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歷代皇帝都“打卡”的雞鳴山 沒想到卻是隱藏的“軍事哨所”

由 聊素麗 釋出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雨欣聊白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責編:章恆
在河北省有一處神秘的山峰,距張家口50公里,距下花園2公里。說其神秘,是因為這裡有太多的傳說。說其神秘,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山峰卻引得眾多帝王來此。說其神秘,這裡原有108座寺廟,現在卻只剩4座。說其神秘,原本被定義為皇家花園的它,實際功能卻是“軍事哨所”。看官莫急,今天我就用鏡頭帶領大家走進這個神秘的地方——張家口雞鳴山。
如果經常走京藏高速,去崇禮滑雪的朋友也許會注意到,快到下花園時,一座山峰突兀得出現在高速的盡頭,這座山峰不連線其它的山脈,而是鶴立獨行的存在著。隨著距離這座山峰越來越近,高速公路在山峰腳下會迅速轉向,那麼讓高速公路都“躲避讓行”的山峰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雞鳴山。
雞鳴山並不高,海拔1129米,但這裡草木繁盛,秀麗壯觀,山峰給人一種“參天一柱”之感。或許也正因它獨特的地理位置,這裡自古就傳說不斷,歷代帝王都對這裡喜愛有佳,是山中的“網紅”。
一座造型神奇的突兀山峰,絕不會因起名而發愁。雞鳴山在歷史上有好幾個名字,比如:飛來峰、磨笄山、奶奶山和雞鳴山。傳說,現在下花園附近是一個風口。這邊住著一個黑風怪,黑風怪常年用飛沙走石愚弄百姓,因此這裡的百姓民不聊生,深受風沙其苦。
一天,玉帝得知此事後,命天神從南方調來了一塊巨石,就是現在的雞鳴山,堵住了風口,抓住了黑風怪,因此取名飛來峰。看到這裡,我始終不明白,既然是黑風怪搞的鬼,抓住它就行了,幹嘛還費力從南方搬座山?我不是抬槓,看來古代人的文化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確實欠佳,編個故事都那麼牽強。
雞鳴山曾是一座佛教名山,寺廟始建於近2000年前的三國時期,也就是公元231年,當時的曹魏明帝曹叡,在雞鳴山半山腰處建立了永寧寺,後經過北魏、唐、宋、元、明、清各朝增建、復建,雞鳴山廟宇鼎盛之時達到108所之多,但因天災和戰亂等原因,目前雞鳴山上只保留了五所寺廟,實在是可惜。
雞鳴山的名字來源有不同的說法,但流傳甚廣的有兩種。其一是《史記》中記載的一段故事,春秋末期,晉國的諸侯趙簡子病逝後,其子趙襄子即位,用計殺掉了親姐夫,十六國之一代國的國王,隨後又想騙其代國國王夫人,自己的親姐姐回來為其夫奔喪,然後殺掉以絕後患。
但晉國和代國路途遙遠,且道路險峻,當代夫人走到雞鳴山時,從報信人口中得知,丈夫代王被自己的弟弟殺害,而其弟弟還要殺掉自己,代夫人悲憤欲絕,言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義也”。然後摘下頭戴的金釵,刺入自己的喉嚨身亡。後來老百姓為了紀念她的忠烈之心,為其修建了祠堂,築了塑像,開始名為奶奶廟,後來山上野雞比較多,經常落在祠堂的房頂上,後改名為雞鳴山。
前面說過,雞鳴山自古就是歷史名山,歷史名山當然也會受到各朝皇帝的青睞。據記載北魏文成帝、唐太宗、遼聖宗、蕭太后、元順帝、明英宗等都曾來此“打卡”,甚至清康熙皇帝還曾兩次登臨雞鳴山山頂,雞鳴山命名的第二個傳說就來源於此。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來此山時,爬山過程經常聽到野雞鳴叫,發出感嘆,聽著雞鳴就叫雞鳴山吧,於是被隨行書記官記錄,後來清乾隆在此建立一座碑,碑文曰“唐太宗駐蹕其下,聞雉啼而命曰雞鳴”,即是說雞鳴山為唐太宗所命名。
很多朋友看到此處一定會說,你嘮叨那麼半天,這座雞鳴山怎麼又成“軍事哨所”了?看官莫急,聽我慢慢道來。公元一千年,遼國的蕭太后大舉征戰大宋,而後佔領了燕雲十六州,並在其遼國邊境附近,建立了上花園、中花園和下花園為皇家御用園林,雞鳴山以其優美的風光,自然被規劃到園林中,但雞鳴山的地勢,實際功能則是窺探大宋軍事行動的瞭望崗哨。
要說雞鳴山的最重要的景觀,我想應該是玉皇頂和孔石橋了。玉皇頂和石橋位於雞鳴山的頂峰。單孔石橋架設在兩峰之間,當地人稱為天橋,也稱避風橋。避風橋最讓人稱絕的地方是,當橋一側狂風大作之時,只要登上此橋,在橋上感覺不到一絲一縷的風,而橋洞之下卻依然大風凌冽。
現在的雞鳴山,早已褪去了往日的登盛時期的嘈雜,你來此能感受到的只有那難得的清淨,沿著千年步道拾階而上,到處是鬱鬱蔥蔥的植被,紅磚碧瓦的寺廟隱藏在綠色叢中,耳邊傳來陣陣鳴鐘磬響,或是聲聲雞鳴。那種感覺好似脫離凡塵,入境仙界。想來這裡的朋友可以自駕,走京藏高速雞鳴驛出口出,看著路標走幾公里即到。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