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張桂梅為什麼“一個人躲進辦公室”?

6月8日下午,雲南2021年高考結束。在麗江華坪女子高中,150名畢業生收拾行李,互相擁抱道別,準備離校。然而,她們的校長張桂梅卻一個人躲進了辦公室,不願意見人,也不允許任何一個學生來跟她道別。

張桂梅被女生們稱為“校長媽媽”,在這個悲喜交集的時刻,她的心情顯然格外複雜。她做夢都盼望這一天,看著孩子們高考成功,走出大山開啟新的人生。事實上,她傾盡心血辦學、教書、育人,就是為了把這些大山裡的女孩們送出大山。一年高考結束,意味著又將有一批女生如她所願,走進理想的大學校園。這應該令她高興。然而,這又是一個告別的傷感時刻。她在學生身上傾注了真摯的情感,數年教學相處卻要一朝分別,再次相逢不知道在何年何月。而且,離開了“校長媽媽”,這些孩子又將面臨怎樣的生活和人生呢?

對於那些畢業離校的學生來說,這也是一個悲喜交集的時刻。高中三年寒窗苦讀,每個人都在高考中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也將拿到自己的成績單。在告別一段生活之際,也將迎來一段新的生活。對於這些偏遠山區的女孩子來說,如果不能繼續讀書,那麼她們未來的人生道路,大概都可以預想得到。如果能夠走出大山,走進大學,她們的人生無疑將獲得更多可能性,當然也會面臨難以預想的困難和艱辛。

每年的高考都牽動人心。它提供了一次公平的機會,哪怕是偏遠地區出身貧寒的孩子,都因此得以證明自己,可能由此改變人生命運。孩子們迫不及待,盼著早點離開鄉村,走出大山,走向城市。然而,像張桂梅校長這樣的長輩,以及那片生養他們的家鄉故土,情感可能要複雜得多。他們固然期盼著孩子們遠走高飛,各謀前程,但與此同時,他們也要承受那種無法割捨的情感羈絆。況且,對於家鄉來說,一茬一茬孩子離開鄉村走進城市,這何嘗不也是流失了最寶貴的人才資源。經濟發展、民生改善、鄉村振興,每一項都離不開人才。然而,這些遠赴他鄉求學的孩子,學成之後還會回來嗎?

幾十年來,高考不斷地改變著考生個體及其家庭的命運,它也因此被人們寄予厚望,甚至有時候略顯悲壯。但在更加宏觀的視野裡,高考其實不應該過多地承擔這種重負。採取更多有效的政策措施,努力縮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縮小社會的貧富差距,既有利於實現更加均衡的發展,也能使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可能獲得人生出彩的機會。

張桂梅曾說她的學生考大學,“我們是用命換來的”。這其實也是不少家長、學生的心聲和寫照。儘管在事實上並不準確,但人們還是習慣把高考稱為“獨木橋”。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不會很多。在為數不多的機會里,高考無疑是極其重要、極其寶貴的一次。如果充分理解了這一點,就能更好地理解張桂梅校長那種略顯悲壯的情懷。也能更好地理解每年高考前後,各地學生那種略顯悲壯的“誓師”和“出征”。還能更好地理解那些讓人觸動、感人至深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帷幕,但關於高考、關於教育的話題仍將備受熱議。在高考之外,期待每一個積極進取、不言放棄的人,都能夠獲得更多的“橋”,獲得更多的舞臺和機會,走向出彩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

欄目主編:封壽炎 文字編輯:封壽炎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封壽炎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85 字。

轉載請註明: 高考結束,張桂梅為什麼“一個人躲進辦公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