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外教育專家共同聚焦“校內外協同育人” 解決現實問題

由 簡振武 釋出於 經典

  中新網上海11月6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從6日起舉行的第19屆上海國際課程論壇上了解到,一項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家長關於“雙減”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課後服務品質及多樣性、校外培訓規範治理有很高期待;同時,也對“雙減”政策下孩子的日常學習生活和長遠教育發展有諸多焦慮。一些家長依然堅持尋求校外培訓。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國際校外教育研究中心核心成員劉鈞燕副研究員聚焦“家長視角下的‘雙減’:期待、焦慮與選擇”,分享了這項調查結果。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指出,如今,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校外教育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橫亙於二者之間的壁壘正在消解。

  尹後慶強調,政府舉辦的校外教育單位應在校外教育領域發揮主導和引領作用:要成為倡導新理念、堅持公益性、運用新技術、創立新模式的先鋒;要成為堅持培養核心素養、適應多樣需求、探索育人規律等的基地;要成為匯聚教學資源、提供優質服務等的樞紐。

  論壇上,來自聯合國教育科文組織,亞洲、歐洲、澳洲、美洲等的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分享相關理論與實踐。上海市培訓協會會長、華東師大副校長戴立益教授期望透過此次學術盛會,啟迪智慧、不斷創新,促進校內外協同育人,有效解決新的重大現實問題。據瞭解,為了讓教育迴歸立德樹人初心,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國際校外教育研究中心致力推動建立校內外教育的健康生態與協同關係,解決校外教育監管的現實困境,促進家校社“減負”共識的形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教育監測報告高階研究專員Priya Joshi從公平和制度的視角展示了全球校外補習現象,分析了校外補習擴張的原因以及校外補習對學業成績和滿意度的影響,提示校外補習給教育系統帶來的意外影響。韓國成均館大學教育系Bae Sang-Hoon教授介紹,韓國的課外輔導規模無法縮減的原因不僅在於公立學校的教育質量,更在於人們對於階層流動與社會再生產的普遍渴望。

  匈牙利羅蘭大學教育與跨文化心理學系,國際教育研究著名期刊《歐洲教育研究》編輯的 János Gordon Györi 教授認為,雙重資優選拔和發展體系加劇了資優生在校外影子教育和正規教育中的競爭。他強調,在這雙重資優選拔過程中,資優生首先選擇的是校外影子教育機構,而非正規教育,這嚴重威脅、破壞了正規資優教育的公平性等。

  澳大利亞校外培訓協會會長MohanDhall分享了對澳大利亞悉尼課外輔導中心的教師的分析結果。該分析結果初步表明,課外輔導中心所採用的教學法似乎非常有限,且在應用時未充分考慮教學法的有效性或適用性。Mohan Dhall指出,受限於教學方法,課外輔導中心並沒有幫助學生提高學業上的能力;那些學習能力強、自我驅動型的學生將維持原有狀態,而那些學困生則繼續在學業上苦苦掙扎。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