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中產家長,在大眾眼中一直是“追求完美”“對孩子的教育近乎偏執”的形象。

於是我一度覺得,這群人如果被罵,只可能是因為又發明出了什麼“雞娃狠招”。

沒想到,前一陣有位媽媽被拱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居然是因為她“不再逼孩子學樂器”;

引發爭議的則是她選擇放棄的原因——她在某個商場裡看到了一個正在彈鋼琴的外賣員

根據講述這件事的博主所說,這個媽媽是覺得“孩子即使學了琴棋書畫,最終可能也只是個會彈琴的寫字樓打工人。”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聽著是不是很扎心?尤其是對於那些從小學樂器,如今卻只能在年會上被領導叫出來表演節目的人來說。

或許是因為“被逼著學樂器”這件事確實是一代人的童年陰影,大眾複雜的情緒最終轉化為對這位媽媽的批判。

“連學個樂器都是為了讓孩子當‘人上人’,這家長也太功利了吧!”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說實在的,我可以理解網友的憤怒,畢竟“學習音樂到底是為了有一技之長,還是為了藝術感知”,確實是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但落腳到這件事本身,我還挺為這個媽媽抱不平的。

01

“我費這麼大勁,是為了讓你藝術薰陶的?”

“給孩子陶冶情操”,這話不僅是網友會說。

你看那些興趣班的老師,每次在朋友圈曬出學生的演奏影片時,文案裡總是不忘提兩句“對美的感知力”。

最近的電影《心靈奇旅》裡也是差不多的套路,男主角為了一個登臺演出的機會執著了那麼久,結果達成心願後卻悵然若失;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用一句熱評總結主旨,“正是那些不以拿獎為目的的音樂教育,才讓人在庸常生活中獲得喘息的出口”。

聽起來很美,也很有道理。

但是如果你真的拿這套東西去跟爸媽對線,那八成會被一句靈魂質問瞬間拉回現實:

“知道你學這門樂器,花了家裡多少錢嗎?”

是的,不管是抱怨爸媽逼著自己學的,還是羨慕別人有才藝的,都無法迴避這件事——

“貴”,一直是樂器教育的主要特徵之一。現在是,過去更是。

3歲開始學鋼琴的Vista劉亦菲,至今還清晰記得自己每個月4節的鋼琴課學費要花掉360元,而當時爸媽的月平均工資只有不到1千塊。

當她懷揣著一顆愧疚的心向媽媽表示感謝時,又被無情地糾正:“哪兒有1千多,我當時的工資只有400。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輕鬆花掉家庭收入的一半,這還是五線小城市的價格;

如果換成省會城市裡有點名氣的老師,45分鐘200塊的價格也不少見。

即使就像有人說的“學著玩玩”,前提也得是家裡有樂器。

而買樂器,往往是更加讓人肉痛的事情。

一把薩克斯3000元,一把二胡4000元,一架鋼琴動輒上萬……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徐小姐至今還記得,17年前第一次擁有屬於自己的小提琴時,她捧著那個價值8000塊的盒子有多麼膽戰心驚。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前一陣有部分省市宣佈把音樂納入中考成績,當時爭議的重點就是“讓那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怎麼辦”;

儘管大家後來發現考試形式大多與樂器無關,但至少證明——“學樂器很花錢”的印象,至今都深深刻在90後的腦子裡。

更不要說在這條漫長的藝術道路上,靠錢鋪路只是第一步。

每個被音樂夢想折騰過的家庭,都經歷過更具體的雞飛狗跳。

從小學古箏的阿修回憶,老家縣城當時根本沒有古箏老師,媽媽每週末都要帶自己在長途巴士和公交車上輾轉幾個小時,去最近的地級市上課。

有一次因為天色暗出門又急,兩個人差點一腳踩空掉進沒蓋子的下水井裡。

至於平時的練習,那更是一場大型倫理慘案。

“一到晚上七八點鐘,樓裡就是孩子們亂七八糟的演奏聲,此起彼伏的哭聲,和與家長的吵架聲。”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因為樓板隔音不好,還常常要跟樓上樓下的鄰居交涉;

別管是小提琴、長笛還是手風琴,練習開始後的五分鐘內,絕對能招來樓上敲水管的抗議。

說實在的,都不談什麼“演奏家夢”,就算僅僅把學樂器當作愛好都堪稱是一次苦修。

全家人的時間、金錢、精力這麼多沉沒成本砸進去,卻要求家長“拋掉執念,以藝術薰陶為主”,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

更何況大多數人其實一早就認清了自家孩子沒什麼天賦的現實,想要的也並不多:

“不圖你以後能走音樂家的路,但好歹給我考個級回來吧。”

02

國內樂器教育,逃不出功利化的陷阱

既然學樂器這麼苦,就不能及時“止損”嗎?

但問題在於,做選擇是很難的,家長幫孩子做決策更是碰運氣。

如今我們會被彈鋼琴的外賣小哥感動,並相信“靠熱情支撐的愛好”才是最美好的;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但是別忘了,要判斷出孩子到底是短暫的新鮮感還是真的感興趣,可比登天還難。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樂器大多需要長期的練習,而自律能力尚未發展成熟的兒童,很難在枯燥的重複中獲得持久的快樂——

很多人回憶起童年對音樂第一次產生厭煩情緒,都僅僅是因為小夥伴們寫完作業就能去玩,自己卻還要在樂譜前坐上兩個小時。

有父母抱怨“學什麼明明也是孩子自己選的,結果幾年下來學成了仇人,天天鬧著不想去上課”;

而這背後的矛盾其實是,有關到底該堅持還是該放棄的問題,沒人能給家長們一個百分百正確的答案。

再加上前期已經投入了很多金錢和精力時,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再堅持一下,說不定就好了呢。”

同樣是“騎虎難下”,另一種情況則更為複雜。

的確有家長開始是抱著“陶冶情操沒壞處”的目的來嘗試,但最後幾乎都迅速陷入了對考級、拿獎的執著。

我們很難歸咎於功利心和意志不堅定。

因為國內針對兒童的樂器教育,一直以來都與巨大的誘惑共存共生。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四重奏》劇照

在2008年之前,一些特定樂器門類只要在業餘考級中拿到最高等級證書,就能在中考和高考中獲得適量加分;

對於經濟條件尚可的父母來說,這就像是掛在眼前的大餡餅,是讓孩子“彎道超車”的最佳渠道。

儘管後來因為考級市場亂象頻生,各省市漸漸取消了藝術考級證書加分,但在家長們的心目中,樂器與升學的關係從未徹底脫鉤。

“鄰居家的孩子在國際比賽中拿了一等獎,後來獲得了名牌大學的自主招生資格。”

“同事的侄女學了一個冷門的樂器,中考時直接被免試錄取了。”

這些傳聞真假難辨,多少都帶有一些演繹色彩。

但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誘惑下,掌握決策權的家長真的很難保持理智。

外人會嘲諷“看什麼能加分就讓孩子學什麼”,但當事人卻往往只有一個簡單的理由:

“既然最後都會厭煩,那為什麼不乾脆學個有用的呢?”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只不過更可怕的是,隨著學樂器越來越普遍,“有用”的標準也在水漲船高。

以前還只是為了給孩子的考學“開點掛”,現在就連進高檔幼兒園,都恨不得要先把薩克斯練到業餘五級。

對樂器門類的挑選也越來越刁鑽。

去年曾有人總結過中產家庭的“樂器類鄙視鏈”:冷門又昂貴的管風琴、豎琴、大提琴遙遙領先,而普及率更高的鋼琴則位居最後。

固然有優越感的原因,但同時也有務實的考慮。

畢竟大多數家長在第一次決定讓孩子接受藝術薰陶時,就會得到建議“學樂器最好學點冷門的”。

學的人越少,競爭就越小,就越容易出成績。

歸根到底,還是為了“有用”。

03

“我只能做個鋼琴十級的普通人”

所以你看,實在沒必要責備開頭的那位媽媽“過於功利”。

甚至換個角度來看——明明知道學樂器的收益是不可控的,卻還願意投入心血,本身也是一種“不計代價”的表現。

我們常常習慣於把“雞娃”的家長看成是一臺臺瘋狂而又冷靜的“價效比機器”,永遠都在精密地計算孩子未來的每一步;

但也總有人只是想給孩子提供多一個機會:“萬一呢?萬一派上用場了呢?”

如今已經成為琵琶老師的夏小姐回憶到,爸媽就是因為她從小就學習不好,才說什麼都要讓她把琵琶堅持下去;

這樣,就算不能像別的同學那樣按部就班地升學,也能有一條能走通的人生路。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就算是侷限在樂器教育本身,國內家長的這種“強按頭”方式到底利弊幾何,本身也是因人而異。

就像有人會對當年不愉快的練習經歷耿耿於懷,至今都不會再碰那個樂器一下;

也有人認為正是爸媽的堅持,才讓自己有了一個能夠寄託心情的業餘愛好。

至於更多曾被樂器折磨過的90後們,練習時的枯燥、跟爸媽吵過的架、考級前的緊張、演出前的鄭重其事,都早已成了一段有點遙遠的回憶。

而唯一的情緒共通之處可能就是:當初為了學它耗費了那麼大精力,但最後好像也並沒有什麼用處。

電影裡往往不是這樣演的。那些曾經為音樂付出過努力的人,就算變成了生活困窘的小人物,也總會有一刻在舞臺上發光;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縫紉機樂隊》劇照

而《心靈奇旅》中的男主角,也是在真的實現了他登臺演出的夢想之後,才悟到了平凡生活的真諦。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但現實生活中沒有什麼情節高潮,也沒有什麼反轉。

那段學樂器的時光,無論是來自於家長的催促,還是出於自己懵懂的“藝術夢”,最終往往也都變成了生活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會拉二胡的瑤瑤上一次拿出自己的琴,還要追溯到前年的公司年會;

她帶著兩個其他部門的實習生在舞臺上尷尬地拉了一曲《賽馬》,現場放的還是提前錄好的錄影帶。

更慘的則是隔壁工位那個學過5年手風琴的同事——要不是五條人讓手風琴又秀了一次存在感,這門技能都快變成“時代的眼淚了”。

Vista劉亦菲的媽媽有時候會感慨,當年為了陪她練琴花掉了自己幾乎全部業餘時間,如今也沒學出什麼名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年輕網友對於“學樂器是為了讓孩子享受藝術”這種話如此贊同,可能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我安慰罷了。

我們總是願意相信這場充滿儀式感的“藝術朝聖”,多少能給人生留下點什麼;

只可惜不論是為了陶冶情操還是有一技之長,最後多半都是要失望的。

厚積薄發大概只屬於少數勤奮的天才,所謂的“藝術細胞”更是全憑運氣;

在從未降溫過的樂器教育領域裡——花錢出力卻徒勞無功一場空,大概才是更常見的結局。

最後,你或者身邊的人童年認真學過一門樂器嗎?後來怎麼樣了?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文章來源:“Vista看天下” 微信公眾號

作者:指聽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759 字。

轉載請註明: “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