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線上,區域教培機構還在探索發展之路
受疫情對線下商業模式衝擊的影響,國內教育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變局。據智研諮詢預計,到2022年中國線上教育的市場規模將達5433.5億元。
疫情加速線上教育普及下沉,是否採取線上的手段不再是各大機構需要糾結的問題。進而需要面對的是,在資訊化時代,教育機構管理者該如何應對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把握市場先機。
9月9日,在騰訊廣告與騰訊大學聯合主辦的【坐論道 行拓疆】2020教育行業總裁智享匯活動中,來自成都及西南地區教培行業的五十多名總裁、創始人等從業者,就技術與教育的關係、行業發展趨勢等內容進行探討與分享。
騰訊廣告渠道業務部高階經理 王露青女士發表學員寄語
轉型線上,乘風破浪二十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教培機構從線下面授模式走向線上。隨著4G時代的來臨,速度更快的網路和更加穩定的傳輸,促進傳播方式飛速發展,大規模的網路直播授課得以實現。加上人工智慧的運用,大大提高了教培機構運營和管理的效率,同時也誕生了新的課程形態。
縱觀教育行業發展歷史,騰訊廣告教育行業高階營銷經理閻彥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技術(直播&AI)和模式(從1v1到大班課、AI錄播課)的驅動,打破了教培行業一直以來面臨的優質師資力量有限的供給瓶頸。與此同時,線上教育“規模不經濟”的現狀也隨之發生了轉變。
騰訊大學高階講師付宏成在《騰訊產品之道》分享中提到,推出產品的好時機,是在順應行業環境的發展,又具備一定的使用者認知基礎,且能力也已經儲備到位。對於教育企業來說,上半年的線上業務高速發展帶來增量的同時,也在考驗其自身應對風險的能力。
“從市場需求端來看,今年1-8月無論是學員數量還是營收規模,節節高均取得了同比超100%的增速。”節節高創始人謝天明介紹道。節節高成立於2018年,總部設在成都,主打雙師大班直播課,課程覆蓋從小學到高中全學段,主要使用者為高中學生。目前累計有超3萬付費使用者,分佈在全國多個省市。
“從供給端來看,網課需求直接帶動了我們平臺上籤約老師和課程數量的增長。”謝天明表示,線上教育加速觸達每一個家庭的同時,也加速了市場競爭,對師資供應和企業自身管理能力來說,都是一場必須克服的挑戰。“但是長遠來看一定是利大於弊,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做內部調整”。
除了教學力量之外,技術發展對教育機構的營銷及獲客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際網路化不等於做一個APP。”謝天明認為,在資訊化轉型時,許多教育品牌利用微信作為流量入口,提供高質量的內容,用極低的邊際成本形成社群,再完成商業轉化,這種新媒體營銷便為機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使用者獲取思路。
作為與網際網路密不可分的少兒程式設計線上機構,對西瓜創客來說,疫情既有利好也有利空。網課負擔陡然加劇,從孩子的時間安排上來看,在“停課不停學”的政策下,少兒程式設計課程反而不佔優勢。
在教育行業中,終究還是質量至上。西瓜創客聯合創始人劉鵬分享道,比起部分線下機構匆匆轉型線上製作的課程來說,像西瓜創客這樣的線上教育企業應對疫情時,能夠提供更加優質成熟的線上課程,給家長和學生帶來更好的體驗。
線下機構轉型線上又將面對哪些挑戰?劉鵬認為,最初始的問題是具有認知差異,“有點像文科生、理科生這種感覺類比一下”。
首先要面對的是第一層挑戰,將課程內容與線上交付視為一體化的產品。部分中小型線下機構受體量的限制,需要採用第三方平臺實現教學交付,一定程度上難以根據自己的課程特點進行貼合性的設計,呈現方式較為均一。
第二,要改變自身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劉鵬說道,在現在的商業環境中,使用者更注重的是整體的體驗,包括師生之間的情感連線等等,不少學習之外的內容都囊括在內。
“有很多的線下機構同時兼顧了一部分托育目的,所以它轉到線上以後優勢缺失了。”此外,在劉鵬看來,除了自身的技術問題,線下機構轉型線上時原有優勢難以盡現。
線上+線下,效果最大化線上教育不一定是最優解。芥末堆創始人梅初九認為,對教培行業來說,OMO是一種方式,而非模式,核心是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以3-6歲兒童為例,家長和學生都仍然更加傾向線下面授。
劉鵬也認可線上教育需要線下場景支援,面對面的線下教學,很多時候能夠帶來技能之外的激發和引導。
但他補充道,從商業角度上來看,同時滿足線上線下的學習需求,對線上教育企業同樣也是挑戰。未來線上教育企業是否能和線下機構進行聯營,從而分攤整體獲客成本,也是西瓜創客正在思考的方向。
成都星海教育集團以0-22歲教育為主體,以線下為主場。董事長陳星海向芥末堆表示,數字化時代已來,線下教培機構應該順應社會和家長的需求,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
線下教育和線上教育各有其優缺點。線上教育讓知識的獲取更方便快捷,學生可以坐在家裡甚至在任何地方進行學習,但對老師的教學能力、學生的互動和管理都提出了挑戰。
“教育註定了是一種感情的投入。”陳星海提到,教育需要師生的情感互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目前仍是線上教育的短板所在。“學生的監督管理、學習效果的檢測、個性化的分層教學、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生人際能力培養等,都不是很理想。”相較而言,線下教育仍具有一定優勢。
陳星海表示,線上教育要得到家長的充分認可,還有一段很長的道路要走。“線上教育和線下課堂的結合,將會是未來教培機構的發展方向。因為教育的特殊性,線下教育不可替代,但線上教學也必不可少。”
“一個價值5000億元的故事”多名成都教培機構創始人在與芥末堆的交流中,都曾表示,原本預計會持續兩到三年的線上教育發展週期,在這半年內迅速推進。藍象資本創始人寧柏宇提到,經過上半年的發展,線上教育的市場規模發展前景已經無須多說。供應鏈上的主體,從學生到老師,到機構、學校,都意識到線上教育的重要性。
地方性的教培機構如何才能在競爭之中實現突破性發展?寧柏宇指出,核心是效率。現階段幾乎已經沒有完全線下的教培機構,透過線上教育的融合來實現效率的提升,將會給機構帶來優勢和機會。
在技術層面上,寧柏宇十分看好5G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5G+AI會深刻改變教育行業,‘技術思維’將成為教育從業者不可或缺的思維模式”。
梅初九認為,科技在兩個方面對教育產生作用,效率和效果。在效率方面,透過線上直播大班課等形式,單個老師可以覆蓋的學生範圍大大增加,而數字化的SaaS系統提高了門店的管理效率。
在她看來,機構自身的經營問題才是在疫情期間出現生存難題的根本原因,抗風險能力差的企業自然消亡,行業出現化整為零的趨勢。企業的集中度在上升,不可否認要受到馬太效應的影響。她認為,未來行業還將呈現“金字塔”型的發展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