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資訊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而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我們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要對數學進行學習和探討,也從級別分各種型別,比如小學的四則運算、式與方程、計量單位;初中的方程、勾股定理、因式分解、證明;高中的函式、立體幾何、機率;大學的數學比較複雜,分文理科,也因各個學校、各個專業不同而不同。
而說到初中的證明題,題目的種類是千變萬化的,證明方法也多種多樣:相交線與平分線、角平分線、垂直平分線、勾股定理等等。有個例子比較好說明,就拿這道證明題來說:已知如圖,四邊形ABCD中,∠ABC=90°,∠ADC=90°,點E是AC的中點,點F是BD的中點,求證:EF⊥BD。
這道題的證明,看上去有點沒頭緒的感覺,給的條件是不是少了點呢,其實條件夠了,這裡證明的關鍵只要做兩條輔助線就可以證明了。證明:連線BE和DE,∵BE是Rt△ABC斜邊AC上的中線,∴BE=AC/2,又∵ED是Rt△ADC斜邊AC上的中線,∴DE=AC/2,∴BE=DE,∴△EDB是等腰三角形,又∵EF是△EDB中BD邊的中線,∴EF⊥BD。
類似的題目還有很多,有些題目可以有多種證明方法,這個都需要掌握一些基礎的知識,比如:如果兩條線平行,那麼它們的內錯角是相等的,而且同位角也是相等的,同旁的內角是互補的;勾股定理:如果三角形三邊長a、b、c滿足a² b²=c²,那麼這個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在中國,周朝時期的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重合等等。
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識點,做證明題最主要的是要懂得做輔助線,一兩條好的輔助線可以讓你看清這個圖形的真實面貌,這也是證明題的真實意義,它給出的就是不完整的圖形,讓你一看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輔助線的作用就是還原圖形的真實面貌,讓解題思路可以一目瞭然。
所以對於初中數學證明題,學習基礎知識是第一步,沒有基礎知識,那基本就無法做證明;但主要的是也要懂得如何運用,如果學習了知識不懂得運用,那也只是空談。對於學習基礎知識及運用也可以相互結合,這樣有助於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記憶,如果你剛學習一個定律或規則,那麼可以用這些知識點證明相關的證明題,這樣就可以鞏固這些知識點。同時對於理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練習,每個知識點都要經過習題練習,深化知識點,練習越多,涉及面越廣,你對知識的掌握就會越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