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最終以帖木兒勝利的巔峰對決深刻影響了當時的中、西亞格局。其後帖木兒帝國的威名近乎無人可當,直至帖木兒身死,而奧斯曼帝國儘管一度為此國勢大衰,但歷經恢復後,成就了另外一段帝國傳奇。
安卡拉,土耳其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安卡拉省省會,土耳其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貿易的中心,位於小亞細亞半島上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西北部。
帖木兒是一名來自當時為中亞河中地區(Transoxiana),今天烏茲別克一帶的蒙古突厥人。自從在中亞建立帝國後,其很快發展成為自成吉思汗以來,中亞最具權勢的統治者,其本人也尋求重建一度統一強大的蒙古帝國。
中世紀時期帖木兒帝國版圖
十四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他入侵併征服了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以及上美索不達米亞的土地,直至近乎控制波斯全境。1395年到1396年劫掠蹂躪了俄羅斯南部與烏克蘭地區,1398年更是再次揮兵進攻印度。
帖木兒帝國的統治者—帖木兒
對於另一頭的強國奧斯曼來說,這群戰功赫赫的蒙古人是個威脅,但在帖木兒擴張的這期間,卻沒有合適的藉口讓他們同對方開戰。1399年,帶著“雷霆”名號的奧斯曼君王,巴耶塞特一世(Bayezid I)將土耳其諸侯全部掃平。
烏茲別克的帖木兒廣場
身為一個威震巴爾幹半島,擊敗過十字軍聯盟、俘獲一萬多騎士的名將,巴耶塞特自然明白帖木兒對自己的威脅性,儘管心中敵視卻未立刻開戰,同時帖木兒亦深知和一個強大的穆斯林國家開戰的含義,最終一段時間裡雙方開始了限於外交辭令上的嘴戰。
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
帖木兒一方曾告解奧斯曼:“你們如同螞蟻,切記不要挑釁大象,否則便被我們蹂躪報復”,奧斯曼一方的回擊也不手軟:“如果我被你的軍隊嚇跑,那麼我的妻子便會拋棄我;可是你要從我的軍前逃竄,你的所有女人都會另尋他夫。”
15世紀初的奧斯曼帝國版圖
雖然後話看,巴耶塞特一世的回信不免無意中為自己戰敗遭遇埋下伏筆,但是就此時雙方的關係來說,可知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了。
終於,那些被巴耶塞特驅走、避難在帖木兒宮廷的土耳其諸侯為奧斯曼人制造了宣戰藉口。很快,巴耶塞特要求投靠帖木兒的埃米爾(Emir,一種很多穆斯林統治者的稱呼)向他效忠,為開戰創造外交藉口。
巴耶塞特一世與帖木兒之間的信件
1401-1402年帖木兒也開始行動,洗劫大馬士革並侵佔錫瓦斯(Sivas)一帶,隔斷奧斯曼帝國和埃及馬穆魯克的聯絡,奧斯曼帝國見此於1402年解除了對君士坦丁堡的包圍封鎖,將留在歐洲的駐軍開向已有帖木兒軍隊出沒的安卡拉。
行動中的帖木兒軍隊
據統計,帖木兒軍隊有14萬人,其中大部分為騎兵,同時更有32頭戰象。奧斯曼帝國方面有8萬5千人,有強大的耶尼切裡近衛軍、西帕希騎兵以及來自塞爾維亞盟友斯特凡的騎兵加上僱傭軍組成。
帖木兒軍的精銳重騎兵、輕騎兵和支援步兵
在戰前奧斯曼帝國因為長途行軍以及應對敵情,從而損失、留防了不少兵力,使得交戰中存在人數差距。後世史料中對於帖木兒一方的兵力有80萬乃至160萬的誇張描述,但這些數目顯然難以符合事實。
遊牧軍事系統為主的帖木兒
交戰前的奧斯曼帝國在兵力上劣勢,同時長途行軍也給部隊體力難以回覆,於是巴耶塞特一世被手下建議佈置防禦性的陣勢,並在帖木兒的騎兵襲擊時撤退進山地中,迫使對方改變陣型,讓戰局拖進炎熱的盛夏來同敵人周旋。
安卡拉之戰雙方對陣形勢圖
不過巴耶塞特拒絕了提議,並堅持以進攻姿態向東方行軍,出乎其意料的是,奧斯曼的斥候始終沒能發現帖木兒的人影,相反的,帖木兒則已經秘密向西南方向行軍,在奧斯曼軍隊曾經紮寨的地方駐紮,回收利用了奧斯曼人丟棄的帳篷,並霸佔了營地邊珍貴的水資源。
奧斯曼的步兵由近衛軍與來自附屬國和徵召組成
失去原先地利的奧斯曼人最終同帖木兒開展了戰鬥,巴耶塞特將軍隊分為三部分,中軍是由自己耶尼切裡近衛軍和西帕西騎兵為主的強大軍勢,兩翼是塞爾維亞騎兵與小亞細亞和韃靼僱傭兵為主的軍隊。
其中塞爾維亞騎兵為盟友斯特凡指揮,較弱的僱傭兵一方則是蘇萊曼王子指揮。人數佔優的帖木兒相對佈陣,並且把強勢的象兵針鋒相對放在了面對巴耶塞特中軍的位置。可綜合來看,失去水源,缺乏休息和人數的奧斯曼人在交戰前就已身處不利。
來自印度的戰象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戰役伴隨帖木兒騎兵的出擊打響,左翼的塞爾維亞騎兵和瓦拉幾亞軍隊成功擊退了帖木兒的攻擊,還三度破壞了敵人的陣勢。塞爾維亞騎兵的重灌黑板甲讓他們可以有效對抗帖木兒的弓矢(Serbian troops wore heavyblack plate armour which was very effective against the Timurid arrows),他們英勇的戰鬥風貌在戰後被帖木兒軍隊讚揚為“如雄獅勇武”("fight like lions")。而另一邊右翼和中軍雙方也火熱交戰。
歐洲與亞洲地區的西帕希騎兵
此戰有兩處關鍵點,首先雙方唯一的水源丘布克河(ubuk creek)的控閘水庫(off-streamreservoir)被帖木兒控制,正是因為出其不意的行軍,帖木兒人利用敵人拋棄的營地水庫切斷了敵人水源。其二,是右翼的韃靼僱傭兵突然叛變,他們夥同帖木兒的韃靼騎兵一同反攻奧斯曼人,造成了戰線的大崩壞。
1402年的安卡拉戰役油畫
奧斯曼人頹勢已現,本有機會的巴耶塞特拒絕了斯特凡的幾次撤退請求,在萬般無奈下他讓蘇萊曼王子率先撤離,同時讓塞爾維亞人繼續加入中軍,便撤便打。傳奇的塞爾維亞騎兵最終奇蹟般地殺出血路撤離,然而步兵為主的巴耶塞特中軍被逼到山上遭到帖木兒人的圍攻。
安卡拉之戰的雙方佈陣
在坐騎被弓矢射中後,巴耶塞特一世不幸遭俘,這位“雷霆”軍神慘遭對手的囚禁直至鬱鬱而終。一樣損失不小的帖木兒人最終取得勝利,開創了這一地區強大的霸權。
奧斯曼蘇丹巴耶濟德一世被俘
傳聞,戰後帖木兒對巴耶塞特一世的妻子有玷汙戲弄的行為,但也有人指出為謬傳,因為帖木兒尊敬這位代表穆斯林擊敗十字軍的英雄。
被監禁的巴耶塞特一世
安卡拉戰役是一場影響巨大的戰役,它讓勢頭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受挫巨大,給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國延長了不少的壽命,但是最終帖木兒帝國依舊重蹈了蒙古帝國迅速土崩瓦解的命運,而奧斯曼帝國則在穆罕默德一世完成整理再興後,書寫了另一段大國傳奇。
文章投稿
請加微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