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虎媽貓爸》到《小歡喜》,再到近期熱播的《小捨得》,“雞娃”“育兒內卷”“教育軍備賽”等詞頻頻出現在大眾眼中。家長們想盡一切辦法“雞娃”,做升學和考試攻略,希望孩子能考高分、進名校,但大家似乎忘了教育的核心是“教育”。
恰逢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之際,《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讀書沙龍在京召開,活動邀請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林小英博士深入分析了這些育兒焦慮到底從何而來,並分享了自己對“好的教育”的看法。該活動由格致出版社與聯想鎖屏共同舉辦。
談到教育,近年來因為焦慮產生的話題層出不窮。家長們為什麼會焦慮?《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一書給出了答案:影響父母育兒行為的關鍵因素有兩種——孩子未來的收入水平在多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的成功,以及教育機會不平等的程度。如果一個社會的不平等程度低、教育回報率低,那麼父母往往會更寬容。而如果一個社會的不平等程度高、教育回報率高,那麼父母可能會更專斷,並且更傾向於向孩子灌輸出人頭地的理念。如此一來,家長的焦慮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家長們焦慮的是什麼?答案是:現實與未來的博弈。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裡,家長不僅關心孩子的現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幸福快樂,還關心孩子的未來——希望孩子們有所成就。而且家長越來越擔心自己的子女可能落後於他人,因此他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敦促他們脫穎而出,甚至將所有的競爭一步步前置,“把大學的競爭提前到中學,中學的競爭提前到小學”。
我們真的避不開“育兒內卷”嗎?今天,出現了一種所謂的“標準的教養方式”:家長全面參與孩子的生活。他們集教師、心理專家、父母等職責於一身,不得不成為所謂的教育專家。除此之外,還要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花更多的時間、財力和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這種教養方式被稱為“密集型教養方式”,“育兒內卷”也隨之出現了。那麼,這種過度競爭和育兒真的無法避免嗎?答案並非如此。
專家表示,從社會層面來說,應該進一步使得兒童教育機會更平等,緩和過度的教育競爭和焦慮。從教育系統層面來說,應當更多地發揮公立學校教育的作用。公立學校不應當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工具,孩子在學校與同齡人交往,可以幫助孩子形成他們的偏好和價值觀。學校教育也可以發揮引導父母教育方式的作用。而作為孩子最親密、最信任的人之一,家長可以試著擺脫焦慮,儘量保持理性客觀的思考,這樣也許可以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育兒方式。
讀書沙龍的圓桌討論環節,林小英博士與聯想創投集團董事總經理張旭女士及《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一書的責編鄭竹青女士一起就相關話題進行了討論。嘉賓一直認為“好的教育”的唯一原則應該是平衡,每一個人的平衡點又都不一樣。要找尋這種平衡點是需要時間的,而往往能忍耐和等待孩子找到平衡點的家長並不是絕大多數。嘉賓建議家長可以慢慢地去尋找平衡點,去等待孩子成長,不要急於一時。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知依
編輯/喬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