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西方王室至今存在,中國有上千年的王朝史卻沒有保留王室?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
縱觀世界歷史,大多數國家都曾存在過封建制度。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這一制度也被新的社會制度所更迭。
在我國,1912年2月12日,清隆裕太后代替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在退位詔書上簽字,從此大清滅亡。清朝的滅亡,也代表著在中國延續了2132年的封建君主專制走向覆滅。
我國是世界歷史上,封建君主專制實行最長的國家。可如今卻沒有像一些西方國家一樣,保留王室。這引起了西方人的一些疑惑。究其原因,這不過是歷史進步的必然選擇。
德不配位的晚清政府
如今,世界上依然保留王室的國家大都實行君主立憲制。而這些王室在經歷社會制度變革的時候,往往選擇順應歷史大勢,大都以服務人民的姿態自居,深受百姓愛戴。
以英國王室為例,二戰時,英國的君主與貴族義無反顧地選擇站在了人民的一邊。英國女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跟隨她的父親,在飛機的轟炸下帶領民眾抵抗入侵者,儼然一副民族國家象徵的形象。並及時將權力和平地移交給人民。
英國王室如今在外交,公關,文化,經濟等領域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俗話說,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沒有人能忘記王室做出的努力和付出。自然也就受到人民的擁戴。
而我國清朝時期,由於清朝閉關鎖國的政治決策,在歐洲文藝復興開始發展工業和科學的時候,清朝改革八股取士阻斷了科學的發展,海禁阻擋了外來科技的引入,使國家走上固步自封的道路。
落後就要捱打,晚清時期不斷受到他國的欺壓。後來雖然也曾進行過洋務運動等活動以求自強,但當時的中國早已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封建勢力腐朽頑固,阻力很大,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在清慈禧太后掌權之時,皇室更是魚肉百姓,以盈其欲。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末代皇帝溥儀被日本利用,更是選擇站在民族敵人的一邊,在東北建立了傀儡政權“偽滿洲國”,給了日本光明正大的殖民理由,日本在中國東北實行了十四年的殖民統治,使東北同胞飽受痛苦煎熬。這樣的皇族絕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愛戴和認可。
俗話說,德不配位,必有殃災。清朝皇室最終沒有得以延續,與其自身深入骨子裡的腐朽無能息息相關。
君主立憲制在清朝兩次嘗試失敗
社會制度的改變,往往需要大量時間去變革發展。以世界上第一個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英國為例,英國早期的殖民掠奪累積了一部分原始資本,再加上新航路開闢,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發展迅速,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壯大。
由於君主專制影響了新興資本階級的發展,1642年,議員們在議會上要求限制王權。最終爆發內戰,國王查理一世在1649年被處死。在一系列政變和革命操作下,1989年,隨著《權利法案》的透過,歷經四十多年的抗爭,封建專制制度被推翻,君主立憲制才初步確立起來。
如果將英國曆史再往前追溯的話,議會與王權的鬥爭就早已持續了漫長的歲月。1215年,英格蘭《大憲章》的確立, 逐漸確立了“王權有限”“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
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議會制度。議會的制度為後來的君主立憲制提供了發育的土壤。由此可見,英國制度的變革,歷經了數百年之久。
而將目光放到清朝,當時的清朝是我國兩千多年封建君王專制歷史中最為專制的朝代,皇室向來是“乾綱獨斷,聖衷親裁”的行事作風,事事都須遵從皇室掌權人的心意。立憲與專制本身存在對立性,要讓清政府放權,十分困難。
後來在立憲派等各方勢力的抗爭下,清政府在1908年8月,宣佈預備立憲以9年為限。可立憲派覺得時間太長,在1910年多次要求速開國會。
清政府雖未立刻回應立憲派的請求,但已將預備立憲期由9年縮短為5年,定於1913年召開國會,1911年先成立內閣。
立憲派對清政府此舉並不妥協,仍然堅持要求速開國會。1910年10月,清朝官兵與立憲派代表僵持,掀起血雨腥風。 1911年5月,清政府在倉促間成立了內閣。
內閣由皇族成員慶親王奕劻任總理大臣,而13名內閣成員中,漢族官僚僅佔4名。立憲派對此十分不滿。漢族官僚佔比太低,代表皇權的滿族勢力就依舊強盛。
預備立憲在本質上不僅起不到制約皇權的目的,反而使皇室從漢族官僚手裡奪回了權力。立憲派對清政府徹底失去信心,在同年十月加入辛亥革命的隊伍,清朝專制被推翻,中國建立起共和體制。清政府首次嘗試君主立憲制失敗。
辛亥革命之後,1911年11月3日,清廷再次公佈《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可在這一憲法性質的檔案中,皇權也只是讓出一小部分,對臣民的權利也隻字未提。因此並未得到立憲派的支援,清政府第二次嘗試君主立憲制也以失敗告終。
“君權高於一切”思想早已在當時的皇室心中根深蒂固,皇室始終不願放權。且在我國自古以來的朝代更迭中,新王朝的統治者為以絕後患,往往會將上一王朝統治者趕盡殺絕,這也是清皇室不敢放權的原因之一。
兩次嘗試君主立憲制失敗,清皇室因此失去了延續下去的歷史機會。
清皇室無法成為中華民族的絕對至尊
約公元前2029年,夏朝建立之後,4000多年漫長歲月中,中華民族一共經歷了二十多個王朝。卻沒有一個朝代,能夠長盛千年。每當舊統治使民不聊生之時,便是新王朝崛起之日。
秦末年,統治殘暴,陳勝在大澤鄉起義之時,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喊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權、追求自由的內心渴望。
在中華民族世世代代人的心裡,從來沒有一個姓氏,是天生的王者;沒有一個王室,是絕對的至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執政者若不能為百姓執政,自然也就應該退出歷史舞臺。
清朝皇室建立者為女真族,其人口基數也並不能夠代表整個中華民族。
自滿清成立之初,清廷就備受中原漢人集團的抵抗,在他們心裡,滿清政府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順”,各地時常爆發“反清復明”的暴亂。
因而在清王朝晚期貪腐無能的情況下,更不會大多數的人群去擁戴他們繼續保留王室。
而西方還保留王室的國家,對於王室,從起源上就有著不一樣的態度。西方民眾的信仰來自於宗教,先有神權,後有政權,講究“君權神授”,歷史上很長時間最高權力都由教皇把控。
有了至高無上的神權,王室的權力顯得有限且分散,地方管理由公爵、貴族等負責。王室無法擁有很多權力,因此只是一種精神象徵,自然也更容易與執政政府和諧相處。
在三權分立的掌權模式下,王室就顯得更加人畜無害。只需一直保持著尊貴的姿態,做好本職即可。
在君主立憲制國家的人民心目中,象徵著他們歷史的榮耀,是他們國家榮譽的象徵。王室的滅亡代表著國家的滅亡,若非萬不得已,人們是不願意接受亡國的情況發生的。
而晚清時候的皇族,帶給中華民族的只有不堪回首的恥辱,人們更不樂意將恥辱的象徵奉為至尊。
清皇室失去特權是歷史進步的必然
中華民族的文化,幾千年來深受儒家的影響。聖人孔子“天下為公”的大同思想,強調“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選出來的賢能之士”。
這個觀點反映了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執政者的期望,並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志士為奮鬥,為之戰鬥。
近代以來,清政府腐朽無能,使中國差點成為徹頭徹尾的殖民國家。我國人民在絕境中奮發圖強,一代又一代人的奉獻犧牲才得以保全山河依舊。
偉大的領袖曾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 所謂必然王國,就是指人們尚未認識和掌握歷史必然性時,活動和行為受到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的狀態。
而自由王國,是指人們認識和掌握了社會歷史的必然性和規律,使自己成為社會的主人,從自然界和社會領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來的狀態。
晚清時期的皇權統治,無疑就是讓百姓不見天日的必然王國。因此,晚清皇族失去以天子名義剝削百姓的特權,是歷史進步的必然!
我們生活在當代社會主義中國,歷代偉人領袖正帶領著我們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走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夢想的民主、自由、共同富裕的社會。生活在這和平盛世,我們何其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