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室奮力一搏,倒幕後新政失敗,背後原因很無奈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想要了解小編的文章記得關注小編哦,下期與你不見不散。
每一位客官點進來都是對小編的無限肯定,話不多說,讓我們直奔主題吧。
摘要:日本皇室奮力一搏,倒幕後新政失敗,背後原因很無奈
鎌倉幕府滅亡後,日本皇室論功行賞,認為大義滅親、撥亂反正的足利高氏是倒幕關鍵人物,除了給予高氏功勳第一的賞賜,還有自古以來武士從未得過的待遇——後醍醐天皇將名諱尊字賜予高氏,足利高氏因而改名足利尊氏。
另外,倒幕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武將也予以賞賜,其中楠木正成、名和長年、結城親光、千種忠顯四人合稱“三木一草”。然而,尊氏也好,三木一草也罷,對天皇開始進行的建武新政並無置喙餘地,可以在天皇面前咬耳朵的,只有阿野廉子鶴北畠親房等公卿。
阿野廉子是天皇流放隱岐時唯一隨侍在旁的妃子,有位天皇生下恆良、成良、義良三位親王,建武新政後得到“准三后”(給予等同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待遇)頭銜取得院號宣下,稱為新待閒門院,又稱為三位局,等同皇后的待遇。
日本皇室奮力一搏,倒幕後新政失敗,背後原因很無奈
建武新政伊始,後醍醐天皇接納北畠親房“穩定各地局勢,避免武家政治復活”的建議,將眾多皇子派往各地,還由天皇及親房挑選出能力卓越的公卿或值得信任的武將隨行。
成良親王,足利直義隨行,關東鎌倉。義良親王,北畠顯家隨行,奧州多賀城。懷良親王,徵西大將軍五條賴遠隨行,九州。恆良、尊良親王,新田義貞隨行,越前金崎城。其中北畠顯家為親房長子,當時不過十六歲,卻是堂堂正三位參議兼陸奧守,後來還兼任鎮守府將軍,他即是浪岡北畠氏之祖。
日本皇室奮力一搏,倒幕後新政失敗,背後原因很無奈
建武新政強調天皇親政,凡是阻礙天皇親政的官職,諸如攝政關白一概廢除,至於武家最高官職徵夷大將軍則賜予第一皇子大塔宮護良親王。對天皇舉動最感不滿就屬功勳第一的足利尊氏。
以就任徵夷大將軍為素來心願的尊氏,認為自己有必要結交朝廷內能左右天皇決策的人物。才能改變現況的不利,尊氏看中讓天皇自覺虧欠而給予三後待遇的新待閒門院阿野廉子,仔細觀察當時的政治局勢,不難發現尊氏和阿野廉子有合作的理由。
任誰看來,當上徵夷大將軍的後醍醐天皇第一皇子大塔宮,幾乎鐵定成為下任天皇人選。當時對等同皇后的阿野廉子而言,當然希望下任天皇由她和後醍醐天皇生下的恆良、成良、義良三位親王之一繼任,成為礙眼存在的大塔宮必須除去。正是這一點,兩人結為政治盟友。
大塔宮早年的歷練培育出非凡的眼光,他早看出尊氏遲早會成為建武新政的破壞者,但又不能貿然除去尊氏,因此建議天皇軟禁尊氏於京都(之後尊氏無法離京)。可是在阿野廉子和尊氏內外夾擊下,大塔宮不得不改變初衷,提前舉兵,於是大塔宮被解除徵夷大將軍職務,這個舉動滿足了尊氏。
日本皇室奮力一搏,倒幕後新政失敗,背後原因很無奈
一三三四年末,天皇派遣三木一草的名和長年、結城親光討伐大塔宮,將其押解至鎌倉交由尊氏之弟直義看管。一三三五年七月,關東發生動亂。已故幕府執權北條高時之子時行為信濃豪族諏訪賴重擁立,率軍進逼鎌倉,鎌倉守將足利直義連忙向兄長求救。
對尊氏而言,這個訊息可以改變自己被事實軟禁的最佳機會,於是上奏天皇,希望能任命自己為徵夷大將軍,志在親政的天皇自然不會照辦,同時也禁止他率軍離開京都。苦等援軍不到的足利直義只得下令撤退,更下令殺害幽禁在東光寺的大塔宮護良親王。
鎌倉陷落後,尊氏再也坐不住,他決定抗旨東下鎌倉,天皇與尊氏的蜜月期到此破裂。一路上投靠尊氏的勢力不斷增加,八月十九日,北條氏餘黨遭到殲滅。
叛亂平息後,天皇屢次要尊氏回京,尊氏拒絕,公、武對立已沒有修復的可能。天皇任命同為河內源氏庶流的新田義貞討伐尊氏,十二月十一日,在三河擊敗直義的義貞直逼鎌倉,尊氏決定在箱根一帶迎擊,尊氏親上戰線有助士氣的凝聚,反覆無常的佐佐木道譽倒戈,如虎添翼的尊氏擊退義貞,三木一草之一的結城親光被俘,次年一月處決。
日本皇室奮力一搏,倒幕後新政失敗,背後原因很無奈
隨後,尊氏乘勢西上京都。訊息一傳開,朝廷人心惶惶,天皇下令各地武士勤王,北畠顯家帶著年僅八歲的義良親王一路狂奔直直京都。如果記錄沒有造假的話,其速度達到一日近四十公里,急行軍總計六百公里,遠勝秀吉中國大折返,之後繼續以同樣速度到達琵琶湖東岸。
尊氏已搶先在顯家之前進京,顯家決定先讓疲憊的部隊休息,再會和其他勤王軍一起進攻尊氏,由於京都無險可守,顯家估計尊氏不會在這裡進行決戰。隨後,顯家集結義貞、正成的軍隊一舉攻入京都,更主動率軍迎擊位於丹波、攝津一帶的尊氏。
雙方於攝津豐島河原進行決戰,據《太平記》記載,顯家軍約有十萬,尊氏軍約二十萬,實際上應該沒有這麼多,只是強調該戰役的關鍵性而進行誇大。雙方激戰一晝夜,尊氏潰敗,撤退至九州。
天皇大喜過望,封公卿出身的顯家為權中納言、鎮守府大將軍、檢非違使別當兼任右衛門督,顯然整個朝廷都視顯家為唯一能與尊氏抗衡的物件。相對的只給予義貞正四位下左近衛中將兼任播磨守,很明顯表現出朝廷對武將的不信任。
日本皇室奮力一搏,倒幕後新政失敗,背後原因很無奈
尊氏儘管敗退九州,但在當地大受歡迎。但仍效忠天皇的豪族勢力開始集結兵力準備進攻。很明顯,面對兵力多於自己的親天皇勢力,尊氏一日之內便擊潰效忠天皇的勢力,九州觀望勢力紛紛獻上人質表示效忠。
尊氏被擊敗兩月後,重新率兵上洛。由於建武新政而被迫讓位的光嚴上皇下達討伐新田義貞的院宣,尊氏瞬間變成上皇使者,舉棋不定的各地豪族紛紛靠攏,心滿意足的尊氏重整軍隊後朝京都疾馳而去。
朝廷此時也慌了,北畠顯家擊潰尊氏後又簇擁著義良親王返回多賀城,已經無法趕來。天皇身邊的兵力也明顯不足。楠木正成建議退守比叡山、銷燬糧食,斷絕水源,讓尊氏大軍佔領沒有水源和糧食的空城,待其體力和士氣瓦解殆盡時,再從四面八方發起進攻,就可將其消滅。
這個策略雖不光彩,但不失為敵眾我寡的劣勢下有效的殲敵良策,不過被不懂戰略的公卿們嘲笑,甚至因此左右天皇的思考,最後天皇否決正成的策略。目睹建武新政的腐敗,目睹公卿的無能和排擠,再無留戀之意的正成向天皇陳述。
日本皇室奮力一搏,倒幕後新政失敗,背後原因很無奈
“元弘初,臣受敕令,守金剛山城時,依臣一己之計,招河內之兵,依此奏功,實則人人皆已身獻君之故也;然而此次臣蒙敕任為河內、和泉兩國守護,招兵時雖親戚一族猶有不易,至於一般士民,應者更少,此天下背君之證也。由之,臣雖生亦無意也,臣當先戰死以報陛下。”
隨後正成和胞弟正季、十一歲的長子正行率一千二百兵力,與數量超過二十倍的敵軍奮戰六小時,體力消耗殆盡後,自盡而亡。這就是日本歷史上令人動容的湊川之戰。足利尊氏不忍將楠木兄弟首級作為戰利品展示,清洗乾淨後令人送還故里河內國石川郡赤坂村。
正成兄弟陣亡的訊息傳來,天皇后悔莫及,自行進入比叡山。不久後尊氏進入闊別已久的京都。足利尊氏無視後醍醐天皇將年號改為延元的事實,堅持使用建武,因為建武符合尊氏建立武家政權的理念而予以保留,這是日本分裂的開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85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皇室奮力一搏,倒幕後新政失敗,背後原因很無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