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楊福家:兩段人生皆卓越:從物理學家到大學校長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大江東|楊福家:兩段人生皆卓越:從物理學家到大學校長

“同學們,如今我們所處的世界還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我希望你們未來無論去往何方、從事什麼行業,都能用自己的火種為這個世界發光發熱。我們一起共同構築中華民族的‘中國夢’。”

7月9日,寧波諾丁漢大學在線上線下舉辦2022屆畢業生畢業典禮,校長楊福家院士透過典禮手冊,為畢業生留下寄語。

這位校長,為這所他一手推動創辦的中外合作高校學生們,留下最後一次殷殷囑託。

7月17日,86歲的楊福家在上海病逝,享年86歲。

大江東|楊福家:兩段人生皆卓越:從物理學家到大學校長

作為物理學家,他曾催生“上海光源”建設

中共黨員,著名核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第七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原主席,復旦大學教授、原校長,英國諾丁漢大學首位中國籍校長,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

歷數楊福家的頭銜和榮譽,有長長一串。

他說:“我的人生分成了兩個階段,1991年以前,以教學科研為主;1991年以後,以管理為主。我這個人一生追求卓越,什麼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從物理學家到大學校長,兩段人生,都做到了“卓越”。

楊福家1936年生於上海,小時候淘氣,被視為“差生”,初中時遭勒令退學。1954年從格致中學考入復旦大學物理系。大四,一級教授盧鶴紱開設的原子核理論課,讓他領略絢爛的“物理之美”,從此一生鍾情原子核物理學。

他無疑是出色的。

1960年,留校2年、24歲的楊福家,被破天荒任命為新成立的核物理系副系主任。

1963年,他被選派到丹麥玻爾研究所做訪問學者,不捨晝夜地做實驗研究,一年就做出重要研究成果。

1978年,他在復旦建起基於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實驗室,培養出國內第一批實驗核物理博士生。

1980年聘為教授,1981年成為首批博士生導師,1991年成為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

他在原子核能譜學、核衰變分析、離子束研究等方面成果卓著,開創了國內離子束分析研究領域。

蜚聲中外、對中國基礎科研進步影響巨大並引出上海張江光子大科學設施叢集的“上海光源”,其立項建設就有他的努力。1994年初,時任復旦大學校長、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的楊福家,聽說3位中科院院士提出建設中國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建議,認為應爭取建在上海,隨即積極奔走申報、展開前期研究。次年,他與謝希德等7位科技界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一份700字提案,提出上海未來應成為國際一流的科學技術中心,希望市政府能與中科院合作,共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

2004年“上海光源”動工,2010年對外開放,總投資12億元,成為中央與地方合作投資建設大科學工程首例,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打下堅實樁基。

大江東|楊福家:兩段人生皆卓越:從物理學家到大學校長

1993年,楊福家就任復旦大學校長

好老師,要善於發掘學生閃光點

復旦大學是楊福家人生最重要的地方。

“一所好的學校,會給你一個好的氛圍,讓你不知不覺地接受到好的素養教育;而好的老師能發現你的長處,能夠引領你走上一條科學的道路。”他從復旦“名師上基礎課”中如此感悟。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楊福家最欣賞復旦校訓中,博學的“學”,切問的“問”。“學問學問,是學習問問題,而不是學習答問題。年輕人要進步,必須要提問題,沒有問題就沒有創造。老師也要鼓勵學生提問。”

楊福家善於發掘學生閃光點。“找到自己的火種在哪裡,點燃了就騰飛了。”找準優勢與特長,比分數更重要。

畢業於復旦原子核物理專業並留校任教的陳建新教授,認為恩師“治學態度非常嚴謹”,也對學生十分信任、放手。楊福家曾讓他從五本英文期刊中,找出感興趣的內容並寫出體會,陳建新不到兩週提後,卻被告知“寫得不錯,但不是我想要的”,要他重寫。

1981年,楊福家第一次為本科生講授原子物理學課程,陳建新負責記錄講授內容,以便出版講義。第一堂課講義整理完畢,楊福家提出一些建議,陳建新認真修改。第二堂課起,就讓他整理完畢直接送去印刷。“我跑去印刷廠,看到自己整理的講義被印刷出來,摩挲著白紙黑字,感受到楊老師的信任。”《原子物理學》1985年出版,已先後修訂五版,去年榮獲我國首屆國家級優秀教材一等獎,也見證了師生間的綿長情誼。

楊福家平素和藹可親。“一點架子都沒有,還經常開玩笑。”他的秘書楊柳回憶。

大江東|楊福家:兩段人生皆卓越:從物理學家到大學校長

2014年4月,楊福家帶領復旦大學生“䇹政學者”赴哥倫比亞大學與李政道先生見面

擔任復旦大學校長,為一流高校建設下了幾步“先手棋”

1993年,楊福家成為新中國第五任復旦大學校長。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金曉峰迴憶,楊校長提出“給年輕人機會,給復旦人關懷”的理念,給了和他一樣的年輕教師嶄露頭角的機會。當時,復旦為年輕教師發展晉升開通專門渠道,同時給予老一代教師關懷保障。很快,復旦湧現出一批20出頭的教授,30多歲、40來歲的二級學院院長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副主任。復旦教師、幹部的平均年齡,是當時全國高校最年輕的,校園活力盎然。

楊福家啟動“名教授上基礎課”計劃,出臺“首先是教學生怎樣做人”等教學舉措。在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看來,這一系列本科教學的變革在上世紀90年代堪稱“石破天驚”,由此佈下若干“先手棋”。1998年,復旦參與李政道先生設立的“䇹政學者”本科生科研學術計劃。這是國內第一個在本科生中以“一個導師帶一個學生”為模式的科研計劃,讓學生全過程瞭解科研思維方式、如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此計劃基礎上,又發展出“望道”、“曦源”等專案供本科生參與,進而完善為“復旦大學本科生學術研究資助計劃”體系,立足科研,兼顧應用。

2007年,教育部設立了面向所有大學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而復旦這一步,早走近十年。

楊福家積極推動智庫建設,推動成立復旦發展研究院並擔任院長。他非常注重和校友的聯絡,主動邀請各院系傑出校友、年輕校友回到母校講學。金曉峰認為,這是對年輕人的莫大鼓舞。

大江東|楊福家:兩段人生皆卓越:從物理學家到大學校長

2012年,楊福家結束為期12年的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任職,獲得榮譽證書

中外合作辦學先行者,“為每一位畢業生送上祝福”

楊福家一直保持對新知的敏銳與求索。1997年,他受邀參加美國總統早餐會,首次聽到“知識經濟”新詞,瞬間意識到這是一個“直接依據知識和資訊進行生產、交換和分配的經濟”時代的開始。回國後即先後在《文匯報》《人民日報》撰文,這個新詞不脛而走。

2000年,從復旦大學校長卸任後,楊福家受邀擔任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成為第一位在英國大學擔任要職的中國人。4年後,中國首例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寧波諾丁漢大學開學,年近70歲的楊福家出任首任校長。

楊福家在教育管理與研究領域視野開闊,思考漸深,成為新教育理念與高教改革的有力鼓呼者、實踐者。

“學生的頭腦不是盛放知識的容器,而是待點燃的火種。”

“大學不只要有大樓、大師,還要有大愛。”

“一流大學一定是將育人放在第一位的:育人第一,學業第二。”

“要讓大多數畢業生感到:‘這個學校改變了我一生’,這是衡量大學是否成功的標誌之一。”……

楊福家的演講,反覆提及上述觀點。

在寧波諾丁漢大學,他親自回覆學生來信,讓學生走上課堂講臺,開展小組合作調研,鼓勵獨立思考能力。學校接待廳上有句標語,“一流的學術造就一流的人才”,楊福家建議改成“一流的學術成就一流的人才”。寧波諾丁漢大學理事長徐亞芬說,由“造就”而“成就”,意味著從批次生產畢業生模式,轉向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成長舞臺。

在寧波諾丁漢大學副校長沈偉其眼中,楊福家精力旺盛,平易近人。楊福家常在世界各地開展工作,往往一下飛機就能召開一場新的會議,條理清晰開展下一步工作。對管理人員、教師、校工或學生,他都十分親切。楊福家捐出個人積蓄成立“夢想獎學金”,激勵在第二課堂表現出優秀潛質的學生。

2021年,已抱恙的楊福家堅持到場,像每年畢業季那樣,穿戴起鑲金邊的校長袍、博士帽,親自為每一位寧波諾丁漢應屆畢業生送上祝福,“對我來講,是很累。但對學生們來說,這是他們一生中的唯一。”

大江東|楊福家:兩段人生皆卓越:從物理學家到大學校長

2021年7月,楊福家校長抱恙到現場參加寧波諾丁漢大學畢業典禮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30 字。

轉載請註明: 大江東|楊福家:兩段人生皆卓越:從物理學家到大學校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