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媽媽,我也想穿親子裝!
這裡是一個幼兒園媽媽的來信:
老師你好,我是一位5歲孩子的媽媽,孩子現在是幼兒園學生,我和孩子爸也只是普通的工薪階級,對小莉的愛是面面俱到,但也中規中矩。
這次幼兒園舉辦的親子互動,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穿親子裝參加。“親子裝”對我和孩子爸來說是在往常都不會想著去觸碰的東西。第一次我們和孩子很認真的挑了衣服的樣式,討論衣服顏色,直到最後的敲定,我們都滿懷欣喜和期待。
活動當天,在我們第一次一家三口穿的整整齊齊的出席活動時,莉莉牽著我和爸爸的手說了這樣一句話:“媽媽,這樣別人一看到我就知道爸爸媽媽的小孩。”
就是這樣的一句話,突然就觸動了我的心。這一次我清楚的看到了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連結,“一家人”這個詞彙僅僅因為一件著裝有了更清晰的呈現。
——vca.媽媽
66人參與熱議
是的,這就是儀式感。它不是矯情,也不是做作,它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態度會讓你活的更高階。
而家庭的儀式感,更是一種感情的表達和寄託。
01
幸福的家庭之間通常有什麼樣的共性?他們在親子關係方面有哪些規律可循?
在知乎網站上看到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你記得和父母一起做過的最難忘的事是什麼?
@Maggie: 記得小學一二年級,媽媽每天先開廣播叫醒我起床,然後去做我愛吃的蔥油餅。現在的我,一想到那個場景,彷彿還能聞到蔥油餅的味道。
@Hello World: 小的時候過春節,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湯圓心子(花生、芝麻),一起手搓湯圓,然後問吃幾個,4個,6個還是8個?
@F: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爸爸為了教我2的n次方,帶我去吃了碗拉麵,拉著我看師傅怎麼把1拉成n次方。
從這些描述來看,在與父母的相處過程中,讓孩子們印象深刻、感到幸福的,從來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一些暖心的小細節。
或是獨有的家庭傳統,或是某個特殊場景,但無一例外,它們都帶有儀式感。
當我們把日常生活開始細節化,賦予它一定的儀式,便有了特殊的意義。
02
“儀式感”的童年,遠勝於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
生活要有儀式感”這句話,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變成了一份指南。鋪桌布,點蠟燭,開香檳……大家摸索著,努力著,將自己變成一個有儀式感的人。
然而,有多少人察覺到,教育孩子其實也需要儀式感?
“儀式感”在教育中,經常被父母有意無意的忽略。
生活中的反面教材:
1、家長認為學業繁忙,沒有時間弄些“虛”的東西;
2、有的家長則認為,搞一場“儀式”,耗時耗錢還耗力,不如多讓孩子看幾頁書來的實在;
3、因為工作忙而缺席對於孩子來說充滿儀式感的日子:家長會、親子運動會、彙報演出等;
......
一次又一次的被忽略,不論你後期怎麼給孩子彌補,對孩子來說這都是一種賠償,是你“掩蓋”自己不夠重視他這一事實的“手段”。
所以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體驗:他們準備三餐,送孩子去學校,儘自己所能的給孩子報好輔導班,買孩子喜歡的東西……覺得自己已經做到極致了,為什麼孩子有時候還是彷彿不滿足,接受不到自己的關心,好像還缺點什麼的樣子?導致這些情況的可能性之一,是孩子缺了一點“儀式感”。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儀式感不是追求形式、華而不實的東西,評判儀式感最重要的標準是能否讓人感受到內心的富足。
03
培養孩子的儀式感,教孩子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好看的皮囊全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父母的陪伴,在孩子的人生中只有短短一程。教會孩子學習的能力,比傳授知識重要;同樣的,培養孩子自己創造幸福的能力,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透過儀式感,孩子感受到被重視、被無條件接納、被珍愛,滋生出安全感、信任,從而更加堅定的相信自己,珍愛自己。
【全民幸福社】導師有話講:如何培養“儀式感”?
1、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和家人聊一聊,開一次家庭聚會;
2、傳統節日聚會,必須參加;
3、小長假期和孩子一起出去旅遊;
4、家庭成員的生日,必須送上祝福。
......
最後,如果你想獲得更清晰明瞭培養孩子的方案,那麼【全民幸福社】是您的不二之選
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對待孩子的事情上多一些意識,你會發現,它對孩子的成長很有益處;
《小王子》一書中提到:小王子問:“儀式是什麼?”狐狸說:“它可以使某個日子和其他日子相區別,使某一時刻不同於其他時刻。”
在親子旅途中,我們的每一天或許都在平淡中度過,但我們可以憑藉儀式感,讓生活變得獨特而充滿意義。
所以,父母們,請給孩子一些儀式感吧!讓孩子在多年以後,在回憶往事時,有“跡”可循。
❤
父母知趣,孩子才會有趣;
真正的富養來自於精神,
請不要讓自己成為“表面派"爸媽;
成為教練式父母,為孩子的成長賦予理想的翅膀;
我們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們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