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階段,每個人都有明確的目標——考大學,所以能不畏艱難險阻地朝這個大的目標不斷努力。
而到了大學時期,是進入工作崗位、邁入社會,還是申請研究生繼續學習,這可能決定著你人生的走向,不少的學生都會感到迷茫。
《增廣賢文》中提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你因前路而困惑時,不妨來看看這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博士,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現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的Christopher Blattman 教授結合自身經歷提出的十條建議。
1. 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
他提到:“你的職業生涯將會佔據你生命中很大的一部分,如果它是適合你的強項,你會感覺充實,會更快樂。”
在選擇自己大學或者研究生的專業時,一時的興趣,父母的喜好,輿論影響等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我們的選擇,並且我們的身心都是不斷變化發展地,這些就導致有很大的可能我們所學的專業並不是最適合我們的。
那我們該怎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
“儘早的去嘗試吧,在假期去嘗試不同的職業——研究員,記者,醫療助理,非營利性工作者,國會助理,等等。”他建議道。
現在功成名就的Christopher Blattman 教授也是在經歷了會計稅收工作、管理諮詢工作之後,才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學術界工作。
在大學的階段,不要怕去嘗試,而且要儘可能多地去嘗試,現在的每一次試錯都是在為以後的自己規避一條錯誤的道路。
2. 學習必不可少的技能
在中學時期及以前,我們一般都會認為只要把書上的知識學懂靈活運用,就可以取得好成績,考上好學校,擁有光明的未來。
然而進入大學後,我們必須意識到大學是我們學習一些工作上必備技能的黃金時期。
他把這些技能歸為技術技能,包括數學、統計、法律、會計等,這類技能很難自己學會,得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和好的教材。
3. 認真對待寫作
他要求我們認真對待寫作,因為不論以後我們從事什麼職業,都無法避免地需要寫作,你很難發現一個完全不需要寫作的職業。
同時不要小看寫作在工作中的作用,就算你從事一些看似與文字不搭邊的職業,但難道你不會有需要發郵件或簡訊向同事老闆傳遞資訊的時候嗎?
那怎樣能夠寫得好呢?他結合自身經歷給出答案——練習。他說道:“在過去8年中,部落格和論文寫作改變了我的文筆,提高了我的寫作能力。”
同時還可以考慮讀一些寫作的書,修一些寫作的課程。
4. 注重老師的影響
根據他的經驗,從好老師身上得到的感悟原比教學大綱上得到的東西要重要的多。
不可避免的是在大學裡面總有一兩門課是非常無聊並且裨益不大的。
在選課時,可以把幾門課留給最吸引人的教授,學習他們的思考方式,他們的邏輯。學習到這些對於以後是受益無窮的。
5. 擴大你的選擇範圍
在目前的人生階段,迷茫是不可避免的。不知道自己以後想幹什麼,從事怎樣的職業?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試試他的建議——不要縮小你的選擇範圍。
你可以修一些精品課程,同時也要堅持最後能讓你有很多選擇的主流專業,例如:歷史、政治、經濟等。
在你迷茫時,記得給自己留下選擇的餘地。
6. 不要放過多精力在外語課上
這是他最有爭議的忠告之一。
眾所周知,在大部分人的眼中,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從小到大,也有很多人在向我們傳遞多學習一門語言對我們的未來有多大的裨益。
他並不是認為語言不重要,只是認為學習一門外語的話,大學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環境。
一門外語的學習最好是浸入式的,我們在大學可以把這樣的精力更多地花在技術技能的學習上。
7. 去陌生的環境鍛鍊
他建議學生:“利用一個暑假或一學年的時間去國外生活,最好是一個與你目前所在國家完全不同的地方,在那裡你會認識當地人,真真切切的瞭解當地文化。”
現在的學習環境下大多數學生對於世界的認知都只是侷限在課本上或者別人主觀地講述中,世界究竟是不是你想的那樣?
他鼓勵我們去離開舒適區,去一些陌生的地方,不僅可以增加你對世界的認知,還可以像上條建議一樣,浸入式地學習一門外語。
8. 與教授建立良好的關係
當你決定攻讀碩士或博士時,你必須意識到你需要兩三個高質量的推薦人,而這則需要你與教授建立良好的關係。
你可以在Office Hour多訪問你的教授,爭取助教和研究助理的職位,並請教授做你的論文導師。
9. 寫有價值的論文
有論文在身就可以代表大學生活到達頂峰嗎?
他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有些學生的論文字身是不值得學生去投入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的。並且這些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技術技能上或許會更好。
但如果是為了增加和導師的聯絡或者攻讀碩士,那麼本科時期有一篇論文也是不錯的。
10. 獲得新的思想
過一段時間就反省反省自己相對前一段時間有沒有進步。
他向我們提出了兩種方法,一是可以看一些與自己往常看的不同的書,或者更新自己的閱讀範圍,得到更多不同的知識,聽到更多不同的聲音。
二是我們可以去一些新的地方度過一段時間,結交新的朋友。深入當地,收穫自己從沒有過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