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還是“斯人”?一篇初中課文引發全網爭論!網友驚呆:這麼多年都背錯了?

到底“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還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剛開學,網友們就因為一篇課文吵起來了。

“是人”還是“斯人”?一篇初中課文引發全網爭論!網友驚呆:這麼多年都背錯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初中語文課本上的必背古文。但最近不少網友發現,自己背課文一直都背“錯”了?!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一段耳熟能詳的千古名句,不少網友背的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原文到底是“斯”還是“是”?許多人翻出壓箱底的老課本求證,開啟一看,傻眼了:

“是人”還是“斯人”?一篇初中課文引發全網爭論!網友驚呆:這麼多年都背錯了?

有網友翻出了1992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人教語文課本,發現課文中都是“是人也”、

錢報小時記者也找來杭州初中語文老師求證,目前杭州使用部編人教版語文課本,該課文出現在八上的第六單元,原文用的是“是”。

“是人”還是“斯人”?一篇初中課文引發全網爭論!網友驚呆:這麼多年都背錯了?

語文老師告訴錢報小時記者,其實“斯人”和“是人”兩個說法都沒有錯,都表示“這個人”的意思。

原文: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因此天將要把重要任務交給某個人的時候,必定會先使他的心意苦惱,使他的筋骨疲勞,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使他身處貧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順,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韌起來,來增加他的才能。

在古代漢語中,“是”既可以表指示代詞“這”,也可以表判斷。

但文言文中,“是”作為指示代詞用得比較多,比如“是可忍,孰不可忍”,這裡的“是”就解釋為“這”。

為什麼不少網友印象裡,自己學的是“斯人”?語文老師推測,一方面因為“斯人”的用法在日常生活、影視劇中的出現較多;另一方面,可能與教材等讀物的不同版本有關。

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雖然兩種用法都沒錯,但還有部分古詩詞,這麼多年來都背錯了:

這些詩詞背錯了好多年

“是人”還是“斯人”?一篇初中課文引發全網爭論!網友驚呆:這麼多年都背錯了?

【錯誤版本】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正確版本】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崔道融《梅花》

熱播的《甄嬛傳》就曾“誤用”古詩詞,皇帝因為甄嬛的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而對她傾心。

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崔道融的《梅花》詩:“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朔風”意思指北風。

詩人惜花愛花,希望北風如果能夠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請不要再摧殘她了。

【錯誤版本】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正確版本】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這兩句詞出自金末元初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詞作《摸魚兒·雁丘詞》。

在電視劇《神鵰俠侶》中,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會引用此句,因此被廣為流傳。

該詞在很多古裝劇中也很常見,然而痴情主角口中念出的常常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錯誤版本】

人間至味是清歡

【正確版本】

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浣溪沙》

電視劇《人間至味是清歡》劇名的原句是“人間有味是清歡”,原句出自蘇軾的《浣溪沙》。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表示,把“有味”改成“至味”沒有問題,但這句話是表現人到中年放下一切的恬淡之心,“我看到這個劇名,會以這樣的理解去看這部劇。但如果我發現它講的不是這個意思的話,我就會產生一種相應的反感。”

【錯誤版本】

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正確版本】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上邪》

“是人”還是“斯人”?一篇初中課文引發全網爭論!網友驚呆:這麼多年都背錯了?

在《還珠格格》中,主人公引用這句詩詞,表明兩情不渝,意思與原詩句是一樣的。但劇中只截取了三句,湊了一句誓言。

而且,劇中的“山無稜”中“稜”是錯誤的,原詩句中為“山無陵”,“陵”為高峰,此句意為高山變平地。按照歌詞中的理解,高山沒有稜角,就沒有那麼深刻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18 字。

轉載請註明: “是人”還是“斯人”?一篇初中課文引發全網爭論!網友驚呆:這麼多年都背錯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