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傳》
看到這句話是不是有很多人感覺很熟悉,沒錯這就是出現在我們語文必背的課文《曹劌論戰》中最為經典的一句話。
飛魚現在看到這句話,還能想起當年因為背不下來這篇文言文而站過的課堂,是那樣的“親切”。
那些年最羞於的罰站,放在現在來看,似乎也是一種經歷,至少這份經歷告訴了我,要用心背誦文言文,不僅考試時要用,說不準在將來的某一時刻,就能用的上。
就好比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關於曹劌的。
透過《曹劌論戰》這篇文章,想必不少人都很佩服曹劌的智慧,甚至有人說他是天生的兵家,至於這點是否準確,我們稍後再說,不過這件事情的背後也反映出了在春秋那個亂世,排兵佈陣的打法開始落伍,而智謀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則越來越重要。
而曹劌的名聲,就是伴隨著一場戰爭而來的,這場戰爭發生在齊國和魯國之間,戰爭的結果是弱魯敗了強齊,曹劌就是屬於魯國的陣營,也是魯國能勝利的關鍵人物。
按理來說,曹劌如此會指揮打仗,在那個亂世該是存在感十足才對,可是我們翻遍史籍,關於曹劌的事蹟卻少的可憐,甚至連《史記》根本沒有關於此人的任何記載。
那麼問題就來了,名噪一時的曹劌除了這一場戰役外,他是否還有其他的功績,最終的結局又如何呢?
此事我們還得從曹劌的生平說起。
曹劌,在歷史上出現的很突然,消失的也突然,好似流星一般,結合春秋時期以國為姓,曹劌應該是曹國曹叔振鐸的後人,不過這點也並沒有定論,只是後人的推測,這不僅讓很多人懷疑曹劌難道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曹劌是曹叔振鐸後人,目前也是被多數人認可的,不過在曹劌生活的這時,曹國應該是滅亡了,所以曹劌也就成為了魯國人,不過曹國是被宋國所滅,至於曹劌為何沒成為宋國人而變成了魯國人,這是一個謎。
不過讓人更不解的是,曹劌在那時候如此有名氣,為何《史記》中卻又無此人的任何記載呢,對於這點也有些人提出,《史記》中的曹沫其實就是曹劌。
他們兩人是同一人的說法是備受爭議的,雖然他們出現的時間點相同,又同為魯國人,但他們兩個人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曹沫是以力大勇敢著稱,是個刺客型別的人物,而曹劌明顯是個智慧型的指揮官,所以把這兩人當成一個人來看,是不準確的。
既然沒有定論,我們暫且也不深究,我們接著來看曹劌在歷史上僅有的2次露面。
曹劌的第一次露面就是我們熟知的齊魯之間的長勺之戰,這次戰役的交戰雙方是齊國和魯國,此時齊國正值齊桓公統治時期,國力強大,魯國是魯莊公在位,國力弱小,在兩國的戰爭中,魯國取得的成績幾乎是全敗。
齊桓公不痛快的時候,總想著拿魯國出口氣,經過前幾次的勝利,齊桓公也飄了,他不顧管仲的勸阻,再次興兵伐魯,訊息傳到魯國,魯國舉國震驚。
就在這危難之際,曹劌主動求教魯莊公,提出了全力抗擊齊國的建議,並且表示出了自願跟隨魯莊公一起出戰的意願,這也從側面說出了曹劌的在當時的身份並不平民或者奴隸,最低也應該是一個“士”,不然想見魯莊公都沒可能。
曹劌慷慨激昂地求戰,得到了魯莊公認可,最終魯國和齊國在長勺之地相遇了,按當時的打仗的規矩來說,打仗前要列陣擊鼓,鼓聲響起之後,兩軍便相互衝鋒,雖然看起來很沒有技術含量,但卻是“周禮”下最戰爭的最常態。
齊魯兩國計程車兵在長勺準備來一場決戰,鼓聲一響,魯莊公便想出擊,可是曹劌卻制止了魯莊公,齊國那邊一看魯國竟然不出兵,於是又擊了二次鼓,心想著這次該打了吧,畢竟這不是組團出來觀光旅遊來了。
可是曹劌再一次阻止了魯莊公的進攻,就這樣齊人一連擊了三次鼓,之後,曹劌就建議魯莊公立即出兵進攻齊人,結果本以為魯國不打仗的齊國人,被魯國打得落花流水。
照曹劌的話說,就是: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其實,從這裡我們也不難看出,曹劌只是在戰場上耍了小聰明,說他是具備軍事家的才能,則似乎又有些牽強,不過無論如何,魯國還是在曹劌的策略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按照常理來說,曹劌接下來該聲名大震才是,不過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此後再也沒有見過曹劌指揮過戰爭了,他的第二次出現在史書中是在13年後。
曹劌指揮了長勺之戰勝利後,史書中對於此人便沒有任何記載了,直到13年後,曹劌才再一次出現在史書中,這是曹劌的二次現身,也是最後一次。
這是事件的起因是魯莊公要到齊國去觀看祭祀社神,這是不符合周禮的,於是曹劌就立即站了出來,並且勸諫魯莊公不要這麼做,會給別人笑話,但是魯莊公並沒有聽從曹劌的建議,還是去齊國觀禮去了。
這件事透露給了我們兩點訊息,首先是曹劌可能一直在魯莊公身邊,不然也不會十幾年之後再次出現,其次是曹劌的思想發生了改變,第一次曹劌在戰場上完美演繹了什麼叫不按常理出牌,第二次又以遵循舊禮的形象出現,難道曹劌也被舊貴族的思想同化了嗎,我們不得而知。
在曹劌第二次現身勸諫魯莊公無效之後,史書中就再也找不到關於曹劌的任何記載了,不過這種“找不到”,或許也正是說明了曹劌應該是得到了善終,不然如果是非正常死亡,那麼史書中至少會有些許記載才是。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左傳》、《國語》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