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優秀的孩子,未來必然有3個好習慣,你家的有幾個?

由 勞新忠 釋出於 經典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但是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要想孩子越來越優秀,就得從小狠抓孩子以下3個習慣。

1、做家務的習慣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

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做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教授崔永華說:

交給孩子一項家務,實際也是讓他們承擔起一份責任。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能會遇到困難和麻煩,但是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責任意識都可得到很好的鍛鍊和培養。

透過做家務,孩子還可瞭解和體會父母撫育自己的艱辛,產生體貼之情,學會愛父母,學會為他人著想。

2、閱讀的習慣

閱讀能幫助孩子從小養成思考的習慣,建立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學會與這個世界友好地相處。

在閱讀中,一個孩子也在尋找著前行的方向。面對寬廣的未來,他們不停地探求自我的邊界,不經意間讀到的一本書、聽到的一個故事,便可能讓他們找到自己夢想的目標,讓人生從此改變走向。

當然,閱讀永遠不可能是一種孤立的行為。

閱讀之所以重要,與其說是因為書籍為我們帶來了什麼好處,不如說是因為閱讀為我們提供了與世界溝通和交流的一座橋樑、一條通道。

3、主動思考的習慣

會獨立思考的人,很少有不優秀的。如果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善於發現問題,能夠透過思考、分析找到答案,才會取得好的學習成績。而孩子長大後,因為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品質,他的視角會比別人寬廣,思維也會更加縝密。因此,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將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機遇,更容易擁有成功的生活和事業。

因此,每個家長都要儘早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從生活上的事情開始,讓孩子多動手,多參與;父母決定什麼事情,也要多徵求孩子的意見;孩子做錯了事父母應進行引導,而不是告訴孩子如何去做;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對未知的探索;孩子鑽牛角尖時,讓孩子學會多角度考慮問題等。

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

兒童階段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一個好習慣能成就孩子,一個壞習慣則能傷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