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今年三十一

  今年31歲的新疆喀什軍分割槽某邊防團機步營班長孫振杰,是營裝甲兵集訓隊裡年齡最大的“新兵”。他入伍已經12年,在去年12月成為一名裝甲兵前,上士孫振杰的專業是步兵指揮,此前他還幹過炊事員、飼養員、文書……

  而如今,他是機步營裝甲兵集訓隊裡的一名普通學員,佩戴列兵軍銜,一切從頭開始。

  站在佇列中,除了一張滿是“高原紅”的臉龐和缺氧發紫的嘴唇,孫振杰看上去和身邊年輕的戰友沒什麼區別。但連長鄭柳林知道,雖然都佩戴列兵軍銜,但老兵孫振杰訓練更認真、更踏實,“渾身充滿了幹勁兒”。

  集訓開始一個月後,上級機關組織新訓學員考核。一天晚上,鄭柳林帶領連隊學員備戰加練到深夜1點多。讓他沒想到的是,加練結束後,孫振杰沒有隨眾人一起回去休息,而是又一頭鑽進了學習室,對照剛才的操作逐一複習理論要點。

  “他原本可以不這麼拼。”鄭柳林說,作為連隊老兵,孫振杰甚至可以不用調崗。畢竟已經當了11年步兵,重新開始學習以前從未接觸過的裝甲車專業,“是困難,也是不小的挑戰”。

  但孫振杰不願放過這個機會。3年前,當該營從步兵營轉型改革為機步營時,19歲起便駐守在高原邊防的孫振杰就期盼著,有一天能開上威風凜凜的裝甲車。去年年底,一批包括裝甲車在內的高科技資訊化裝備列裝這個雪山腳下的邊防團,得知這一訊息,孫振杰興奮地半夜沒睡著覺。

  原本,孫振杰打算幹滿12年就退役回家,他已經規劃好了,要回甘肅老家找一份工作,守在妻子和兩個孩子身邊,補償多年不能陪伴她們的虧欠。但失眠的那個夜晚,他想起入伍時的夢想,就是想當一名裝甲兵。

  “小時候看《士兵突擊》,覺得開戰車很威風,我就是因為這才報名參軍的!”提起裝甲車,孫振杰難掩激動。戍守高原邊防多年後,他更清楚新裝備的列裝,意味著部隊的轉型和戰鬥力的提升,“裝甲兵的‘銅牆鐵壁’代替了步兵的兩條腿,更能打也更抗打了”。

  沒有過多猶豫,孫振杰將退役計劃表換成了一紙申請書,主動要求參加集訓,第一批學習使用新裝備。有戰友勸他,“都這個年紀了,何必再從頭學起自討苦吃”。孫振杰卻樂呵呵地回答,“駕戰車馳騁疆場的機會怎麼能錯過?我感覺我的軍旅生涯才剛剛開始呢!”

  這的確是一個新的開始。進入集訓隊後,當了10多年兵的孫振杰才第一次見到裝甲車。他沒想到這個外表龐大威武的“鐵疙瘩”,車內空間如此狹小。最初學習駕駛時,滿艙室的儀器和鋼板讓他吃盡苦頭,常常一天訓練完,身上被磕得青一塊紫一塊。

  身體上的傷痛孫振杰並不在意,對專業理論學習的不適應卻讓他難以接受。因為年齡和學歷上的差距,加上在高原服役十幾年,孫振杰感覺自己有些記憶力減退,“背書”遠不如年輕學員靈光。

  他嘗試過死記硬背,但效果不是很好。第一次理論考核時,孫振杰考了倒數第一,有教員和戰友安慰他“老同志標準放低一點也沒關係”,孫振杰卻急了。

  “上了戰場,敵人會因為你是老同志就不打你嗎?戰場上不分老少,訓練場上也該如此!”孫振杰當場反駁。戰友們看待“老同志”的目光讓孫振杰感到臉紅,他立即向上級申請,集訓期間全程佩戴列兵軍銜,與新兵一視同仁。

  孫振杰的建議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很快,集訓隊便多了一條規定:所有學員不論級別,一律佩戴列兵軍銜,統一管理。

  2020年12月底的一天,從軍11年後,30歲的老兵孫振杰再次佩戴上列兵軍銜。

  一同換銜的還有集訓隊的近40名學員。看到兵齡最長的老班長帶頭“自降身價”,學員們的訓練熱情被點燃了。教練班長毛業庭明顯感覺到,年齡和“等級觀念”被打破,“大家不再顧及面子,用成績說話,誰學得好就服誰”。

  兵齡只有4年的下士王騫就是孫振杰的“小教員”之一。在電臺與車況狀態檢查這一環節,剛開始孫振杰總是反應比別人慢半拍,成績相差三四十秒,一度不及格。得知王騫是這一課目的優等生,孫振杰便主動找上門去,請這位“小兄弟”幫自己補課。

  “沒啥不好意思的,大家都一樣,學會學好才是目的。”3個多月時間裡,只要是訓練間隙車空出來,孫振杰就會拉著王騫登車加練、求教方法。

  從組裝、通電、開機到檢查無誤連通電臺,孫振杰不厭其煩地反覆練習,嘗試以更熟練便捷的動作提高反應速度。因為頻繁摁按鈕,他的手指上磨出厚厚的繭子,如今只要登上裝甲車,他便會下意識地開始操作。

  加班學習理論則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訓練結束後,孫振杰照例會來到學習室“充電”。他用白天的操作對照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遇到想不通或自己操作不熟練的課目,便去求教年輕的“尖子生”。

  “一次不行就練十次,十次不行就練百次、千次,總能趕上去。”孫振杰不急不躁地說。刻苦勤奮的老兵孫振杰被不少學員視作勵志標杆,他卻說,“我就是個普通的‘新’兵。想做得更好,不就得付出更多努力嗎?”

  但在人群中,這位“普通的新兵”還是一眼就能被認出來。每節實操課,孫振杰總是第一個到,最後一個離開。幫教員設定場地、準備器材的工作,他全部包攬,為的是能多接觸實車,熟悉裝備效能。課上每人輪流操作,等待期間孫振杰會掏出隨身帶的小本複習,上面記著他沒背熟的理論知識。

  毛業庭記得剛進行實操訓練的第一週,上課前他提前趕到,卻驚訝地發現孫振杰帶領連隊戰友圍在戰車前,已經在熟悉裝備構造了。看到教員來了,這位老兵還羞澀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解釋:“課上時間有限,我帶大家多學一點。”

  “他既是個虛心求教的‘新兵’,又是個敢於擔當的老兵。沒有老兵的架子,但有老兵的責任心。”毛業庭印象很深刻,他不止一次聽到孫振杰在鼓勵戰友時說,“我就是你們的底線。如果我能做好,你們一定能做得比我更好!”

  如今,孫振杰的成績在集訓隊里名列前茅,專業理論學習也不再是“拉分項”。階段性理論考核時,孫振杰考出93分的好成績,排名第三。

  3月底,該邊防團組織了一場機步營裝甲兵專業實彈射擊,這是孫振杰第一次參加該專業實彈射擊。作為車長,他動作嫻熟地操作著裝備,有條不紊地下達一道道指令。當親眼看著炮彈呼嘯而出,精準命中既定目標時,孫振杰激動得熱淚盈眶。

  “這就是我夢想中的熱血與戰味兒。老兵不老,我的軍旅生涯還遠未結束!”這位31歲的“新兵”堅定地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鄭天然 通訊員 胡錚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50 字。

轉載請註明: “新兵”今年三十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