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科學接軌是給孩子最珍貴的學前禮物

每年9月,都會有一批孩子從幼兒園畢業升入小學。這一身份上的轉變,也會讓家長產生許多擔憂,會不會跟不上小學的學習進度,是不是也應該提前學習以免落下課程……各種憂慮讓家長產生了焦慮情緒。因此,迎合家長心理的各種幼小銜接班也相繼出現,讓越來越多的小學生成為“教育內卷”中的一員。6月18月,山東省教育廳釋出了《山東省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將於今年6月前在全省範圍內遴選20個幼小銜接實驗區、200個試點園、200個試點校,1所試點園對接1所試點校。從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幼小銜接實驗區、試點園、試點校進入實驗階段;2022年秋季學期起,全省幼兒園、小學全面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同時,嚴禁校外培訓機構以任何名目開設幼小銜接班。

家長:幼小銜接褒貶不一

為了讓孩子能在升入小學後有一個好成績,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這個問題在絕大多數家長心中應該都做過衡量。“不上幼小銜接,孩子筆都不會拿,筆畫都不會寫,直接寫生字,肯定很難上加難。”陶女士說,孩子直接從幼兒園踏入小學,突然面對龐大的知識學習,連作業都很難順利完成。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也有同感,其中語文更是家長最為關心的科目,由於小學一年級入學後要學拼音,這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知識點,對不少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難點,有家長說,孩子一直分不清“b”“p”,拼音掌握不太好,讓他們感到很焦慮。

“當初沒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還是有點後悔的。”孩子正在上二年級的家長王女士說,由於孩子是零基礎入學,自然比其他提前學過的孩子要學得慢一些,成績也一直靠後,“不過到了二年級,娃的成績就慢慢上去了,而且啥都沒學的好處就是孩子上課特別認真積極,老師講的都能及時吸收。”像王女士這樣的家長是佛系養娃家長的代表,不希望孩子從小就辛苦,更希望他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說實話,當看到上過輔導班的孩子成績很好,我心裡也會著急,不過還是狠不下心讓孩子學這學那,想想我們在這個年紀,不就是玩過來的嘛!”

其實,大部分家長的焦慮都來自於“別人家的孩子”,當年齡相仿的群體中有一個孩子選擇去上輔導班提高成績,就會產生自己的孩子學習會落下的擔憂,從而導致大部分孩子都開始接受課外的輔導培訓。不過,也有的家長認為,在小學遇到好老師的情況下,這種焦慮能大大減少。“今年孩子上四年級,當初沒上過幼小銜接班。”李先生對記者說,由於很多孩子都上過幼小銜接班,導致部分教師可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孩子都懂得這些知識,這樣會導致零基礎的孩子學得很吃力。如果孩子的學校教學進度比較慢,孩子跟著老師的節奏一步一步來,學得更紮實,學校以零基礎起步的教學方式讓自己的孩子受益匪淺。“在我看來,這些幼小銜接班就是內卷的結果。”

學校:教育規律要尊重

“有一個雙生子爬梯實驗,講的是一對出生46周的雙生子A和B,先讓A每天進行10分鐘的爬梯實驗,B則不進行此種訓練。雖然一開始A會比B更加熟練,但從第七週開始對B連續進行兩週爬梯訓練,結果B反而超過了A。”臨沂第一實驗幼兒園的教師張紅麗說,“46周就開始練習爬樓梯為時尚早,孩子沒有做好成熟的準備,所以訓練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2周開始爬樓梯,這個時間就非常恰當,孩子做好了成熟的準備,所以訓練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

在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思維特點是具象思維,他們往往是先做後想,在這個時間強迫他們去接受需要高年齡才能掌握的知識,其實就是揠苗助長,只會產生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拼音這麼抽象的東西,讓年齡這麼小的孩子一下子掌握,其實是很不現實的事情。”臨沂第一實驗幼兒園教師嶽立慧說,很多家長的焦慮其實是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只是單純透過成人的思維來思考,“家長怕孩子學習跟不上的擔憂很常見,但他們應該去想想孩子在這個年紀不能理解他們所理解的,是不是一件正常的事。”

去小學化不等於零準備

“其實開展幼小銜接不是說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內容,關鍵是是怎麼讓孩子們從幼兒園平穩過渡到小學。”臨沂第一實驗幼兒園園長董欣說,幼兒園根據國家的規定,要“去小學化”,同時,小學也要堅持零基礎教學,但去小學化絕不是毫無準備。“幼兒園階段,關鍵是給孩子們培養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而這種好習慣是貫穿孩子20年學習生涯的。”

幼兒園與小學最大的不同,前者是透過動手獲取直接經驗,而後者是被動地透過老師授課獲得間接經驗,幼小銜接的關鍵是怎麼讓孩子適應這個知識獲取的轉變,而不是揠苗助長式的提前獲取知識。在幼兒園階段,孩子們動手做遊戲、做活動,其實就是在慢慢培養自己的主動能力和意識,培養良好的自覺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能力,這將讓他們在未來的小學、中學甚至大學的學習中都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幼小銜接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現在的孩子在升入小學時經歷的是一個180度的急轉彎,所以,這個幼小銜接其實是從小班就應該慢慢開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培養的是孩子各種良好的學習能力,而不是提前接觸未來的知識。”董欣說,到了大班的下學期,可以適當增加上課時間,透過打鈴的方式來培養孩子們的規則意識,以提前適應小學的模式,這也是一種銜接的方法。“其實能力培養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優秀的習慣和能力,學習成績好是必然的結果。”

記者 宋天健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55 字。

轉載請註明: 記者調查:科學接軌是給孩子最珍貴的學前禮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