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裡如何用合適的音量說話?老師們展開了一場討論……

校園裡如何用合適的音量說話?老師們展開了一場討論……

圖說:不同學科老師在進行頭腦風暴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攝

校園裡,該用怎樣合適的音量說話?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但是,該如何引導孩子有條有理、思維縝密地展開思考?校園中,老師們先展開了討論。語文老師說,可以讓學生用不同動物的叫聲,形容聲音響弱;物理老師提出,在做這個調查之前,要引導學生先對聲音的基本知識有所瞭解,並掌握一定測量方法;英語老師建議,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制訂一些“聲音使用準則”,讓語言活學活用……很快,老師們將“頭腦風暴”中產生的金點子,羅列在一大張海報上。

這是記者日前在多所上海市學習素養專案實驗校共同參與的“創造源於問題,專案引發思考”工作坊上見到的一幕。來自徐彙區教育學院附屬中學、田林中學、包玉剛實驗學校、崇明實驗中學等專案實驗校的老師,共聚和田路小學展開研討。從2016年起,和田路小學加入了上海市學習素養專案實驗學校,進行“基於創造力培養的專案化學習”的研究,學校以“數學改變學校”為專案研究主題,對部編教材和滬編教材數學學科的核心知識進行梳理,對有研究價值的核心知識進行分析,設計有相對應的專案化學習方案;將數學與學校這個真實的生活情境聯絡,圍繞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飲食、學習、競賽、遊戲、交往等活動展開學習設計。例如,學校將數學與科學相融合,設計了《地震來了怎麼辦?》專案,在將問題拋給學生前,老師需要先考慮,對於地震這個問題你有哪些問題需要了解?當你遇到地震會怎樣解決這個實際的問題?你的知識體系能不能支撐你的團隊完成這樣一個研究?老師們發現,在專案化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問題鏈的設計,還是創意評價的側重點,都必須與緊密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體系相結合。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陸梓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704 字。

轉載請註明: 校園裡如何用合適的音量說話?老師們展開了一場討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