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容易看到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和成人在身體、情感和智力能力上的差異,儘管我們經常對此視而不見。當我們觀察到孩子對自己和對周圍環境的覺知在不斷增強時,我們會發現他們在意識上的差異同樣也是明顯的。例如,一個嬰兒擁有“參與性意識”,他對於自己和他人是沒有區別意識的。但是,等到2—3 歲的時候,隨著記憶力的增強,他們會首次說出“我” 這個字眼來,他們的意識會發生重大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大多數人記不住自己三歲以前的事情的原因。
大多數小孩子都是非常夢幻的,他們生活在一種意識流的狀態中,他們會跟隨所有進入覺知中的東西,而不會像成人那樣考慮到意圖或者任務的完成。如果你讓一個4 歲的孩子自己去做準備上床睡覺,結果卻發現他在擺弄牙膏或者在玩水,這不會在你意料之外。幼兒對於時間和空間有著完全不同的定位。他們生活在當下,沒有成年人對過去和未來的感知。這就是為什麼等待對於他們如此困難,他們無法理解要去等“十分鐘”或者“三天”是多長時間。
達到成人的意識狀態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它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到了8 歲或者甚至15 歲時就會有的。學齡前兒童、小學階段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以及成年人,他們都是非常不同的;他們對世界的感知不同, 他們的思考、學習和感受也不同。我們可以把逐漸獲得成人意識的過程稱之為“入世(incarnating)”,它字面的意思是“進入身體”或者是進入塵世生活。這一入世的過程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它不出現的話,人就會一直像個小孩子,不能完全掌控生活。這個過程會以它自己的自然順序和時間逐步展開,既不應該被催促,也不應該受到阻礙。
如果我們能夠意識到“入世(incarnation)”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我們就會在不同的年齡段用不同的方式跟孩子互動並教育孩子。例如,學齡前的孩子是以意志、肢體和運動為中心的。孩子在頭七年中的巨大成長伴隨著幾乎一刻不停的運動,肌肉和骨骼也隨之增長,協調能力也逐漸獲得。這些年中,孩子主要透過重複、運動、模仿周圍的一切來學習。即使有可能,讓幼兒長時間地坐著不動也是不健康的,因為他們渴望透過身體去體驗所有的一切。
年齡在小學階段的孩子仍然處於長身體的階段,但是他們的“重心” 已經轉移到情感領域。隨著孩子在7 到14 歲之間情感的成熟,當用畫面向他們展示古希臘或者美國邊疆的生活情景時,他們會用最大的熱情去學習。藝術或者具有想象力的展示,對他們最有吸引力,也會讓學校中的知識變得容易學習和記憶。
與幼兒所不同的是,7 到14 歲的孩子不再以運動和肢體為中心,而是以呼吸和心跳的“韻律系統”為中心。這意味著:音樂對於中間年齡段的孩子尤其重要,因為其中總是包含著節奏,通常也含有呼吸(例如,唱歌或者吹豎笛)。呼吸和心跳也跟情感有關係,當我們激動或者害怕的時候,呼吸和心跳會發生變化,這種是我們能夠看到的。
直到青春期,孩子才真正開始以頭腦為中心,他會練習用新發現的能力去分析和批判這個世界。當然,隨著性器官的成熟,身體仍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並且青春期的情緒有時也會如同潮水一般。但是,現在令人興奮的新的元素是理性和抽象思維,這些需要被用在解析幾何的證明或者物理定律之類的科目中。同樣,一種看到原因和模式的能力也會首次出現,因此,諸如“西方文明的趨勢”這樣的課程對於高中生來說也至關重要。正是在這一階段,獨立的判斷能力開始誕生。
隨著身體、情感和思想的不斷成熟,人生的航船已經打造完成,一個人便可以承擔起成人生活的責任了。傳統上意義上成人的法定年齡是21 歲, 這和魯道夫·施泰納的看法是一致的,他認為:意志(運動、模仿)主導著孩子從出生到7 歲期間的發展,7 到14 歲期間由情感來主導,14 到21 歲期間是思維佔主導。到了21 歲,身體、情感和思想就為成人發展的後續階段做好了準備。
施泰納是最先分享這種三元性理念的人之一,讓我們從包括思想、情感和意志的三個方面分別去認識人的發展。要想真正理解成長中的孩子, 我們必須明白這三個方面是如何交替起著主導作用,以及它們又是如何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影響孩子的意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