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去世前後,劉禪殺了三位重臣,其一是劉琰,原因何在

劉禪在歷史上的形象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無論是諸葛亮掌權時期,還是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費禕掌權期間,劉禪給人的感覺就是甩手掌櫃,不管具體的事項,如果說劉禪在世時,還殺了三位重臣,估計很多人都不會相信。

諸葛亮掌權時期,政事無大小,都由諸葛亮決斷,劉禪只負責祭祀祖先這樣的事,一般來說,劉禪不會插手政事,這是劉禪與諸葛亮之間不成文的規定,諸葛亮雖然一手遮天,但實際上是非常尊重皇帝劉禪, 劉禪雖然不管事,但劉禪決定的事,諸葛亮也改變不了,比如殺劉琰這事。

事實上,劉琰被殺的時候,諸葛亮正率軍進行最後一次北伐,與司馬懿在五丈原對峙,劉琰是蜀漢的沒有實權的車騎將軍,要知道車騎將軍的前任是張飛,後任是吳懿,劉琰是劉備在豫州期間就結識的人,一直跟隨劉備到益州,劉琰雖沒有實際才能,但善於清談,同時也是漢室宗親,劉備也需要劉琰這樣的花瓶來充門面,所以劉琰儘管在蜀漢身居高職,但實際上名聲很低,也沒有實際權力。

諸葛亮去世前後,劉禪殺了三位重臣,其一是劉琰,原因何在

劉琰之死是因為一件莫須有的桃色事件,事件的起因是劉琰的老婆胡氏進宮給劉禪的母親吳夫人祝賀新年,這是蜀漢的一項傳統,大臣的妻子進宮給太后祝賀新年再普通不過,不過胡氏一是長得漂亮,二是在宮中住了一個月,這就引起了劉琰的懷疑,劉琰懷疑自己妻子與皇帝胡氏私通,並且公刑私用嚴刑拷打胡氏,還把胡氏給休了,胡氏就把這事上報給有關部門,最後皇帝劉禪就知道了這事,於是就下令把劉琰抓起來處死。

劉禪為什麼要殺劉琰?

就一個罪名:誹謗君主。封建社會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劉琰懷疑自己的妻子與皇帝私通,無論這事是否真實,劉琰都得當這事沒發生過,因為這事本身就是一個敏感事件,一旦公開,就涉及到皇帝的名聲,劉禪雖然不聰明,但是也不糊塗,就是一個正常人,無論他有沒有私通胡氏,他都不可能承認,不僅不能承認,而且還要以正名聲殺了劉琰。

諸葛亮去世前後,劉禪殺了三位重臣,其一是劉琰,原因何在

劉禪不殺劉琰才叫奇怪,不殺劉琰不等於變相承認這事是真的了嗎?劉禪能承認嗎?雖然從劉禪後來的經歷來看,小編認為劉禪沒有做這事,但既然發生了,劉禪就得處理,並且這事完全劉禪個人自主處理,諸葛亮在前線征戰,根本管不上這事,即使諸葛亮在朝中,也管不了,畢竟諸葛亮也不能和皇帝劉禪來爭執。

這事劉琰怪不了別人,只能怪自己,在建議社會的秩序下,沒有任何法律制度能制約皇帝的,即使皇帝犯了錯,犯了法,也不會受到任何懲罰,如果劉琰夠聰明的話,就當這事沒發生過,也許還能保住一命,但劉琰不夠聰明,把妻子給休了,結果這事就抖了出來,最終要了他的命,劉琰還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最終死於自作聰明。

諸葛亮去世前後,劉禪殺了三位重臣,其一是劉琰,原因何在

諸葛亮與劉禪

諸葛亮去世後,蜀漢舉國震驚,各地官員和百姓就想著到漢中為諸葛亮奔喪,但劉禪及時頒佈了禁止,禁止所有人為諸葛亮奔喪,劉禪的本意並不是恨諸葛亮,或者對諸葛亮不滿,而是如果蜀漢人人都去給諸葛亮奔喪,誰來辦正事?誰來各司其職?蜀漢不是亂成一團了嗎?

所以有人揣摩上意,以為劉禪恨諸葛亮,因為諸葛亮生前是權臣,權臣與皇帝歷來就是有矛盾的,因為權力之爭,所以安漢將軍李邈給皇帝劉禪上了一疏,名字叫《丞相亮卒上疏》,內容大意就是說:

諸葛亮是呂?和霍禹(霍光之子,因謀反被漢宣帝所殺)這樣的人,他們雖然未必懷反叛朝廷的心思,但由於皇帝與權臣之間相互猜忌,會引發對國家安危的擔憂,現在諸葛亮已經死了,言外之意就是皇帝用不著再誅殺權臣了,只需要罷兵就能讓國家得以保全。

諸葛亮去世前後,劉禪殺了三位重臣,其一是劉琰,原因何在

李邈的上書有兩層意思:

1、詆譭諸葛亮。

2、反對北伐。

諸葛亮是蜀漢巨大的精神支柱,在蜀漢有著崇高的威望,對劉禪也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劉禪稱諸葛亮為相父,同時諸葛亮是劉備生前欽定的託孤重臣,這是劉備生前就已經確定的事,詆譭諸葛亮不就是詆譭劉備,李邈這事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再一個反對北伐,同樣是政治錯誤,蜀漢的立國之本就是北伐中原,興復漢室,你叫蜀漢不北伐,那還叫蜀漢嗎?劉禪同樣是北伐政策的堅定支持者,這受益於諸葛亮與劉備生前的教誨,北伐是既定國策,不是李邈可以反對的,所以李邈的上書犯了兩個政治錯誤,所以最終的結局可想而知了,李邈被劉禪下令誅殺,這已經是諸葛亮去世之後的事了。

另外,李邈是益州人,屬於益州本土士族,天生就是反對蜀漢政權的,也是蜀漢政權在政治上打壓的那一批人,諸多原因加在一起,李邈被殺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諸葛亮去世前後,劉禪殺了三位重臣,其一是劉琰,原因何在

楊儀

第三個被殺的人是楊儀,楊儀是諸葛亮丞相府的首席長史,也就是首席秘書,才能突出,人品稍差。如果楊儀人品好的話,估計諸葛亮的第一順位接班人就是楊儀了。諸葛亮去世後,軍政大權是暫時交給楊儀的,注意是暫時,只是讓楊儀率領大軍回到成都,諸葛亮自己的接班人資訊與後諸葛亮時代的人事安排,早就由諸葛亮與劉禪決定好了。

之所以讓楊儀率軍回成都,原因有兩個:一是蔣琬不在軍中,在成都,蔣琬是諸葛亮第一順位接班人,沒在成都只能讓其他人代理一下了。二是當時軍中資歷較高且合適的人選只有楊儀,費禕當時資歷太淺,姜維是降將,魏延不老實,其他也沒有人能承擔這個重任,所以讓楊儀率軍回師。

因為楊儀的人品太差,喜歡斤斤計較,氣量較小,當領導人要有容人之量,楊儀殺魏延這事就能看出諸葛亮沒看錯人,楊儀並不適合當領導,所以回到成都後,劉禪按諸葛亮的遺命沒有給楊儀實際權力和較高官職,這讓楊儀落差很大,本以為殺了魏延立功,又安全把大軍帶回成都也立功,再加上自己認為自己才能很高,所以楊儀本人的期望很高,以為自己是諸葛亮的接班人,結果不是,只給了一個虛職中軍師。

諸葛亮去世前後,劉禪殺了三位重臣,其一是劉琰,原因何在

後主劉禪

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所以楊儀很生氣,到處發牢騷,對費禕說出了一些對蜀漢不滿的話來,結果費禕轉身就上報朝廷,劉禪聽了就很生氣,就把楊儀貶為庶民,並且流放到外地,好歹保了楊儀一條命,但楊儀可不這麼認為,反而還向朝廷上書誹謗,所用的語氣措辭激烈,劉禪就再次派人到流放地把楊儀抓過來,楊儀就自殺了,楊儀的自殺就是自找的,如果他能低調一些,也不會死了,劉禪起初還留了一命,但楊儀不珍惜還繼續上書,能怪誰呢?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384 字。

轉載請註明: 諸葛亮去世前後,劉禪殺了三位重臣,其一是劉琰,原因何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