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學不進去”,“太難了”,作為家長,你是否也曾聽孩子這樣抱怨過嗎?不單是孩子沒信心,聽多了,家長也會忍不住懷疑:是不是他太笨、天生不是讀書的料?但事實上,大部分孩子的能力都差不多,如果一直努力成績卻上不去,很有可能是後天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對。下面這6個壞習慣,是拉低成績的主要原因,家長們如果發現孩子有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督促改正。
第一種壞習慣:聽課不認真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家長是不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聽課狀態的,成績一旦下降,很多家長就覺得是課上得不夠多,於是就開始給孩子上各種輔導班,但最後結果往往是錢也花了,時間也付出了,成績卻並沒有起色。
其實原因就在於,家長們忽視了孩子們上課的狀態,有的孩子本身注意力就差,上課容易分神,這種情況,即使上再多的課也是白費力氣,首先要解決的是培養他的聽課能力。
建議家長們這樣幫助孩子:注意培養孩子做事的專注力,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儘量不要在他周圍放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一方面不要分散他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不要給孩子別的壓力。每個人的注意力都不可能一直集中,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也會出現思維停滯的狀況,這個時候別逼迫他,要讓他休息,或者切換其他科目。如果不是試卷考試練習,建議孩子在家裡的學習,每1小時要休息10分鐘左右。
第二種壞習慣:沒規劃,效率低
我們大人都知道,不管工作還是生活中,有規劃才能更有效率,能提前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可是孩子往往沒有主動規劃的能力和想法,這時就需要家長來培養和幫助他。這一點不僅對學習有效,也對孩子未來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規劃建議:首先,學習計劃跟其他計劃一樣,要有一個系統。最好包括平日計劃、短期計劃和長遠計劃三個部分。其次,把長遠目標拆分成短期計劃。比如中招考試的目標是哪所學校,要去這個學校應該最終達到多少成績,而每學期應該提高多少,一點點地去接近和實現這個分數。有了這個短期計劃,就要放在平日去執行了。比如找到哪幾科是弱項,哪些知識點是弱項,為了克服這些,要做哪些題去提高,從而分攤到每一天去完成。
第三種壞習慣:做題時習慣翻參考資料
很多孩子在做練習題時有一個習慣,就是隨時翻看答案,表面看起來這不是一個多麼嚴重的問題,但是時間久了,孩子會越來越依賴參考資料,總要對著書上的知識點才能把題做出來。可是考試的時候,並沒有資料可以翻,到時候遇到相同的知識點,很可能還是不會。
改正建議: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把該記的知識點記在腦子裡,這樣做起題來才會思路清晰。當然了,一開始難免不能記住全部知識點,所以要先複習鞏固知識,再做練習題,做題過程中,就不要再去翻看資料了,所有的題目做完以後再去覆盤總結,這樣會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時間久了,自然會有進步。
第四種壞習慣:只顧埋頭做題,沒有自主思考
很多孩子會出現成績忽高忽低的現象,這就有點像“瞎貓撞上死耗子”,成績好的時候是因為恰巧遇到了自己會的題,而遇到不會的就不會融會貫通。這是典型的只會“死讀書”,沒有自主思考的現象。有很多學科,比如數學,是一個很講邏輯的學科,只有自己去思考了,才能真正掌握知識,而不僅僅是死背書。
調整建議:學習和答題時,要教會孩子去分析這個題是在考哪個知識點,每個題之間有什麼聯絡和異同點。學會整合分析知識點,自然就有了思路,以後遇到相同的問題才會順暢。思考得多了,印象就會深刻,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第五種壞習慣:做題粗心,會的也答錯
這種情況最常出現在低年級的學生中,有的孩子性格比較急躁,做事情圖快,考場上看到自己似乎會的題,就急於下手,結果本來能做對的題目,因為著急馬虎,最後卻沒得分。
建議:注意培養孩子細心審題的習慣,做題的時候要多看幾遍題目,想好再下筆。這是一個以小見大的問題,做事急躁的孩子在長大之後也常常容易吃虧,所以要從小開始培養,從做題開始培養,讓孩子改掉急躁的毛病。
第六種壞習慣:不注重勞逸結合
處於高中階段的孩子,學習任務會比較重,而且面對高考升學的壓力,很容易身心疲憊和心理壓力太大。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勞逸結合,不要一味地追求成績。有時候,孩子的學習狀態其實是“虛高”,看似很努力,實則大腦疲勞,思維緩慢,效率極低。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做適當的鍛鍊,身體好是學習好的基礎。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壞習慣,是影響大多數孩子成績提升的主要問題所在。各位家長可以多留意、多觀察自己的孩子,幫助孩子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才是提升成績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