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加工,是彩色寶石的一門藝術,是一個需要慧眼、天賦以及極大耐心的藝術,因此寶石在切磨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不同寶石格子的特點,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獲得一顆最美寶石的同時,也能夠保證寶石的最大重量。
由於鋰輝石具有較高的脆性,完全的解理,以及在不同方向上不可預測的性,因此,鋰輝石成為了最具挑戰的寶石之一,尤其是大尺寸的鋰輝石原石,挑戰的難度進一步的增加。對於這顆世界上最大的鋰輝石,將其加工成為世界上最大刻面型鋰輝石,無疑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針對這顆重量為2950克的鋰輝石,設計師的名字叫做VT,該寶石未經最佳化處理,產自阿富汗的庫納爾省,原石的一端存在一條肉眼可見且尺寸較寬的裂隙,另一端30%左右的位置存在大量的內含物,為了保證寶石的安全,採用鋸線的方式將兩端去除掉,經過20個小時的加工,仍然剩餘1.5公斤左右相對乾淨的原石。由於寶石晶體的尺寸相對較大,因此,一些常規的寶石切磨附件已經不再適用這顆寶石,例如寶石夾、轉換支架,甚至是寶石的切磨策略都需要與之相適應。
鋰輝石晶體原石,重2950克,顯示明顯的多色性,是在寶石切磨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在開始工作之前,首先是對其進行精心的設計,俗話說,“沒有目的地的旅行是無法完成的”,對於寶石切磨這項工作亦是如此。對於這顆寶石來講,藝術家VT拋棄了簡單的設計,而是設計了一個具有914個刻面的琢型,一個真正具有挑戰性的琢型。這個琢型名為“永恆的脆弱”,其靈感來源於巴黎聖母院標誌性的彩色玻璃窗,這也是藝術家VT“世界遺產”計劃中第五個寶石設計。
由於寶石的尺寸較大,因此VT不得不修改通常所採用的寶石切磨順序——亭部→腰圍→冠部→冠部→檯面,取而代之的先切磨巨大的檯面,開始這項傑作。這樣的工作順序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需要一個莫斯科朋友的專屬儀器,在選擇裝置時還需要考慮到鋰輝石的脆性和完全解理,因此在切磨時要避免使用粗盤對其加工,這就使得相關的工作非常耗時,尤其是將大的檯面放在是工作順序中的第一位時。
設計圖,顯示刻面的位置,這有助於在切磨這顆寶石之前估算成品的重量。
下一步就是對寶石進行粗磨,已獲得寶石的基本輪廓,這就意味著必須要是用雙手將這個重量為1.5公斤足有的寶石施加足夠大的壓力,以最終得到精確的形狀,其中腰圍的直徑約85mm,檯面的尺寸約65mm,最終得到的重量與設計圖中所使用的公式及刻面接近。最終的重量應該在2500~3000克拉之間,作品完成之後將會取代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刻面型鋰輝石——一顆重量為1800克拉的綠色鋰輝石,由John Sinkankas在1959年切磨,目前收藏於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很可惜並沒有找到相應的圖片,不過在相關的資料中找到了一顆由John Sinkankas曾經切磨的重量高達7000克拉的水晶。
重量為7000克拉的水晶,由John Sinlianlias在1963年完成
雖然剩餘的預成型工作不能用傳統的手工來完成,但是VT使用了自己的切磨機,並配合朋友以及前學生的Danial Hu提供的定製的寶石夾。由於VT的目標是創造出一件重量級的藝術品,因此必須要十分精切,切割成與巴黎聖母院彩色玻璃相匹配的圖案,因此之前的步驟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來完成。也許,整個過程中最複雜的部分就是建立16個主刻面以及16個從中心向腰稜延伸的刻面稜,每一個包含8個(主要)和5個(額外)平行面,同時互相連續。
一個同樣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就是確保比例的正確,同時切磨18行尺寸和形狀不同的刻面,並且每一行之間並不依賴於另外一行,最終,最後一行刻面與腰圍相對應,此時已經預成型完成。要在不破壞整體設計團隊前提下改變最後即可刻面的寬度是不可能的,這就意味著亭部必須在腰圍開始的地方就要精確的完成。換言之,18行所有的刻面必須與圖形的比例精確無比。再看一下設計圖,足以表明腰圍並不是像傳統刻面型寶石那樣簡單的將冠部與亭部分開,而是一個基本的設計元素。
由於寶石的刻面較多,因此在切磨中存在大量的錯誤隱患,在判斷或計算上稍有差池就會釀成無法挽回的災難,例如,如果其中一排的刻面僅僅寬了一點,就沒有足夠的設計空間,並且亭部需要全部重新切磨。再比如,如果某些面過窄,腰圍同樣要重新切磨,最終就會導致寶石的尺寸變小,同樣意味著寶石的檯面需要重新打磨。幸運的是,最終的成品,刻面位置完整的與腰圍精確地對應在一起,寶石的最終直徑為83.7mm,與最初的計算誤差僅有1mm左右。
相比之下,接下來的步驟就是對亭部刻面進行預拋光與拋光,但是,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尺寸的便宜就意味著在預拋光的過程中垂直壓力必須均勻的施加在這顆寶石上,因此需要修改小尺寸寶石常用的工作技術。如果施加的壓力偏左或者偏右、偏前或偏後,刻面會變大,導致整顆設計發生破壞。為了克服這個困難,寶石的自重提供了足夠大的壓力,因此壓力總是均勻分佈的。
尚未拋光完成,但此時已經開始顯現出最終成品能夠顯示的複雜的光學效果。
經過兩個月的工作,亭部已經拋光完畢,接下來就是旋轉寶石到一個新的寶石夾中拋光冠部。與傳統的寶石切磨程式不同,不能直接加熱寶石,否則會導致寶石沿著雙晶面或者解理面破裂,而這個方向剛好是夾住寶石的方向,因此,如何均勻的加熱這顆寶石,寶石的尺寸再次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VT使用了一項技術——使用蠟與強力膠結合,此方法是由密歇根州已故的Jeff Ford在2006年分享給VT的。蠟固定在熱的寶石夾上,加熱後會變軟。冷的寶石隨即固定其上,首先是亭部,與蠟相接處,在其表面上形成一個印模。一滴強力膠足夠安全的將寶石固定在相應的位置上。然後,再把蠟加熱一下,就可以將其移除掉了。
重量為3051克拉的“永恆脆弱”,含914個刻面,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紫鋰輝石成品
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工作,最終拋光的所有步驟已經全部完成,當寶石從寶石夾上移除的一瞬間,足以令人激動,能夠看到它光芒燦爛成品簡直令人興奮。最終的成品重量為3051克拉,非常接近計算的最大重量3000克拉。
這顆寶石最後的旅程就是提交到GIA曼谷實驗室進行檢測並出具相應的報告。寶石學家非常興奮的研究了這顆巨大的鋰輝石,雖然寶石的尺寸高達83.75–83.79 × 65.00 mm,以至於限制了檢測儀器的使用,但仍然難免興奮之心。由於尺寸的影響,拉曼光譜測試成為了最終確定的檢測手段。結合放大鏡以及顯微鏡的觀察,寶石具有明顯的異向性,並在二色鏡在能夠觀察到較強的多色性,而相同的紫色與綠色在圖中也能夠非常清晰的顯現。
折射率的測定顯示折射率為1.660-1.676,雙折射率為0.016,結合二色鏡下觀察到三色性,表明該寶石為二軸晶寶石。內含物,如生長管,透明的晶體、負晶、指紋狀包裹體,以及保留在腰稜的天然證據,都證明這顆寶石為天的。結合長波下弱-中等的橙色熒光,資料與鋰輝石、紫鋰輝石種相符合。
由於這顆寶石由VT切割並提交,並附上了一張照片來證明這一事實,因此,GIA報告(報告日期為2020年5月27日)也證明了該寶石由VT切割。
好了,關於這個問題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是艾昊,珠寶培訓師,十餘年從業經歷,用紮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大家分享專業的珠寶知識,如果你有珠寶方面的問題,歡迎私信、留言或關注。本人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艾昊講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