激勵更多綠營兵放下弓馬刀槍,而去學習火器,久而久之,綠營就算沒有火器營,八旗兵也不是漢人的對手了。
所以,清政府規定,綠營兵的軍官,絕不許從鳥槍兵、炮兵裡選,就算立有戰功,也不給漲工資,更不能提幹。
幹得好的弓箭兵,可以升職為馬兵,幹得好的馬兵,才可以晉升為軍官。
清政府用這種晉升獎勵機制,來限制綠營的戰鬥力。
換句話說,50%的綠營兵,確實是武器升級了,大刀換鳥槍了,但鳥槍兵不能升職,只能一輩子當兵。
這樣的話,也就沒有好兵願意去當鳥槍兵,綠營的鳥槍兵也就沒有戰鬥力,想造反也沒那能力。
滿清這樣限制綠營,綠營兵想不衰敗都難。
康熙年間平三藩,綠營的戰鬥力是實實在在打出來的。
但這一代人過去,新兵就指望不上了。
乾隆晚期有一次御駕閱兵,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綠營騎兵竟然有從馬上摔下來的。
到了嘉慶末年,綠營兵吸鴉片已經很普遍了,更別說剋扣、空餉、窩娼、聚賭這些腐敗現象了。
滿清是把綠營的戰鬥力給摁下去了,但八旗也沒戰鬥力了呀,入關那麼久了,早就忘記騎馬射箭了。
當大規模農民起義到來時,當歐洲列強打來時,偌大的滿清,竟然毫無還手之力。
最後,還是靠重新招募新兵,來維持帝國的生存。
這也讓滿清失去了兵權,當袁世凱讓大清皇帝退位時,也只能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