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傳9道聖旨不願捐出,博物館借走卻丟了2道,專家:不怪我們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自創“皇帝”作為封建帝制最高統治者稱號,“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而聖旨又是一國之君的口諭,也是古代最高的權力象徵。

他家傳9道聖旨不願捐出,博物館借走卻丟了2道,專家:不怪我們

聖旨根據官員品級不同,也會有區別,一品官員為玉軸,二品採用的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一般顏色越多的聖旨,官職也就越大,聖旨在古代價值非凡,遺存下來聖旨少之又少,而陝西農民張振華就有9道聖旨。

張振華家族在陝西是一大望族,先祖是陝西榆林府人張恩,世代都是官宦之家,在明崇禎年間,張恩子孫張鵬程,官至總兵武將之職,張鵬程跟其子孫七代十三人,除了一人為進士外,都身居要職。

他家傳9道聖旨不願捐出,博物館借走卻丟了2道,專家:不怪我們

七代人歷經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六位皇帝,先後參與了平定三藩、渡海之戰,因戰功卓越,六位皇帝御賜了15道聖旨,八面金匾,誥封建威將軍,光祿大夫、振威將軍等職。

隨著清末戰亂,張家也因多次戰敗被貶,1912年,清朝滅亡之後,張家子孫就攜帶家眷隱居了起來,15道聖旨在傳到張振華手中時,只剩下9道聖旨,為了儲存這9道聖旨,張振華將其深埋地下。

他家傳9道聖旨不願捐出,博物館借走卻丟了2道,專家:不怪我們

80年代之後,才重新取了出來,他一直將9道聖旨當做傳家寶,但家中有聖旨的事,還是傳了出來,1998年,媒體記者上門採訪,張振華就將餘下的9道聖旨公之於眾。頭一年來,專家不斷上門鑑定張振華的聖旨。

9道聖旨,均以江南高階綾綿特製而成,每道聖旨長九尺,寬九寸,由青、紅、黃、白。紫五種顏色組成,聖旨上文字分為滿漢兩種,在滿漢文中間還加蓋了《制誥之寶》硃紅璽印,9道聖旨,經鑑定均為真品。

他家傳9道聖旨不願捐出,博物館借走卻丟了2道,專家:不怪我們

雖然專家委婉的說,他們能夠更加保護好這些文物,張振華雖然沒有讀過書,但也聽出了其中的意思,老實的張振華直言不諱,說:“這是我祖宗傳下來的,捐出去要天打雷劈的”,張振華說不通,專家又找到他的兒子,希望他能夠勸一勸張振華,但他們同樣得到了一致的回覆,絕對不會捐的。

不過,在他們軟磨硬泡下,張振華還是退了一步,雖然不會捐出,但可以帶出去展覽,2002年12月在博物館的介紹下,張振華應清晏園之邀,將9道聖旨借給他們展出兩個月,可誰知道,在展出期間清嘉慶十四年、道光二年的聖旨接連丟失。

他家傳9道聖旨不願捐出,博物館借走卻丟了2道,專家:不怪我們

張振華一紙訴狀將他們告上了法庭,但根據專家估計,聖旨的價格不超過10萬元,而且責任平攤,清晏園賠償張振華9萬元,這讓張振華更加氣憤,不僅不在展出聖旨,還在堅持上訴,希望能有一個合理的說法,而丟失的聖旨,時至今日還沒有找到。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13 字。

轉載請註明: 他家傳9道聖旨不願捐出,博物館借走卻丟了2道,專家:不怪我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