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年(1673年),親政6年的康熙也不過20歲,青年皇帝意氣風發,總想成就曠古偉業。清初分封的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三藩漸成割據,尾大不掉,與康熙想要大權獨掌的願望相悖。
於是一紙削藩令下,三藩之亂爆發,東南、西南烈焰騰空,全國性的戰爭再次發生。
三藩之亂歷時8年之久才被最終平定,過程可稱得上一波三折。最強大的平西王吳三桂起兵時已61歲,在當時完全已是個高齡老人。
從戰爭過程來看,清朝卻一度岌岌可危,吳三桂舉旗,廣西將軍孫延齡、四川提督鄭蛟麟、陝西提督王輔臣皆叛,又有鄭經航海來攻,一時,清王朝四方警訊頻傳,人心動搖。
此後吳三桂飲馬長江卻錯失良機,戰事陷入相持。即使清朝先後平定了耿精忠、尚之信、王輔臣等,吳三桂部也並沒有表現出頹勢,依然保有強大戰鬥力。
自康熙十七年起,清軍逐漸轉入反攻,在湖廣戰場集結起十萬兵力,戰略目標是攻下重地嶽州,吳三桂毫不示弱,以圍魏救趙之計分兵兩路,派胡國柱、馬寶進攻廣東韶州,吳世琮進攻廣西桂林,打亂清軍部署。
吳三桂親侄吳應期則固守嶽州,城中屯有三年之糧,清軍雖重重圍城,卻曠日靡餉,遲遲無法攻下嶽州,康熙越來越焦躁,甚至打算御駕親征。
但吳三桂戎馬一生,戰事經驗非初出茅廬的康熙可比,他又出一奇招,調回大將馬寶、胡國柱猛攻八旗主力屯守的永興。
永興是衡陽門戶,永興如果被攻下,則清軍的嶽州之圍難以為繼,還要擔心身後被襲擊。永興一旦失守,湖廣形勢將再度逆轉,吳三桂在這一年已稱帝,其士氣必將極大振奮,康熙將再遭重大打擊。
永興在歷史上本默默無聞,這時這一帶卻屯守著八旗主力,是康熙最為倚重的一支戰略兵團,打算在湖廣戰場作為撒手鐧使用。
此時戰事爆發已經5年,清軍在戰場上多以綠營兵力與吳軍相抗衡,滿蒙八旗主力是康熙的看家鎮國之物,也是清朝之國家根本,還沒有在正面戰場上被大規模投入決戰。偏偏吳三桂不信這個邪,調兵攻永興,正是其試圖一戰動搖清朝根基的戰略企圖。
胡國柱、馬寶統帥的兵力僅有2萬餘,滿蒙八旗兵力是其一倍有餘且有策應,吳三桂此舉看似極為冒險。
交戰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吳軍在胡國柱、馬寶統帥下三軍用命,在城外大破前來迎戰的八旗軍。
吳軍戰果可稱輝煌,陣斬從一品的正白旗都統宜理布、正二品的正藍旗護軍統領哈克山,以及以下41員八旗將佐,又擊敗前鋒統領碩岱、副都統託岱、宜思孝所率援軍,取得壓倒性勝利。
隨後吳軍掃蕩了城外清軍的營壘,圍困永興日夜猛攻,城內只剩下碩岱統帥的數千滿洲兵,他們據城死守,數度危殆,永興城搖搖欲墜。
清軍在永興附近還有大批兵力,但在吳軍兵鋒之下,駐茶陵之揚威大將軍簡親王喇布不敢派兵來救,將軍穆佔率郴州援兵在路上徘徊不進,竟然無一人敢當吳軍之鋒芒。
如此攻勢之下,永興眼看旦夕得破,戰場形勢將再度朝著向康熙不利的形勢發展。誰知,永興之危,竟然不戰自解了!
原因是吳三桂死了。
吳三桂於康熙十七年三月在衡州登基稱帝,國號大周,當時他已經66歲。三個月後他的結髮正妻張氏病死,給他很大精神打擊,到了八月又因心情不舒、肝火過盛得了下痢,腹瀉不已,百般調治也無法見效。
他自知來日已無多,火速命孫子吳世璠來衡州託付後事,吳世璠還沒來得及趕到,吳三桂就在八月十八日病死,只做了五個月皇帝。
吳三桂死後,為了防止動搖軍心,衡州秘不發喪,同時飛馬急召前線核心軍事將領回衡州商議善後大事。
皇帝駕崩,胡國柱、馬寶大驚,無心作戰,丟下即將被攻克的永興撤圍而去。八月二十一日夜,永興城裡的清軍忽然看到城外火起,派人打探,說是吳軍自己焚燬營寨,整軍急退。碩岱不敢相信,懷疑是吳軍的誘敵之計,仍然堅守不出,直到八月末訊息傳出,才知道其中緣故。
本來還會對八旗兵形成重大打擊的永興之戰,因為吳三桂突然死亡而草草收兵。數十年後,康熙回憶此戰,還不禁感慨:吳三桂兵圍永興城破在旦夕,吳三桂一死,其兵皆退,此亦天意也!
吳三桂死後,吳軍失去了主心骨,將士多有叛降,饒是如此,滿洲將帥仍多遷延,以致又時逾三年多才攻下昆明,平定三藩之亂。
談到三藩之亂,在獲得最終勝利後,對康熙的評價多半是英明神武,敢作敢為,其實這多少有些片面。
康熙擁有全國的資源,卻勉強和吳三桂打個平手,如果吳三桂不是在之前局面大優的時候徘徊不進,清朝局面還要更加危險。即使在吳三桂失去諸多強援,兩軍相持後,他依然能運籌帷幄,給八旗軍以重大打擊,假使他再多活幾年,康熙還要更加焦頭爛額。
這才是正常的事態發展:康熙下詔削藩,自己卻全無準備,相反吳三桂則早已厲兵秣馬,隨時準備舉旗,等到他一起兵,康熙手忙腳亂之間,半壁江山已經不保。
這恰恰是20歲的康熙與61歲的吳三桂差距之所在,吳三桂一生經歷無數大風大浪,政治、軍事經驗都不是足不出紫禁城的康熙所能比,兩者表現出全面差距。康熙無所準備貿然削藩,才是一次極危險的舉動。
然而,康熙的劣勢是年輕,優勢也是年輕。吳三桂起兵時已年屆花甲,如果無法一鼓作氣迅速推倒康熙,相持下去的結果必然是死在康熙之前。吳三桂一死,吳軍再無能統領全域性之人,內部又陷入爭權奪利,必定無心再戰,被各個擊破。
永興之戰,可以看作三藩之亂的一個縮影。吳軍戰鬥力不弱,明末清初天下無敵的八旗兵戰力卻已大幅衰退,但戰事之最後勝負卻繫於統帥一人之身。即使攻下永興,也只能給清朝再多增添一些麻煩,因吳三桂大限已到,沒有時間再支撐下去,從大勢來看,敗局可以說已經註定。
對三藩之亂,康熙心有餘悸,他自己評價道:“八年之間,兵疲民困,幸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賊遂爾蕩平,倘復再延數年,將若之何?“
因此,康熙平定三藩,說不上有多麼英明神武,削藩的決定也可以稱為草率,險些讓帝國分崩離析,只是憑藉運氣好和壽命長熬死了吳三桂而已。
然而,歷史就是這樣巧合,三藩平定後僅數年,沙俄就在東北動作越來越大,乃至發生兩次雅克薩之戰,緊接著又是前後持續長達70年的清準戰爭,假使沒能及時平定吳三桂,歷史走向又將變得迷霧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