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戰象打不過亞洲戰象? 光是聞到氣味聽到吼聲就不能忍受!

非洲戰象打不過亞洲戰象? 光是聞到氣味聽到吼聲就不能忍受!

當亞歷山大在被迫從印度撤軍時帶走了200頭戰象,這成為地中海世界將戰象引入軍隊的開端。馬其頓人最初只能依靠印度人捕捉和訓練戰象,因此不少古典作家在稱呼馭手的時候直接使用“Indian”並形成了慣例。當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23年英年早逝之後,他麾下的將軍們為爭奪他的遺產而展開逐鹿之爭(史稱“繼業者戰爭”)。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這些希臘化王國紛紛將戰象編入自己的軍隊。

非洲戰象打不過亞洲戰象? 光是聞到氣味聽到吼聲就不能忍受!

其中拔得頭籌的自然是控制了舊亞歷山大帝國東部亞洲領土的塞琉古王朝。公元前302年,塞琉古不惜用幾個省的國土從印度孔雀王朝那裡換回500頭大象,建立了強大的戰象部隊。這些威力巨大的戰象對於塞琉古贏得下一年的伊普蘇斯戰役的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通往印度的道路完全被塞琉古控制,他的競爭者只能另覓他途。控制埃及的托勒密開始捕捉和訓練非洲象。值得一提的是,體格比亞洲象更為壯碩的非洲草原象性格兇猛,至今仍未能馴服,因此托勒密捕獵的物件是另一種體格較小的非洲森林象。象群處於很偏遠的地方,托勒密王朝的偵察人員首次報告大象的蹤跡是在尼羅河第五瀑布以外的上游地區,幾乎在阿斯旺以南 600 英里,運輸戰象的過程頗為不易。

非洲戰象打不過亞洲戰象? 光是聞到氣味聽到吼聲就不能忍受!

經過不懈努力,托勒密王朝成功建立起一支非洲森林象組成的戰象軍團。在公元前217年的拉菲亞戰役中,終於出現了一個十分戲劇性的場面:托勒密四世調動了包括本土埃及人重灌步兵在內的全部可用的軍事力量來對抗塞琉古王朝安條克三世的大軍。針對安條克三世的102頭戰象(亞洲象),托勒密四世部署了73頭戰象(非洲森林象)與之對抗。

這時的戰象與亞歷山大在印度遇到的戰象已經大不相同。繼業者戰爭爆發之後的戰象背上出現了戰樓,有城牆上常見的垛口和觀察孔,並透過三條分別透過大象腹部,胸部和尾巴的皮帶固定。戰樓是否為歐洲人自己首創的作戰裝備無從考證。有現代學者在實際計算普通亞洲戰象的負重為544.31千克,因此考慮戰樓等裝備和人的體重之後,戰象的理想乘員數量為5-6名。在拉菲亞戰役中,雙方的戰象彼此用長牙互相糾纏在一起,互相碰撞,在象背上計程車兵則用長矛互相攻擊。最終,托勒密的非洲戰象害怕與塞琉古的亞洲象作戰,它們不僅不能忍受印度象的氣味和吼叫,還懼怕它們的體型和力量,托勒密軍隊的左翼因己方象群逃跑造成的混亂而被擊潰。這也是歷史上唯一一次有著明確記載的亞洲戰象與非洲戰象的對決。

本文為大魚號獨家稿件,未經大魚號許可禁止轉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91 字。

轉載請註明: 非洲戰象打不過亞洲戰象? 光是聞到氣味聽到吼聲就不能忍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