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到2025年累計培養不少於20萬名現場工程師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楊潔)記者從教育部官網獲悉,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工程院、全國工商聯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啟動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專項培養計劃”)。 

據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介紹,“專項培養計劃”主要面向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數字化、智慧化職業場景,面向人才緊缺技術崗位,透過彙總釋出生產企業崗位需求,對接匹配職業教育優質資源,以中國特色學徒制為主要培養形式,多方合作培養一大批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建設一批現場工程師學院。 

專項培養計劃強調,到2025年,累計不少於500所職業院校、1000家企業參加專案實施,累計培養不少於20萬名現場工程師。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提出,與常規人才培養相比,“專項培養計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完善工程師培養體系。透過實施專項計劃,探索透過職業教育培養工程技術人才的規律,形成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標準,增強工程基礎、通用技術、行動能力培養培訓,增強生產工藝、生產方式、生產裝置實訓實踐,增強工程思維、工匠精神、人文素養交叉融合,貫通培養現場工程師,形成為工程技術人才緊缺領域儲能賦能的新機制。 

二是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首先由產業部門遴選一批企業,設立學徒崗位、明確崗位要求,選派技術骨幹承擔專業課教學,指導崗位實踐,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工程訓練中心。教育部門引導職業院校與企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專業與產業精準對接,學校人才培養規格層次、目標與企業需求精準匹配,推動形成產教融合新生態。三是推廣中國特色學徒制。校企共建以高層次學徒制培養為主的現場工程師學院,校企簽訂學徒培養協議,明確學徒的企業職工或見習職工身份享受相關待遇,落實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用於學徒培養和員工職業教育。創新工學交替、育訓並舉的學徒培養培訓模式,基於真實生產任務靈活組織教學,設計工學交替課時比例安排,校企合作開發優質課程及數字資源,面向企業在職員工開展入職培訓、專業技術培訓和數字能力提升培訓。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介紹,為保證計劃順利實施,將採取以下激勵保障措施:一是對參與專案的企業,在產教融合型企業認定時予以傾斜,對納入的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組合式激勵,鼓勵地方對參與學徒培養的有關企業進行補貼。二是對參與專案的學校,將學校參與情況作為高職“雙高計劃”、中職“雙優計劃”等專案考核遴選的參考。三是鼓勵相關省(區、市)統籌使用地方教育附加和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專項資金,對專案學校給予支援,對實施績效較好的學校給予獎勵,支援專案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加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工程訓練中心等的建設投入並給予相應的用地、公用事業費等優惠。四是教育部與中國銀行簽署了“助力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為專項培養計劃設立了獎學金。 

下一步,教育部會同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工程院、全國工商聯等建立聯合工作機制,負責專項培養計劃的規劃設計和組織實施。此外,組建“專項培養計劃”專家委員會,負責開展專案專家稽核、指導專案實施、驗收評價。分批分領域推進,各聯合發文單位共同研究確定佈局領域和批次安排,率先在先進製造業重點領域啟動,逐步擴大到其他重點領域。強化工作協同,有關行業部門分別徵集推薦參與企業及擬設立的學徒崗位,提出對合作職業院校的條件要求;教育部稽核彙總釋出相關資訊,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省內有關部門組織有關職業院校主動對接企業共商合作培養方案並聯合申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97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部:到2025年累計培養不少於20萬名現場工程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