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普職分流,家長、孩子如何抉擇。林慧茹/繪
“普通高校單獨招生考試”“高職、專科統一招生考試”“專升本”“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相比於普通高中學生一味的升學,職校生畢業後既可升學也可就業。因此,對於有些學生而言,進入職業高中學習,是一個非常理性的選擇,是綜合考慮了個人成績、職業規劃、家庭情況的“最優解”。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有些學生儘管達到了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但考慮到諸多現實問題,他們毅然選擇念職業學校,用實際行動證明職業教育已然成為一條看得見未來的新出路,並非是“無奈”之舉。
主動選擇上職校學習之路
2016年中考結束後,收到普通高中錄取通知書的王韜,選擇到職校學技術,在安徽六安技師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3+2學制)學習至今,他習得一身過硬的技術,還斬獲了首屆全國技能大賽工業4.0專案優勝獎。
王韜的父母在鄉鎮務農,飽受文化知識匱乏之苦的他們勸兒子去上高中,再念個大學。但王韜向父母解釋說:“有一門技術在手,以後走上社會不至於餓死。”雙方經過了幾輪博弈,王韜依舊堅持表示自己對高中不感興趣,見兒子如此堅決,王韜的媽媽鬆了口:“路是你自己選的,只要你去了好好學就行。”
為了不讓自己後悔當初的決定,王韜入校後十分努力。他不斷擴充套件自己在網路安全、網頁製作、APP開發等方面的知識。每當接觸不同的裝置、專案和陌生的硬體、技術時,王韜都會覺得莫名興奮,“如果是跨專業探索未知領域,會讓我覺得更過癮。”
在王韜看來,很多家長認為職高是“上不了高中的孩子”的聚集地,這是一種偏見。他說,現在職業教育的管理和理念改革了,教學中也注重理論與實訓結合,“上職高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出路。”
眼下,19歲的王韜正在籌備鄉村振興電工類技能比賽,每天至少要練習10個小時以上。談及未來,王韜計劃先考上專升本,再開啟自動化領域自主創業之路。
00後任婷也做出了和王韜一樣的選擇。2018年中考後,高出甘肅省平涼市普通高中錄取線近80分的她主動提出想要學習技能。
任婷說,現在我國高鐵技術發展迅速,相應的,相關行業也會出現大量的人才缺口。她願意結合興趣愛好,好好學一門技術。在對比多家學校後,任婷最終報考了甘肅省平涼市軌道運輸職業培訓學校。
出生在農村,一家人的生計全靠父親在外務工維持,她坦言,自己上職校的選擇背後也有不可忽視的“客觀因素”。她迫切希望自己能儘早就業,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
入學後,任婷沒想到職高的管理竟然如此嚴格。學校要求全體學生每天6時30分跑早操;教室門口有一個手機存放袋,老師要求同學們在上課、自習時將手機暫存起來。
平日就認真學習的任婷,在實訓和頂崗實習中更是絲毫不敢懈怠。老師演練時,她一點點摳細節。課後,想不明白了就去找老師解惑。學校裡有仿照工作現場設定的軌道,她會在經得老師同意後、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去實地檢視、練習。
在校期間,任婷的英語、禮儀在全班一直是前兩名,客運安檢、列車乘務、列車服務等專業課程同樣名列前茅。臨近畢業,她在招聘會中脫穎而出,在自己最心儀的城市——四川成都找到了一份地鐵安檢員的工作。
“選擇沒有對錯,最重要的是要適合自己。”面對一些迷茫的學弟學妹,任婷總是以身說法。她認為,職業不分貴賤,只要認真負責,平凡崗位也能出彩,技能學習也能出人頭地。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並非所有職校學生都是中考落榜者,有些學生考上了普通高中,但是卻選擇了職業教育。原因有很多:藉助職業教育才能實現繼續教育的夢想;普通高中和大學教育的學費壓力更大;家庭經濟情況需要儘快就業……
“有的孩子適合進一步提升學歷,有的孩子的確對技術有興趣,可以考慮走技能成才道路。”在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九年級班主任張亞明看來,如果所有孩子都進入普通高中,反而會導致基礎差的學生壓力過大。普高畢業後,一些學生還是會去高職院校就讀,最終從事技術性工作,還不如讓部分學生提前接受專業技能教育,慢慢確定職業理想和升學需求。“人人有去處,所學為所用,職業教育也有利於人的多元化發展。”
頂著“偏見”前行
目前,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中職招生600.37萬,佔高中階段教育的41.70%;高職(專科)招生483.61萬,佔普通本專科的52.90%。
儘管職業教育已頗具規模,有些學生和家長也認識到了職業院校的優勢與特色,但是一些家長還是對職業教育抱有某些偏見。
甘肅省平涼市軌道運輸職業培訓學校校長王繁榮坦言,這樣的觀念產生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家長觀念陳舊,認為孩子沒考上高中就是低人一等;二是部分職業學校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張亞明也同樣發現,家長對職業學校的“牴觸點”和“焦慮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管理,家長覺得初中畢業的孩子大多是未成年人,自我約束能力不強,職校是否能和普高一樣管理嚴格;第二是學校的專業水平是否“達標”,孩子在校學了三五年之後,能否學到相應文化知識,還能有一技傍身。
對於家長的擔憂,就職於甘肅市隴南市一所職業中學的李萍(化名)認為,職業學校應該找到痛點問題,就需要以“不迴避、不排斥、不焦慮”的原則來應對。當前,一些職業院校也在努力尋找破題方案——提高專業建設、課程設定、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李萍所在的學校就新增了電子商務、康養休閒旅遊等與當地經濟特色相匹配的專業。校領導更是四處奔走尋找合作企業,滿足想要繼續深造學生們的需求。校內的教育教學工作相比以往也更加重視,學校層面,積極實施“三教”改革,教師也多次帶領學生參加全省中職生技能大賽。
此外,該校建立了規範、嚴格的資助體系。“免學費、還有助學金、獎學金,以及針對建檔立卡戶學生的‘雨露計劃’和畢業時的就業創業補貼。”李萍一一列舉。
還有部分家長認為,孩子上了職高就意味著無緣高考。實際上,職業學校的學生也可以參加高考。而且相比於普通高中的學生,他們升學的渠道更為多樣,比如“普通高校單獨招生考試”“高職、專科統一招生考試”“3+2招生”都是可能的選項。
王繁榮介紹,該校今年“高考班”招生的學生中考分數在400分以上,“2021年我們學校本科上線20餘人,一本上線8人,專科上線率達100%。”他也表示,針對中職生的高考,考試內容相對較少,而且試題難度大大低於普通高考,成功升學的機率也更高。
“普職分流”能倒逼職業學校反思
“職業教育並不是學生中考失利後走入的‘死衚衕’,普高教育也並不是人生的捷徑。”王繁榮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家長們的中考焦慮既是出給職業院校的一道考題,也是督促辦學者深思的一次機遇。
“教育需要‘量體裁衣’。”王繁榮建議,政府層面要統籌管理,適時推薦優質的職業學校供家長和學生選擇;透過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把企業需求及時、有效地轉化為學校育人的標準和方案。
張亞明同樣認為,“普職分流”能倒逼職業學校反思,重塑和完善教學、管理、實習的理念和流程,更加精準地對接就業和崗位需求,因材施教,讓學生學到硬本領,滿足他們對升學和就業的多元需求。
他建議,政府、學校、媒體應該加強宣傳引導,幫助家長了解和選擇職業學校,同時避免大家扎堆報考“熱”門技能專業,一些“冷”門專業無人問津。
“觀念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職業學校開設的課程非常豐富,但專業師資力量可能跟不上,很多教師在摸索中授課。”一位來自洛陽的教師建議,當務之急是要有針對性地培養適合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打消家長的顧慮。
“普職分流的目的不是為了‘分層’。”合肥黃麓師範學校副校長張藝國覺得,政府應給予職業教育更多的政策、經費和人才支援,社會大眾投入更多關注,讓職業教育群體被更多人“看見”。
張藝國認為最關鍵的是,職業學校在重視技能教育的同時也要重視通識教育,考慮學生的職業成長、終身發展;同時,重視職業能力拓展培訓、綜合實踐,實現多學科融合,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他呼籲,職業學校應積極尋求合作高校和企業的支援,搭建升學通道;參照專業課程、職業資格證書、行業認證考核要求設計學生考核標準,完善學生實習的全程監測機制。“職業學校只有自身強大起來,才能邁過家長心中的‘憂慮坎’。”張藝國說,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愈發重視,職業學校要爭取打破當前對於職業教育的刻板印象,讓職業院校成為家長和學生信得過、靠得住、有保障的育才搖籃。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