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徐志摩乘機意外遇難,陸小曼直接拒絕認屍,前妻張幼儀主持葬禮

由 東方崇學 釋出於 經典


''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這輩子也沒跟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與他家人叫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的吧。''這是張幼儀晚年於美國期間,回憶徐志摩時所說的一句話。

自1931年徐志摩逝世以來,張幼儀不僅負責著徐志摩父親徐申如、兒子阿歡(徐積鍇)的生活,甚至連那位頂替自己的徐志摩妻子:陸小曼,她都選擇了照顧其的生活,心中沒有絲毫的怨恨。

媒妁之命,受之於父母

但其實,雖張幼儀待徐志摩如此,但徐志摩卻並未真心對待張幼儀。1920年冬,張幼儀不顧家人勸阻,隻身前往英國與徐志摩團聚。

張幼儀不知道,彼時徐志摩因於英國留學,結識了同在英國留學的林徽因。作為林長民的女兒,徐志摩從她身上看到了諸多與張幼儀的不同。

雖說張家也與林家一樣,同為書香世家。但在徐志摩第一次見到張幼儀照片的時候,依舊不由得嘴角往下一撇,嫌棄地說道:''鄉下人。''


徐志摩與張幼儀婚姻的結緣,全仰仗張幼儀四哥張嘉璈為她做媒。

當時,張傲嘉正是浙江都督的秘書。一天,在巡視學校的時候,他發現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學生,旋即便想將其介紹給自己的妹妹張幼儀。

經過多方打探,張傲嘉知道了那名學生叫做徐志摩。徐家當時已經是江南有名的富商,張傲嘉便以張家四公子的身份,親自前往徐家提親。

聽聞有著高昂地位的張家前來提親,徐志摩父親徐申如當即定下了這門婚事。而至於這場婚禮的當事人,則是由於家人的告知,才得知自己已有婚約。

當時,徐志摩已經18歲,剛於浙江一中求學畢業。而張幼儀卻是剛芳齡15,正就讀於''江蘇省第二女子師範學校''(下稱女校)。


張幼儀12歲的時候離家,彼時女校剛剛創立,故張幼儀便在家人的安排下,進入到了學堂讀書。女校的校長是楊達權,因她十分重視女子教育,所以張幼儀也在這裡接受到了先進的教育。

後來,張幼儀十分自強的性格,也是在這一段時間內所培養的。

而後,因張幼儀家中的安排,雖說她還沒有從學校畢業,但依舊返回了家中,嫁給了徐志摩。

徐志摩對這段婚姻的態度是''媒妁之命,受之於父母''。

故婚後,張幼儀並沒有自己兄長所想象的幸福。相反,她還對徐志摩有一些恐懼,由自卑所帶來的恐懼。


1916年秋天,徐志摩離開了上海,選擇北上前往北洋大學(天津大學)進行深造。這時,張幼儀雖想與徐志摩一起,但卻遭到了他的嚴詞拒絕。

最終,張幼儀只能選擇留在了浙江的家中,安心做著徐家的少奶奶。

在北方的生活,是徐志摩成長最快的日子,也是在南方的張幼儀最為難熬的日子。可雖說如此,張幼儀在等待,等待著徐志摩求學結束,回到家中與自己一起長久地生活。

但最終的事實卻是,她所等來的,只有自己長子阿歡的誕生,與徐志摩的離去。

也許是已然完成了家族中安排的傳宗接代任務,在兒子剛出生的那一刻,徐志摩就十分急切地離開了中國,選擇前往國外進行留學。


張幼儀雖不捨丈夫離去,她卻沒有一絲可以阻攔丈夫的資本,只能放任其前往。

不可能的愛戀

而徐志摩,亦是在留學期間,逐漸與林徽因走到了一起。但後來,因為林父的阻攔,加之徐志摩自身已有妻室的影響,這一對戀人終究還是不了了之。

於是,在張幼儀滿心歡喜前往歐洲尋找徐志摩的時候,卻是受到了徐志摩遞給她的一直離婚協議。雖說在此之前,兩個月的英國同居生活,徐志摩已經讓張幼儀有了身孕。

對於徐志摩的離婚,張幼儀沒有表示絲毫的不滿。最終,於1922年的時候,在徐志摩二子誕生之時,他們二人正式離婚。

離婚之後,徐志摩滿心歡喜地回國前去尋找林徽因,而張幼儀則是在家族的支援下,選擇於歐洲攻讀幼兒教育。但因為失去了徐志摩的援助,加之張幼儀一心於歐洲求學,他們的二兒子不幸夭折。

雖說張幼儀很是痛苦,但她依舊選擇了重拾精神,她想憑藉自己拿出一番成績,一番可以經徐志摩為之側目的成績。


1926年,在徐志摩如火如荼地發展自己的新月詩派的時候,張幼儀經由家人照顧,悄然返回了國內。

回國之後,張幼儀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瞭解徐志摩的近況。當她得知徐志摩已陸小曼結婚之時,恍然之間感覺自己彷彿丟了些什麼,但這件東西,卻是許久之前,也不曾屬於她。

徐志摩與陸小曼結識一場戲劇,當時,陸小曼剛與王賡結婚,而徐志摩也在猛烈地追求林徽因。

但愛情來了,卻是怎麼說也無法抵擋。雖說徐志摩與陸小曼從未相識,但在初遇的第一眼,他們便不置可否地喜歡上了彼此。

恰逢,此時林徽因與梁啟超一起前往美國共同求學,而王賡亦是因為工作原因,便將照顧陸小曼的工作交給了徐志摩。


最終,於1925年底,陸小曼與王賡離婚,次年她便與徐志摩一起邁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結婚之前,徐志摩曾經徵求過自己家人的意見。本來徐申如對此事並不贊同,他認為自己兒子離婚已屬大逆不道,現在又娶了一個有夫之婦,那便是更加有辱家門。

於是,徐申如便向自己兒子出了一個難題:倘若張幼儀同意,自己也將會同意。

徐申如認為,兒子十分殘忍地將張幼儀拋棄,必定不會獲得她的原諒,那麼這場婚事,也有了可以拒絕的辦法。

但是出乎徐申如的意料,當張幼儀得知這件事時,當即表示了同意。有此結果,即使徐申如再過於不滿,但最終還是隻能贊同這場婚事。


出於徐家對張幼儀的虧欠,徐申如私自做主,將徐家位於上海的一棟房子送給了張幼儀。即使,張幼儀並不缺少這些東西。

婚後的生活中,陸小曼因為身體原因,只能於上海定居。而徐志摩為了賺錢,每日往往來返京滬數次。而每次徐志摩出行的工具,便是搭乘並不安全的飛機。

徐志摩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飛翔的散文,所以航空公司為了藉此宣傳自己,便將一本免費的航空券作為了他的廣告費。

於是,徐志摩便可搭乘免費的飛機,亦是因此,他也喪失了自己的生命。

徐志摩的身後事

1931年11月的一天,徐志摩因為開銷的問題,與陸小曼吵了一架。第二天一大早,他沒有等候正常的值機時間,於機場中找了一架直升機,讓其將自己送往北平。


徐志摩如此迫不及待的原因,是因為在北平,林徽因將要進行一場演講。因此,徐志摩極為重視此事,甚至不惜顧及自己安全。

最終,那架直升機,因為飛至濟南之時,突遇大霧瀰漫,不由得降低高度飛行。因為大霧實在過於密集,飛行員看不清前行的道路,直升機於濟南失事。而徐志摩,亦是當場身亡。

對於徐志摩的一生,他的愛情故事中,他所愛的人,沒有一個抵達事故現場;但是他並不喜歡,甚至有點厭惡的人,卻是第一個抵達現場的人。

林徽因聽聞徐志摩失事後,選擇致電丈夫梁思成去幫忙尋找徐志摩遺體;而陸小曼,則是直接於上海的家中,拒絕接受徐志摩逝世的電報,甚至拒絕期望認領徐志摩遺體。

以至於最後,送信員只能將這一封電報交給了徐志摩前妻張幼儀的手中。


張幼儀拿著電報,沉默了許久。隨後,她便帶著自己孩子前往了兄弟家中,並一起前往濟南認領徐志摩的屍體。

而這一事件,張幼儀不敢告訴徐志摩父親徐申如。徐申如年齡已大,晚年喪子的悲痛,張幼儀怕他承受不住。

但紙終究包不住火,在徐申如的一次次追問中,張幼儀最終還是選擇將此事和盤托出。徐申如聽聞此事後,輕聲地對張幼儀說了句:''好吧,那就算了吧。''

後來,在徐志摩的葬禮上,徐申如本意拒絕陸小曼入場,但因她妻子的身份,陸小曼還是送了徐志摩一程。


相反,徐申如想見的人,是張幼儀。但她卻是在葬禮將要舉行之時,才姍姍現身。

張幼儀雖說早已備好一身黑色的旗袍,但她只敢於門口偷偷張望,並不敢出現在陸小曼的面前。

直至後來,有人向她說起,陸小曼執意要為徐志摩換壽衣,她才選擇現身。

徐志摩失事身亡,身體早就經不起折騰。人們也是費了好大的勁,才勉強為其穿上了中式壽衣。但沒想到,陸小曼見到徐志摩遺體第一眼,便要求為其換上西式壽衣。

最終,在張幼儀的勸阻下,陸小曼方才作罷。


而徐志摩的葬禮,又因陸小曼的影響,使得張幼儀成為了主要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