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不積極?家長試試“鳥籠效應”,比強迫孩子好用多了
許多家長都很頭痛,自家的孩子學習上不積極、自覺性差。比如每天晚上寫作業,都要家長在後面督促。大人白天辛苦工作,晚上還要全程跟在孩子屁股後面催他們學習,別說有多累了。
許多父母會打罵孩子,孩子越會把這些負面情緒遷怒於學習上,變得對學習更加厭惡,可以說效果很差。
其實從心理學上來講,我們可以利用一個效應——"鳥籠效應",來解決這個問題。
鳥籠效應是由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發現並提出的,事情源於詹姆斯和好友卡爾森的一場賭約,前者表示,自己一定會讓好友在不久之後養一隻鳥,結果卡爾森根本不相信,因為自己根本沒有養鳥的想法。
不久後,詹姆斯在卡爾森的生日宴會上送給他了一個精美的鳥籠,從那以後只要去卡爾森家裡做客的朋友,都會問他籠子裡的鳥是啥時候死的。不管卡爾森如何辯解,大家都不相信他不養鳥。後來沒辦法,他真的買了一隻鳥回家去養。
當一個人偶然獲得的一件自己完全不想要的物品時,就會為了這個物品而繼續新增許多東西出來。
作為父母,可以巧妙運用這個鳥籠效應,給孩子一些心理暗示,這些會促使孩子對某些事情產生興趣,只要孩子產生了興趣,根本不用父母督促,就會積極主動的對事情進行學習和研究了。
父母想要利用好鳥籠效應,首先要找到一個孩子學習方面的切入點,根據切入點來建立他跟兩者之間的關聯性。
1、 建立孩子興趣點
許多孩子不願意主動學習,因為學習沒法給他們帶來樂趣。特別是像閱讀書籍,沒有像看動畫片的視覺效果那麼強烈,所以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對書籍的興趣。
父母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各式各樣的動漫書,再把孩子的興趣從動漫書轉移到其他更有意義的書籍上面。時間一長,孩子就會不自覺想要閱讀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注意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別操之過急,別催促孩子,否則會讓事情朝著糟糕的方向發展。
在用鳥籠效應為孩子建立學習閱讀的聯絡之後,父母也要耐心等候孩子興趣的產生,孩子的好奇心會比我們想象的更大。因此如果孩子發現孩子對書本沒有興趣,這時可以助力一番,比如孩子不喜歡看書,那麼家長可以給他買來各種圖案美麗、顏色鮮豔的繪本,引發他們的興趣。
當孩子開始閱讀書籍的時候,就算每次不是很用心,只看了幾分鐘,這時家長也可以跟孩子說:寶寶真棒,閱讀的時間又延長了。讓孩子產生我很棒的心理暗示。父母的這種誇獎,就是這些孩子繼續閱讀的動力。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注: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