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歷史故事,瞭解歷史的文化,感受不一樣的時代,讓小編帶你走進歷史的世界,掌握歷史的知識!
乾隆十三年,這一年三朝元老張廷玉受到了為官47載第一個處分,雖然這個處分並不算大“罰俸一年”,但是這個常見的“較輕”處分,足以讓張廷玉驚出一身冷汗。
處分張廷玉的原因是這樣的,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身邊發生了一件大事兒,乾隆皇帝一生摯愛的結髮之妻孝賢皇后不幸病逝。這一突如其來的鉅變,讓表面上看似無大恙的皇帝,內心發生了巨大之變化,只可惜很多人並沒察覺皇帝的心理變化。皇后去世,照例翰林院負責編寫皇后的祭文。雖然這篇祭文從起草到形成成稿交給皇帝審閱之時,已然經過了多次檢查,但是依然沒能夠逃脫掉吹毛求疵的皇帝的“法眼”。乾隆皇帝認為“泉臺”一詞用於尋常人家可以,以皇后之尊貴怎能用這樣“粗陋”之詞?因此,翰林院從上到下被皇帝處分個遍,負責翰林院的老臣張廷玉也沒能夠倖免於難。
對於張廷玉這個處分,橫向比較,確實不值一提,因為這次葬禮倒黴的人之多和處分之重前所未有,翰林院的刑部尚書阿克敦就因為滿漢翻譯問題出了點紕漏,被乾隆皇帝擬罪“斬監後”。但是縱向比較對於張廷玉來說問題就嚴重了,這是他自康熙朝為官至今47載受到的第一個處分。以張廷玉為官之敏感性,不難察覺出朝野即將來臨一場“大地震”。
其實,張廷玉早在此之前就已經察覺到了皇帝開始有意針對自己。在乾隆十年之時,一直與自己分庭抗禮,同為雍正皇帝器重的滿洲大臣鄂爾泰病逝,顯然朝廷的元老級人物只有張廷玉一人了。乾隆皇帝第一反應就是迅速提拔自己心腹,同樣年輕的滿洲政治新星訥親,以“滿漢同列,以滿為尊”之名義,將訥親之列班排在張廷玉之前。搞得訥親自己都不好意思,趕緊上書請辭,說明憑藉自己的資歷怎麼能排在三遍元老之前?但是,乾隆皇帝還是委婉的拒絕了訥親之請,堅持讓訥親排名靠前。這明顯是對張廷玉的打壓。
這些訊號都讓張廷玉感覺自己是到了想方設法全身而退的時候了。張廷玉明白,鄂爾泰雖然與自己過不去,但是唇亡齒寒。鄂爾泰一死,訥親等年輕權貴不足以遏制自己,所謂樹大招風,自己必然成為眾矢之的,自己很容易會被皇帝重點“盯”住。所以,受到處分的張廷玉決定打辭呈告老還鄉。
可惜乾隆皇帝並沒有同意張廷玉的請求,理由是張廷玉受雍正皇帝厚恩,死後要配享太廟,這麼高的榮譽怎能提前退休?言外之意,你張廷玉得為愛新覺羅家族幹到死才行。這次請辭沒能成功,只是誰也沒想到,這成了張廷玉晚年厄運的開始。
張廷玉確實是大清王朝官場上的神話,這除了個人能力出眾之外,他自己還有一些為官“訣竅”之道,其中一條就是:不圖好虛名。就是自己無論做了什麼都不爭論功勞,功勞都是皇帝的,自己就是皇帝的助手而已。所以,翻閱大清王朝歷史典籍很難發現有張廷玉做了什麼事情,說了什麼至關重要之話的記載。然而,晚年的張廷玉還是在名譽上栽了跟頭。緣由還是在“死後配享太廟”。
“配享太廟”對於張廷玉這樣的文臣來說,那簡直就是天大的榮譽,為了保住這榮譽張廷玉幹了一系列的蠢事。年老力衰的張廷玉一再請求退休,乾隆皇帝一想,這老爺子勤勤懇懇為我愛新覺羅家族奉獻這麼多年,同時也是自己的老師,惻隱之心就同意張廷玉的哀求,也想就此成就一段君臣和諧之佳話。
張廷玉接到退休訊息先是高興,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安徽老家,但是接下來他就不安定了。他擔心那些追隨鄂爾泰之人在皇帝面前進獻讒言,讓自己“配享太廟”的事泡了湯,於是他竟然豁上自己的老臉去求皇帝寫一份“保證書”,保證會讓自己身後的名譽。這簡直是荒唐至極之舉,乾隆皇帝很不高興,因為自己從來沒說過要剝奪張廷玉的名譽?當然還是本著送佛到西,乾隆皇帝給他寫了保證書。乾隆皇帝本以為第二天早上,張廷玉會親自來叩謝皇上恩典,然後順水推舟,成全了張廷玉,讓他衣錦還鄉。然而,張廷玉竟然讓自己的兒子來代替自己謝恩。對於乾隆皇帝來說,這是對自己的藐視。乾隆皇帝憤怒的要求軍機處擬定諭旨,讓張廷玉“明白回奏”!
當時軍機大臣汪由敦乃張廷玉之門生,一看乾隆皇帝發火了,趕緊私下潛人去張家報個信,好讓老師有個準備。誰承想,老糊塗的張廷玉竟然在諭旨未發之時,早早就跪在皇宮門口給乾隆皇帝認錯了。這一次,到底被乾隆皇帝抓了個“現形”。
現形?沒錯就是現形。乾隆皇帝第一反應就是,命令張廷玉“明白回奏”的諭旨尚未下達,你張廷玉就早早跪在我的門前請罪,這明顯是軍機處有人洩密。洩密之人汪由敦乃張廷玉門生,這明顯就是師門朋黨,否則汪由敦怎會如此膽大妄為?
原來,乾隆皇帝之所以“盯”緊張廷玉,就是為了透過搞臭張廷玉而打擊朋黨。乾隆皇帝心裡知道,張廷玉多年身居高位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朋友圈”。不過話說回來,這“朋友圈”和朋黨之間概念模糊,完全在於皇帝怎麼看了。雍正皇帝認為張廷玉的朋友圈沒有什麼威脅,而乾隆皇帝不這麼看,他認為大臣之間以某種關係出現裙帶,這就是朋黨之嫌疑,他想利用打擊張廷玉這個契機,粉碎朝廷一切朋黨之苗頭。同時,對於後來人更是起到以儆效尤,從而達到防微杜漸之作用。只可惜,在此之前,張廷玉做事不留明顯痕跡,皇帝雖然懷疑卻無從下手。但是,今天張廷玉被乾隆皇帝逮了個正著。
接下來批判張廷玉之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刑部給出的處理意見是:罷黜張廷玉一切榮譽與官爵,配享太廟那就更是痴心妄想,甚至應該擬定斬監後。乾隆皇帝當然不能如此“絕情”,斬監後就不必了,沒那麼嚴重,至於“一切榮譽與官爵必須罷黜”這一條,乾隆皇帝做法很講究,皇考(雍正皇帝)賞賜他配享太廟的榮譽我先給你保留,但是我自己給你的榮譽必須收回,於是罷黜了張廷玉伯爵爵位。受了嚴重打擊的張廷玉,一心逃離這人間煉獄一般地官場,他又不知趣的在皇長子永璜薨世喪禮剛過之時,再一次提出了辭官回鄉之請求。這一次,乾隆皇帝徹底收起了優容,以張廷玉為永璜老師卻毫無悲傷之情為由,終於罷黜了張廷玉配享太廟之資格。張廷玉一生兢兢業業,為大清王朝鞠躬盡瘁,到頭來落了個灰頭土臉“逃”回了安徽老家。
應該說,張廷玉的悲慘結局,有因追求身後名譽而咎由自取之因素,但是更主要還是乾隆皇帝的有意針對。這是乾隆皇帝個人政治手腕的展示,更顯露出統治者之無情。在穩定全域性之大方針之下,一切人和事物都可以是皇帝利用的工具,張廷玉當然不會例外。
雖然張廷玉捲鋪蓋“滾蛋”了,並且被徹底打倒搞臭,“張黨”被消滅於無形,但是乾隆皇帝並沒有完全放下心來。就在這時,四川學政朱荃因貪汙被下了大獄,而這位朱荃當年就是張廷玉舉薦的,而且現在還是張廷玉的親家,於是乾隆皇帝“莫須有”的又說張廷玉有罪,勒令收回前朝皇帝恩賞給張家的一切物品。其實,收回物品只是表面目的,僅是個幌子。
乾隆皇帝特地安排滿洲近臣德保前往張廷玉老家執行沒收工作,臨行前特地囑咐了他幾句。結果這位仁兄帶了大隊人馬前往張家,將沒收工作變成了抄家,將張家翻了個底朝天,將所有帶有文字之物都帶走,同時更是清點了張家的家產。張家人只能驚恐地站在院落中等待著。抄家工作雖然完成,但是在對張廷玉文字進行查閱的時候卻毫無收穫,德保真的對這位張閣老佩服的五體投地。因為曾經身居高位的文臣,難免會在退休之後寫一些回憶錄之類的書籍,書籍中更會對一些史實品評一番,但是張廷玉並沒有留下任何議論朝政以及品評朝廷人物之類的文字。也許對我們這些想要真實瞭解歷史的後人來說,是一種缺憾,但是正是張廷玉的這份謹慎,救了張家老小的命。
這樣的結果難免令乾隆皇帝尷尬難堪,為了挽回一點面子,乾隆皇帝特地下了一道諭旨,說明是德保領會錯了自己的意思,才自作主張地抄了張廷玉的家。其實,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乾隆皇帝這是給自己找臺階下。他德保膽子在大,沒有皇帝的直接授意,也不敢抄三朝元老的家,而且事後德保也沒有受到什麼處分,怎麼回事就更不言而喻了。
乾隆二十年,張廷玉病逝的訊息傳到了紫禁城。乾隆皇帝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心頭還是一顫。回想起這位即是自己的老師,又是自己的助手,同時更被自己徹底搞臭而鬱鬱而終的張廷玉,惻隱之心還是湧上心頭,既然張廷玉已經沒有了威脅和利用價值,就還給他配享太廟的榮譽吧。為此,乾隆皇帝特地寫了一首詩,大體意思就是說,張廷玉雖然有過錯,但是我還是大度地原諒了他,准許他配享太廟,泉下有知的張廷玉不知道得怎麼感謝自己。
這位大清王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廟的漢人大臣,這份身後之榮真是來之不易啊!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想要了解更多歷史故事,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那就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