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名85後“中西醫雙博士”的職業追求——傳承發展路上的中醫人之三

由 鍾離黎明 釋出於 經典

河南日報記者 李曉敏

在我省中醫界,1988年出生的李記天是一顆耀眼的新星。

作為全國屈指可數的“中西醫雙博士”,去年年底,李記天又多了一個身份:博士生導師。

2月9日晚上10點,李記天又是最後一個走出實驗室。“時間很緊,任務很重,所以得爭分奪秒。”目前的他,正帶領團隊對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的一箇中藥製劑進行藥理分析。

李記天說,中醫被稱為岐黃之術,要想走上國際舞臺,不僅要有“術”,更要有“數”。因為,用資料說話,中醫才能更好地得到世界認可,才能進一步發揚光大。

李記天出生在洛陽一箇中醫世家,從小在心裡就埋下了醫學的種子。

2011年,從南昌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後,他開啟了留學模式。因為成績突出,提前一年拿到碩士學位後,又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2018年1月,河南省首屆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向他發出邀請。沒有任何猶豫,他毅然放棄了海外高薪,回到家鄉河南,加入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慢慢的,他發現中醫藥有太多瑰寶可以去研究。比如,在百年傳承的洛陽正骨,有不少前輩根據自己多年行醫經驗研製出的中藥製劑,效果很好被患者認可,但是如果要追問藥中究竟是哪種成分在起作用、是怎麼起作用的,卻沒人能說清楚。

這種情況在中醫藥研究中普遍存在。不過,也有令人激動的例子。

屠呦呦教授從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給了李記天很大的啟示,他的激情再次被點燃。

為了提高對中醫的認識,他在工作之餘拼命學習,並於2020年考入廣州中醫藥大學攻讀第二個博士學位(在職)。

作為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李記天認為,臨床實踐和醫學研究是醫學發展的一雙翅膀,二者一定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只有將臨床和科研緊密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造福人類。”他說。

李記天的專業是骨腫瘤,他說,這個疾病的發病人群主要是孩子,對於這個病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化療加手術治療,而這對孩子的創傷極大。

如何利用中醫藥防治骨腫瘤及其他骨科相關疾病,便成了他苦苦思索的問題。目前的他,不僅瞄準國內外骨腫瘤研究的前沿課題,創新中醫藥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中醫腫瘤診療模式,併成功申請建立河南省中醫藥防治骨腫瘤工程研究中心,他立志把中心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2021年,李記天當選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他覺得肩上的責任更重了。

“加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提升中醫藥科研創新水平,以紮實的資料為基礎,與現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是讓中醫藥更好造福人民群眾的必由之路。”李記天對自己的科研與臨床實踐方向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