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失蹤之謎

明太祖朱元璋對自己死後的嗣位十分重視,他制定了一套嫡長子繼承皇位、餘子分封王爵的制度。1397年,他生了一場大病,認為自己可能不久於人世。就命李淑妃自盡,以防止像唐朝一樣出現“武后之禍”。 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朱標,為馬皇后所生,1392年因病醫治無效死了,再選一個繼位者成了朱元璋十分緊迫的事情。太子朱標死時已有5個兒子,嫡子早殤,次子朱允炆也已經長大,只是他下來時額顱稍偏,人雖聰穎,但優柔寡斷,朱元璋覺得他不適合。?
建文帝失蹤之謎

燕王朱棣智慮過人,太祖十分鐘愛他,一時間想把皇位給他。如是這樣,朱元璋就要舍孫立子,違反自己制定的制度。 於是他召開群臣大會,以欲立燕王朱棣之意詢問諸臣,學士劉三吾當場反對:“皇孫年富,且系嫡出,孫承嫡統,是古今的通禮。若立燕王,那麼秦王、晉王該怎麼辦?” 由於群臣的反對,朱允炆就成了皇位的繼承人。朱允炆上臺後,對王叔們不把他放在眼裡十分記恨。特別是力量最強大的朱棣,入朝見他竟然立而不拜,這令朱允炆十分惱火,於是他便著手作削藩準備。他先是將周王貶為平民,然後接連治代王、岷王、湘王、齊王等人的罪。接著在自己當年的伴讀老師黃子澄等人的謀劃下,派人到北京去,控制燕地的兵權,並且監督燕王的行動。
建文帝失蹤之謎

1399年7月,朱允炆走出了最為冒險的一步,他命北平左布政使張等發兵逮捕燕王,但早已做好準備的燕王把張等全部擒殺,打著“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廢除“建文”年號,正式開始了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共歷時4年,1402年6月,燕王朱棣兵臨南京城下,守衛京城的大將李景隆開門投降,燕王帶兵入城,在任官員四處逃竄。氣急敗壞的朱允炆下令放火燒宮,當燕王來到皇宮時,宮中已是一片火海,朱允炆不知去向,所使用的寶璽也隨他一起消失。朱允炆哪裡去了呢? 正史記載建文帝朱允炆在宮中自焚而死。當燕王到來時,朱允炆自知 大勢無可挽回,於是便縱火自殺。《太宗實錄》說,燕王朱棣兵攻至南京城下,文武百官諸王無計可施只能前來見皇帝,朱允炆想出去迎接朱棣,想不到左右的人已全部散盡,僅有內侍太監數人而已。 朱允炆嘆道:“我何面目見耶!”於是就關了門自焚而死。 燕王朱棣當上皇帝后,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也談到:“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閹宮自焚。” 但建文帝是否真的死於自焚,很多人表示懷疑。因為事後朱棣命令太監在火燒後的餘燼中反覆搜檢,只發現了馬皇后和太子朱文奎的遺骸,卻不見建文帝的遺骸。 史籍《太宗實錄》說朱棣是找到了建文帝的遺骸,並命令以皇帝規格舉行葬禮,但明清兩代從未有人提到在南京附近有建文帝的陵園。史籍《春明夢餘錄》談到明末有人請崇禎帝將建文帝列入祀典,崇禎嘆道:“建文無陵,從何處祭?”
建文帝失蹤之謎

20世紀30年代,明清史專家孟森就認為雖然《明實錄》記載建文帝在宮中起大火時燒死,但明代就無人相信。 清朝修撰的《明史》說“燕王遣中使出帝、後屍於火中”,這是因為康熙時朱三太子案攪得人心惶惶,因而“故有此曲筆耳”。 沒有被火燒死,那建文帝哪裡去了?孟森認為在宮中火起之前,建文帝逃出去了。 1418年,輔佐朱棣奪得天下的姚廣孝,由於年事已高不能入朝,朱棣便到慶壽寺去看望他,問姚廣孝有什麼事要他辦。姚廣孝唯獨說起僧人溥洽被關了很長時間,希望皇帝赦免他。 溥洽是建文帝的主錄僧,有人說他知道建文帝的去向,朱棣以其他事情為藉口將他關了起來。如果朱棣找到了建文帝的屍體,何必還要將溥洽關起來而追尋建文帝的蹤跡? 《明史》中還說朱棣懷疑建文帝出走,所以派了大臣胡濙到天下各地去尋找,還派航海家鄭和下西洋,如果朱棣有建文帝的下落,何必還要遍訪10餘年呢?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逃出南京,到了貴州的一個寺廟當了和尚。 《明史·程濟傳》記載:“金川門啟,濟亡去。或曰帝也為僧出亡,濟從之,莫之所終。”南京城攻破而程濟失蹤了,所以人們懷疑他與建文帝一起做和尚了。 明代呂毖撰的《明朝小史》對建文帝的去向說得活靈活現,說太祖病重時,給了建文帝一個密封的小匣子,讓他只有到了危難時才可開啟。到靖難兵入城時,建文帝想起了小匣子,把它開啟,原來是和尚的一份度牒。於是他削髮披緇,從地道中逃出了。 有人認為建文帝城破前與大臣楊應能、葉希賢一起削髮為僧,法名“應文”。朱棣曾向天下寺院頒佈了《僧道度牒疏》,將所有僧人重新造冊登記,對僧人進行過總調查,目的是為了尋找出建文帝。?
建文帝失蹤之謎

從1407年起,朱棣還派胡濙以尋仙人張邋遢為名四處出巡,一找就近20年。有人指出,朱棣死後,建文帝才回到北京,迎入西內,死後葬在西山。更有人聲稱在西山找到了建文帝的墓地。 許多人認為建文帝以僧人的身份浪跡天涯,足跡遍及江蘇、浙江、四川、貴州、雲南以及緬甸等地。還有人指出建文帝曾到重慶3次,住在大竹山善慶寺裡。有人主張,建文帝出逃在近不在遠,不是在雲、貴、川、粵,而是在吳縣的穹隆山皇駕庵,1423年歿亡,葬於皇駕庵後的山坡上。 有人認為徐霞客在貴州廣順東南的白雲山間,看到建文帝手植的巨杉二株,樹西半里的古寺,是建文帝所立。也有人認為建文帝是以滇為家,在最初30多年中,為躲避朝廷追緝,他行蹤不定。 1574年,首輔張居正曾說:“先朝故老相傳言,建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剃髮披緇,從間道走出。後雲遊四方,人無知者。至正統間,忽雲遊至雲南,郵壁上題詩一首。” 《明史》也說:“或雲帝由地道出亡。正統五年,有僧自雲南至廣西,詭稱建文皇帝。” 明清以來流傳的許多地方的文獻,都可說明建文帝曾在滇中、滇西留下了足跡。 建文帝出逃做和尚的說法為許多人接受,但也有學者發表了不同的見 解,他們認為為僧之說不足為信,因為當時京師內宮並無秘密地道或御溝通 往城外,所謂剃髮為僧、雲遊四方,都是民間傳說而已。 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傳言建文帝曾避難泉州開元寺,並在開元寺揚帆出海,去了南洋,最終隱居印尼蘇門答臘島東海岸,過著自食其力的恬然隱居生活。當時中國去南洋的人很多,據說張士誠失敗後,他的一些部下就逃往南洋,拓荒移民。 朱棣擔心建文帝糾集當地的中國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號召南洋諸國興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鄭和數次下西洋,一方面為了宣揚國威,另一方面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帝失蹤之謎

據《明史》載: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 在鄭和的船隊裡,還有一部分是錦衣衛,專門負責偵緝,至於是否探知建文帝蹤跡,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後來有人對此進行了考證,然而沒有找到更多的證據,這一說法也只能是猜測而已。 後來,江西有位專家表示他破解了建文帝失蹤之謎,並透過探究考證得出,建文帝就隱身於江西上饒三清山,並且在那裡建有自己的陵墓。他認為建文帝藏身三清山後,大規模進行三清宮等道教場所的建設,宮內一處名為“明冶山詹碧雲藏竹之所”的陵墓就是他本人墓冢。他認為此墓葬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根據讀音“竹”通“主”,實際上是暗喻讓人們來瞻仰曾經治理過大明的主人之意。 這座陵墓是三清福地除三清宮以外最大的明代古建築,位於三清宮東南側約270米處。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全真派道士的羽化壇墓。墓冢地面水平距離縱長25米,最寬處8.55米,前後高差13.25米,氣勢恢宏,是全部用花崗岩麻石構築的仿陵園式建築。其東北側面有一塊刻有“螣岡”二字的山岩。據這位學者解釋,“螣”為“蛇”,即小龍,不僅與建文帝屬相相同,且與其即位當年為蛇年一致。另外,在三清宮前牌坊上有一副石刻對聯,傳說, 是建文帝隱身三清山時所題,聯為: 一統大明祝皇祚於百世千世萬世, 三元無極存道氣於玉清上清太清。 江西另外一名明史研究專家透過實地考察後也認為,墓葬建築風格與南京的明太祖皇孝陵十分相似,絕非普通道人可以建造。根據道教古建築景觀、摩崖石刻、石雕、楹聯、命名、民間傳說等,推斷存在建文帝及其隨從曾經在三清山一帶隱居的可能,也不排除其死後葬於三清山的可能。 建文帝究竟哪裡去了?如果說建文帝是自焚死了,的確是無法解釋史書中的種種矛盾。如果說建文帝是出逃為僧了,但大多是筆記小說所記和民間傳說,確鑿有力的證據還十分缺乏。看來這個謎案是很難解決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03 字。

轉載請註明: 建文帝失蹤之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