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4月4日電(記者張驍、黃昕欣、夏子麟)“相約北京”冰上測試活動速度滑冰比賽7日起將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鳴槍起跑。當場館執行團隊力求以最佳狀態呈現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的體育首秀時,中國製冰“新生代”,也渴望在實戰檢驗中留下閃亮的身姿。
3月25日,來自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的大二學生在國家速滑館製冰師(左一)的帶領下學習製冰。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一次特殊的校外實踐
3月25日,一批20歲出頭的陽光小夥走進“冰絲帶”,“拜師”由國際製冰專家馬克·麥瑟領銜的場館製冰團隊。為期3周的實習中,他們將參與場館新一輪製冰工作和賽時冰務保障。這些年輕人,是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的大二學生。
場館硬體基礎設施執行是這次測試活動檢驗的重點,“冰絲帶”賽道採用世界最先進、環保製冰技術製作,這需要很高的製冰水準。
在觀摩、協助國際製冰專家工作的過程中,這些同學很快感受到壓力和挑戰。“場地凍冰前,要用洗地機將冰板層的雜物、塵土清除,將圍繞冰場的板牆縫隙逐一封嚴。製冰機組啟動後,冰板層逐漸降溫。再開啟除溼機、空調機,將室內溫度、溼度調整至最佳狀態。然後,就是圍繞賽道數百次的噴水澆冰,再加上噴漆畫線,整個製冰計劃將持續近14天。使用期間,還要不停維護冰況。”學生魯元哲感嘆,“給‘冰絲帶’製冰就像玩一場特殊的解碼遊戲。凍冰、修冰、化冰的過程,就像一次次通關升級。”
製冰過程嚴謹而枯燥,需要耐住寂寞,用“匠心”製作。學生張強對一個細節印象深刻。一位外方製冰師要臨時上冰作業,但擔心弄髒冰面,就站在場地邊,直接用自己的褲子把鞋底擦乾淨。“我們驚訝之餘深受觸動。在製冰師心裡,製冰就像製作一件心愛的藝術品。”張強說。
3月25日,來自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的大二學生在國家速滑館製冰師的帶領下學習製冰。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一拍即合的“校企合作”
持續10天的冰上專案測試活動,對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至關重要。眼下,各場館執行團隊嚴陣以待,都希望在“模考”中拿到高分、查改不足。“臨考”在即的“冰絲帶”,為何此時邀請一批“學生軍”進館實習?
這要從一次“校企合作”說起。北京國資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國家速滑館公司董事長、國家速滑館執行團隊主任武曉南告訴記者,兩年前,國家速滑館、國家游泳中心與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聯手開設了“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學生進入冬奧場館實習被寫入培養計劃。
“保障冬奧會要組建過硬的冰務團隊,賽後運營更離不開人才支撐。但當時,國內專業製冰人才很少,在北京更加稀缺。利用建設頂級場館的機遇帶動職業人才培養,不僅符合國家職業教育發展方向,也能為國家留下寶貴的冬奧人才‘遺產’。企業和學校一拍即合。”武曉南說。
“‘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因冬奧而生,它在高職專業目錄里名為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但根據冬奧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適當修訂。”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陳小榮說,進館實習前,學生們學習了通風、空調、製冰技術等基礎知識,到館內工作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讓她欣慰的是,這些學生懂得珍惜機會。2019年底,國家游泳中心首次啟動“水冰轉換”和製冰工作,這些學生就在國際製冰專家漢斯的帶領下學習製作過冰壺賽道。當時,很多學生週末坐著公交,放棄休息到場館學習。“我看到他們對冬奧的嚮往,和製冰師必備的團隊精神和吃苦意識。這次冰上測試活動還有10名學生繼續在國家游泳中心實習。每次鍛鍊,都是向夢想更進一步。”
3月25日,來自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的大二學生在國家速滑館製冰師(左)的帶領下學習製冰。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承載希望的中國製冰“新生代”
3月底,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張啟鴻來到“冰絲帶”看望學生,當馬克得知,張啟鴻和武曉南都曾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籌備保障時,這位參與過5屆冬奧會製冰工作的“冬奧老兵”為中國“雙奧人”的遠見和情懷點贊。
武曉南說,邀請馬克帶領學生工作前,他曾徵求過對方的意見。“馬克非常肯定地告訴我,他願意在‘冰絲帶’帶出一批‘小馬克’來,這讓我非常感動。”
馬克告訴記者,正是在加拿大卡爾加里一所理工學校求學的經歷,讓他接觸到製冰,為服務冬奧打下基礎。他希望更多人對製冰感興趣,能到場館實地工作。更讓他感受很深的是,在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奧運會正把世界團結到一起。“有時奧林匹克的意義會動搖,但要找回初心。人們需要團結起來,戰勝困難。”
馬克說,相較今年初場館首次製冰,“冰絲帶”二次製冰效率提升明顯,冰面雜質更少,賽道通透、純淨。這得益於經驗積累,也有中國實習生的積極作用。
“成為好的製冰師必須勤奮工作,因為時間很緊。要懂得物理和化學知識,既要有好奇心,也要有應變能力。”馬克說,製冰工作很有挑戰,但從事這一職業的人越來越少。他相信隨著中國冬季運動發展,本土製冰人才大有可為。
“冰上測試活動給我們創造了難得的學習機會,我想說未來可期。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也能獨當一面,成為有責任擔當的製冰師,做出近乎完美的冰,讓世界看到中國製冰師的風采。”張強說。
3月25日,來自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的大二學生在國家速滑館製冰師(左一)的帶領下學習製冰。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3月25日,來自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的大二學生在國家速滑館製冰師(左一)的帶領下學習製冰。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3月25日,來自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的大二學生在國家速滑館製冰師(左一)的帶領下學習製冰。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3月25日,來自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的大二學生在國家速滑館製冰師(右一)的帶領下學習製冰。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