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三四次敗:“我真的很努力了,實在不行,就算了吧!”

文/雅青兒

前兩天考研成績公佈,網上一片沸騰。

成績公佈後,幾家歡喜,幾家愁。考好的曬出成績截圖,並且附上一句:“感謝努力的自己。”我為每一個努力過的人取得好成績而高興。

我想這就是全力以赴給予奮鬥者的禮物。這裡面除了成功和勝利,更多的是對主體生命的自信和尊重,是在任何時候都願意為夢想而戰的果斷和勇氣。

畢竟,考研背後的心酸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上大學的時候,幾乎每年到了考研的前兩個月,學校自習室和圖書館都是爆滿狀態。

有人抱著被子縮在樓道角落默讀知識點,有人晚上打著檯燈三個小時不抬頭,有人在天還沒亮的時候走出宿舍站在路燈下面出來晨讀,有人為了節省更多時間看書午飯只吃一個麵包......他們為了自己的夢想很努力地在拼搏。

我們為多此感動,不僅因為他們是“當外面燈紅酒綠,而他們能耐得住寂寞啃書”的英雄,還因為他們為了堅守自己的原則,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考研三四次敗:“我真的很努力了,實在不行,就算了吧!”

但是也有一批人明明也很努力了,但是沒有獲得應有的回報。

考研成績公佈的時候,因為落榜自殺的人每年都有。他們心裡面該是經歷了怎樣的絕望,能這麼輕易地放棄自己的生命。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熱門問題:“考研失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論區裡我看到的大多是經歷過二戰、三戰甚至是四戰失敗的人。面對失敗他們滿是絕望與無奈。

考研三四次敗:“我真的很努力了,實在不行,就算了吧!”
考研三四次敗:“我真的很努力了,實在不行,就算了吧!”

因為畏懼失敗,所以他們很容易又失敗了。

“越畏懼失敗就越容易失敗”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即使在整件事當中有些事是成功的,但是你往往選擇性地忘記這些事。而去牢牢記住自己失敗的事,並心生恐懼,覺得自己的成功是僥倖,那麼失敗就是一種必然。”

比如這些三戰、四戰後失敗的人,其實他們一戰、二戰的成績都不低,否則他們也沒有堅持三戰、四戰的勇氣和信心,他們覺得自己還是有希望的。

但是經歷過前兩次的失敗之後,他們心裡時刻提醒自己“我失敗了”,正是在這樣的負強化作用下,他們變得越來越謹慎,對待考研這件事越來越恐懼。

其實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忘記了自己已經接近“成功”這件正強化的事了。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有個使用者的留言,我的內心被深深地刺痛。

考研三四次敗:“我真的很努力了,實在不行,就算了吧!”

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呢?當全世界都在為考上的人慶祝時,我想關注那一批沒有考上的人。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輸的時候總比贏的時候多。我們不僅要學會如何走向成功,更要還要學會如何面對失敗。

01. 吃過失敗的苦,才能擁有強大的內心

曾經,我在《錢江晚報》上看到了這樣一篇報道:一名四年級小學生因為競選班長失敗而絕食的新聞。

原來,這名孩子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班長,到了四年級競選班長時卻落選了。因為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他便開始絕食。看到這條新聞時,我為這個小孩的未來擔憂。

他還這麼小,在未來他還會遇到小考、中考、高考.....他可能會遇到學業不順利,情場失意,職場困難等,他又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以後的失敗,去跨越各種各樣的挫折?

考研三四次敗:“我真的很努力了,實在不行,就算了吧!”

人生實苦,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給生活定調為:到處是真苦難,假歡喜。

是啊,人生道路多磨難,一次班長落選這樣的小小失敗又算得了什麼。

其實失敗是人生的一種必要的過程,也是一種必要的投資。

數學家習慣稱失敗為“或然率”,科學家則稱之為“實驗”,如果沒有前面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哪裡有後面所謂的“成功”?

02. 真正的強大不是贏了,而是輸得起

白巖松的心裡一直有一個當老師的夢,於是,他創辦了“新聞私塾”,已經招了三屆共30多個學生,北大、清華、人大、中國傳媒大學四大學校的學生共聚一處,每月一課,學制兩年。

每年這幾所名牌學校的學生都會提供簡歷,讓他從中挑選。可有一個學生,並不算優秀,卻被白巖松錄取了。當別人不理解時,白巖松說出了真相。

他在別人的簡歷裡看的都是“光輝事蹟”,考了多少分,得了什麼獎,自己有多成功。只有在這個女孩的簡歷裡,看到了失敗的經歷。而且,她在簡歷中講到自己考研受挫後,如何調整身心,又如何經過漫長的努力,最終考上了研究生。

白巖松感嘆到:“只有受到過很多表揚,卻也能經歷很多挫折的人,才能去面對前程未卜的人生。”

的確,失敗不可怕,不敢面對失敗才可怕。只有坦然面對失敗,我們的人生,才不會輸在一次的失敗上。

所謂的成功,不是一味地追求贏,而是時刻告誡自己勝敗乃兵家常事,輸贏是人生常態。

考研三四次敗:“我真的很努力了,實在不行,就算了吧!”

我們什麼都可以逃避,唯獨對生活的經歷,喜怒哀樂,成功挫折,無法逃避,如果我們的人生經歷不到這些,就沒有對生活的獲得感。

如果這些苦難逃不掉,那麼,就把每一次挫折,當作一種成長。在一次次的否定中,糾正自己的不足,在於惰性的對抗中,變得自律,練就戰勝挫折的能力。

03. 竭盡全力之後,就放過自己

2019年11月,一則新聞讓我震驚,中國人民大學女碩士因為壓力大而選擇自殺。

24歲的人民大學碩士畢業生鈺敏,從小成績優異,以全市排名前幾的高考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後來又留在本校讀研,她簡直就是家長中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但就是這樣優秀的人才,畢業參加工作後難以緩解工作壓力,她經常抱怨說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對自己很失望。於是,趁家人不注意跑出去自殺了。

這條新聞,讓我特別觸動。

考研三四次敗:“我真的很努力了,實在不行,就算了吧!”

連生命都可以放棄,為什麼就不能放下心裡的對自己過高的要求呢?

很多時候 努力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成功”。別逼自己太狠,累了就休息一會。

沒有人可以各方面優秀,沒有人可以一直保持巔峰狀態,沒有人可以永遠不出錯。

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後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體驗呼喚未來的生活。

蔡康永說:“積極上進,沒有錯。但是上進心被卡住的時候,你要轉彎。”

很多時候,我們不斷督促自己要努力上進,但是上進沒有盡頭,有上進心的人追求的就是自由,怕落入那種身不由己的狀態。但是上進心被卡住的時候,適時放開上進心,那真的很爽。

努力而不得,是人生常態。如果努力之後還是沒有取得成功,那就心安理得地對自己說“我拼盡全力了!”

畢竟,努力了而成功的事例,不是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嗎?

適當的時候,學會放過自己,如果你只知道努力,不知道停下來享受人生,那生活得多沒勁兒。

上進心讓你疲憊不堪,那就學會享受不上進的狀態,沒有上進心,讓你生活平平不夠精彩,那你就要在行動上上進改變現狀,上進不上進,在於你自己,不為別人。

自己開心最重要,不是嗎?

考研三四次敗:“我真的很努力了,實在不行,就算了吧!”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72 字。

轉載請註明: 考研三四次敗:“我真的很努力了,實在不行,就算了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