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帶芯畢業,“後浪”再出發

由 睢風娥 釋出於 經典

張紫飛在自己設計的CPU上玩超級瑪麗遊戲。受訪者供圖

半年前,中國科學院大學“一生一芯”計劃培養的五位本科生,主導完成了一塊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他們帶著這款“最硬核畢業證書”畢業,進入到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這篇報道刊出後,受關注程度之高,超出很多人意料。編輯覆盤時說,“年輕人”與“晶片”,可能是吸引公眾的關鍵詞,人們素來喜歡看年輕學霸的故事,因為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未來。

現在,五人都已經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研究生,還在做著從去年夏天就已經投身其中的一個專案——仍是開發晶片,但具體內容現在還不便透露。總之,他們要悄悄工作,然後驚豔所有人。

和“一生一芯”相比,這個專案難度更大,他們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更多。學期中,他們常常往來於雁棲湖和中關村。學校課程結束後,他們開始了封閉開發。

“一生一芯”計劃負責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包雲崗對五個學生的評價頗高——他們已經是科研專案中的骨幹。

“要看你怎麼理解‘骨幹’。”王華強說,這個專案離開任何人都不行。有人要設計架構,有人要實現架構,還要有人測試,查bug,解決bug……都是環環相扣。

壓力比做“一生一芯”時更大,責任和使命感也更沉重。但他們“樸素的願望”還是和以前一樣——別掉鏈子,別拖後腿。

在封閉開發階段,張紫飛和王華強是室友,兩人生物鐘默契地趨同了,都成了夜貓子。

在他們看來,研究生這一學期,忙碌又充實。要上課,要做專案,千頭萬緒。張紫飛甚至戒掉了遊戲,他覺得連玩遊戲都費腦子,把日常調劑變成了看電影和動漫。

不過,也是有點缺憾。因為太忙,交際圈並沒有隨著新階段的開啟而擴大。新的好友,還待結交。

連著做專案,會覺得疲憊甚至厭倦嗎?

“這倒不會。但是越做,就越覺得自己做的和一流水平有差距。看著差距就會糟心,就會有危機感。”他倆說。

兩人都很警惕外界對他們工作的拔高。他們都覺得,自己還不算真正成了科研人。剛念研究生,還沒有太多時間,去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自己的科研品味;還沒有做太多探索性和開創性的工作。目前,他們還是在蓄力階段。(張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