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孩子不好帶”,一些家長和老師發出這樣的感慨。
“這一屆家長好煩人”,同樣,青少年學生也有牢騷。
親子教育裡,怎樣緩解家長的焦慮急躁、促進兩代人彼此理解?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由世界精神衛生聯盟於1992年發起,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釋出的主題為“營造良好環境,共助心理健康”,旨在推動全社會增強意識關注心理精神需求。
近日,《“600號”青春期家庭訓練營》一書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推出,“600號”代指位於宛平南路600號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編謝斌和醫師、心理師們透過這本書,搭建了一個虛擬的“青春期訓練營”,讓受青春期心理行為問題困擾的孩子和家長無須去“600號”掛號,即可自助開展針對性的“家庭治療”,與孩子開啟精彩的青春之旅。
近日,上海圖書館東館開展了一場“青春期家庭訓練營”,在匯科普·讀書會上解答孩子青春期過程中的諸多困惑。主任醫師謝斌和金金、李黎等主治醫師、心理治療師指出:青少年階段生理與心理發展不同步,總體上“身”快於“心”。其“心理韌性”普遍較成年人脆弱,因此成為人生中心理發育最動盪的時期。同樣,無論是生物學研究,如遺傳、神經發育等,還是心理社會研究都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存在代際之間精神心理問題的傳遞,以及家庭對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
作為家長應如何看到孩子行為表現背後的情緒和精神因素?李黎給出的建議是:在“走腦”之前先“走心”,自我訓練“察言觀色”的能力,這樣對於捕捉孩子的情緒警示燈和深層次問題有防微杜漸的作用。
書中指出: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是個世界性的難題,也是涉及大量複雜因素的發展性問題,難以簡單歸因和簡化處理。本書嘗試從操作性的指匯出發,提供親子雙方實用的自助練習,化解普遍性困惑並提升家庭的應對能力。“為人父母的意義,不單單是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到你是父母時,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帶領孩子一起獲得人生的成長。”
作者:許暘
圖片來源:出版方
編輯:王筱麗
責任編輯:宣晶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