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仰中國人民志願軍
央視一套節目正在熱播《跨過鴨綠江》系列電視劇,這部劇一開播,收視率就排在了第一位,並引起了億萬人民的強烈反響與共鳴。我被劇中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了,我被劇中場景強烈的震撼了,我對劇中英雄人物有了無盡思念和牽掛。志願軍奮勇廝殺、視死如歸戰鬥場面不禁讓我籟籟地流下眼淚。
新中國成立72年來,近代三大戰爭載入我軍輝煌史冊。從時間順序上說,一是抗日戰爭,二是解放戰爭,三是抗美援朝戰爭。三大戰爭光輝歷程,展現了中國人民子弟兵不畏強敵、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挫敗了一切反動派和侵略者的狂妄氣焰。直到今天,仍然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20世紀50年初爆發了朝鮮戰爭。其背景:美軍把侵略戰火燒到鴨綠江邊,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城市,還出兵臺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威脅中國的安全;朝鮮實力不濟,請求中國出兵援助。那時,新中國才剛剛成立,國內建設一窮二白,百廢待興,正在進行剿匪和土改,而且要解放臺灣,此時的中國絕不希望朝鮮半島發生戰事,但是戰爭還是爆發了。
中國入朝作戰主要涉及三大問題,一個是權衡出兵的利弊。戰爭必有損害,出兵援朝帶來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它可能推遲中國業已開始的經濟恢復程序,甚至引火燒身,使中國變成戰場。但共產黨領導人毛主席權衡利弊之後,認為不出兵對中國的核心利益損害更大。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趁著夜幕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作戰,前後經歷了五次大規模戰役,戰爭場面一場比一場慘烈,影響一次比一次深遠,直到把美國“聯合國軍”打痛打殘,打回到三八線為止。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特別設立了“抗美援朝戰爭館”,志願軍烈士的人數183108人;華盛頓韓戰紀念碑上54246和628833兩組數字,前一個數字是美軍士兵戰死人數,後一個是“聯合國軍”戰死人數。抗美援朝戰爭的慘烈程度超出人們的想象,陣地前盡是白骨皚皚。朝鮮戰爭是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痛。用美國一位參加過朝鮮戰爭的將軍的話來說:“朝鮮戰爭,是美國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此話耐人尋味,令人深思。
美軍擁有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又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軍事武器裝備佔有絕對優勢,這方面我軍是無法與美軍相比的,兩軍的軍事實力非常懸殊,志願軍既沒有飛機大炮坦克等重武器,武器落後,也沒有充盈的戰爭物資,面臨的困難甚多,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後勤保障問題。
從兵力上看,美軍平均13個後勤兵供一個兵,志願軍是一個後勤兵大體要供應35個兵。
美軍一個團的火力都強於志願軍一個軍的火力,加上美軍擁有幾乎絕對的制空和制定權,志願軍多數時候只能夜間活動作戰。戰爭中,志願軍的槍彈、糧食常常難以為繼,忍飢挨餓,凍死凍傷,傷病累累,非戰鬥減員也相當嚴重,這些都嚴重的制約著前線的作戰行動,給志願軍造成了很大麻煩。
針對嚴峻的形勢,廣大志願軍戰士浴血奮戰,以命相搏,在沒有制空權和頻繁受洪水襲擊的情況下,建立起了“打不斷、炸不爛、打不垮”的鋼鐵運輸線,粉碎了美軍策劃的“絞殺戰”,保證了前線作戰物資的供應,為奪取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是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兵廣大指戰員表現相當優秀,1951年初奉命入朝,主要執行道路搶修任務,先後修復鐵路900多公里。隨後,在朝鮮北部1300公里的鐵路線上,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空襲破壞進行了持續的反轟炸鬥爭,冒著槍林彈雨,披荊斬棘,基本上能做到隨炸隨修,隨修隨通,艱苦卓絕,出色地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的搶修任務。《激戰無名川》的電影真實展現鐵道兵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浴血搶修鐵路線的場面。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如果說美軍武器裝備是世界一流的,作戰經驗豐富,那麼,我們可以驕傲的說,中國人民志願軍不懼困難,不怕強敵,敢打敢拼的頑強意志是奪取戰爭最後勝利的根本保證。心中只有一個美好的願景: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出朝鮮半島。謀字在先,勇字當頭,運用靈活的戰術,憑藉著鐵血軍魂,詮釋了全體將士赤膽忠心、同仇敵愾、為國效力的初心。
抗美援朝的意義:沉重打擊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勢力,保衛中國和朝鮮的安全,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為中國的經濟建設創造了一個安定和平的國際環境。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洗刷了中華民族百年恥辱,讓資本主義國家刮目相看。也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看《跨過鴨綠江》確實需要敬而望之,仰而望之,不僅因為它戰爭場面恢弘、緊張激烈、主題非常深刻,更因為它面對兇狠狡詐、善於偽裝、善於逃跑的敵人,志願軍表現出鬥智鬥勇、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把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打得滿地找牙。我之所以敬仰中國人民志願軍,還因為,對於新中國來說,抗美援朝是一場立國之戰,打出了民族尊嚴,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當年,中國人民志願軍用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打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成為美軍的噩夢。它內涵的強烈的時代價值和高貴品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愛國主義教材;如今,抗美援朝是無數志願軍戰士用鮮血和生命為中華民族鑄就了一座不朽的豐碑!已成為一尊永恆的雕像,
《跨過鴨綠江》故事跌宕起伏、催人淚下,喚起了更多中華兒女的認知,尤其是年輕人的認知,非常珍貴。我們須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延續紅色血脈,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以軍人之魂,不辱使命,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前赴後繼,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二〇二一年一月十八日
作家簡介
姚林寶,男,中共黨員,浙江省湖州市人,1978年12月在鐵道兵二師十團服役,中國散文家會員、湖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和湖州市文學研究會會員。先後在《新華網》《中國廣播網》《中國新聞網》《人民交通網》《今日頭條》《河南新聞網》《中原新聞網》《河南日報網》《新浪網》《搜狐網》《中工網》《浙江日報》《中國散文家》《華夏散作文》《華西都市報》《人民鐵道報》《人民鐵道報網》《中國鐵道建築報》《湖州日報》等刊物發表作品上兩百餘篇,有多篇作品被轉載或獲獎。出版散文集《印象歲月》。
姚林寶作品展示區
溫暖的冬日||姚林寶
人生心路||姚林寶
災難也是一塊試金石||姚林寶
一縷書香勝百香||姚林寶
《2020別樣的春節》作者姚林寶
中國人萬眾一心,抗擊疫情||姚林寶
春天的韻味||姚林寶
讚美春韻||姚林寶
築路人的情懷(外一篇)||姚林寶
中秋遙寄思鄉情 與君共話故鄉音||姚林寶
江南風情古鎮悠悠||姚林寶
我與中國鐵建共榮芳華四十載||姚林寶
鄭許市域鐵路專案“七聚焦”全力打贏施工生產攻堅戰 ||姚林寶
強化黨建引領,厚植“雙標”共建||姚林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