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面對外敵入侵,寧可戰死沙場,也要將敵人趕出國土,這種豪情壯志在近代中國歷史再次上演,這是每一位為了新中國成立而奮鬥的戰士之所願。
抗日戰爭時期,兄弟姐妹齊上戰場的事情並不新奇。“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即使不在同一個部隊,無法時常聯絡,他們依然在心中給彼此鼓勵,爭取多立戰功,為祖國作貢獻。
由於戰況激烈,同時入伍的家人們人人都有可能命喪戰場,但是他們毫無畏懼,只有將侵略者永遠趕出中國的土地,才能過上想要的日子。其實,吃飽、穿暖也許是當時許多人最高的要求。
父子三人同時入伍,分開後失聯多年。抗美援朝時,一團長見政委很眼熟,交談後才知是失散20年的親弟弟。
向守全、向守義是親兄弟,他們的父親向以貴是位普通的農民,經常是勞累一整年,全家人還是吃不飽穿不暖,一家人的日子非常艱苦。
他們的母親得了胃病,但是無錢治療,再加上長年忍受飢餓,去世時年僅35歲,從此一家人的日子更加難過。為了生活,向以貴開始打零工,給別人家放羊、放牛、抬轎子賺些小錢貼補家用。但他知道,這樣的日子沒有盡頭,唯有努力改變,才能過了好日子。
當中國工農紅軍經過他們的家鄉時,向他們宣傳了真正的革命思想,向以貴得知這是解救勞苦大眾的隊伍,他便一心想要加入,在徵得部隊領導同意後,他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從軍。
剛開始,他們父子三人在同一個部隊,相互之間還有個照顧。後來部隊出了新規定,一家人不能同在一個連隊,便只好分開了。
父親向以貴被安排在紅三十三團部當炊事員,哥哥分到十八師師部警衛連,弟弟被分到紅四方面軍後方醫院做護員。分開之後,在各自的崗位上繼續為國效力。
後來,哥哥向守全所在的紅三十軍,踏上了艱苦卓絕的長征路,弟弟向守義也隨後紅四方面軍後方醫院踏上長征路。不幸的是,他們的父親卻在一次與敵人的遭遇戰中中彈犧牲了,兄弟二人很久之後才得知這個訊息。
在長征途中,向守義跟隨部隊到達川西重鎮馬爾康時,遇見了自己的哥哥向守全,兄弟二人喜出望外,他們卻都沒有父親的訊息,樸實無華的向以貴同志永遠的犧牲在革命道路上。
七七事變爆發之後,戰況緊急,祖國命運岌岌可危,國共終於達成二次合作。在共同抗日的大綱領下,向守全所在的部隊被編入八路軍一一五師。向守全所有的部隊參加了平型關戰役,這是我軍與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交鋒,取得了絕對勝利,壯我軍威,令各地部隊士氣大增。
1942年,向守全被推薦到延安炮兵學校學習,解放戰爭之時,他被分配到了東北野戰軍炮兵部隊,參與了多次戰役,為全國人民解放做出了突出貢獻。
向守義在部隊中的成長也非常快,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之後,向守義被調任為警衛員。由於他智勇雙全、勤勉踏實,曾擔任過李達參謀長的警衛員,後被調任到通訊班任排長。1949年三大戰役結束後,向守義已經從一個小小少年成長為一名團級指揮員。
由於戰爭激烈,通訊落後,經常奉命轉移陣地,兄弟二人一直無法打聽到對方的訊息,但是他們在各自的成長之路上,表現的非常英勇。將滿腔熱血貢獻給自己心愛的祖國,他們無愧於人民,無愧於祖國,也無愧於自己枉死戰場的父親。
只是,兄弟二人都無法得知對方的訊息,這成了他們心中的結,命運最終讓他們在戰場相逢。
新中國成立之後,朝鮮戰爭爆發,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參與朝鮮保衛戰。向守全和向守義不約而同的報名參加了志願軍,到了朝鮮第四天,向守全所在部隊就與“山姆大叔”進行了一場惡戰。他們的炮團用密集的炮火瘋狂轟炸敵軍暗堡,共殲敵1000多名,作為入朝作戰的第一場勝利之戰,極大的鼓舞了我軍士氣。
後來,團隊又配合步兵部隊攻下了龍川裡陣地,戰鬥結束後,向守全升任第四十四團團長。1952年9月,向守義所在的四十六軍一三七師五一八炮團奉命入朝作戰,向守義是團政委。
二人一同參軍,一同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起走過兩萬五千里長徵,用他們堅定的信念,跟隨部隊南征北戰,又一起到了朝鮮戰場。雖然並沒有相見,命運的齒輪卻如此相像。馬踏裡東山戰役取得勝利之後,一三七師召開慶功大會,各部隊團以上幹部全部參加。
向守全原名向守金,向守義原名向守銀,二人後來都改了名字,不敢貿然相認。向守全看到身材魁梧的向守義,與自己那瘦小的弟弟完全不沾邊,但是同是四川老鄉又讓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會議結束後,二人坐在一起攀談,聊天之中才發現,對方竟然真的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兄弟,喜極而泣,兩兄弟時隔多年終於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抗美援朝時,一團長見政委很眼熟,交談後才知是失散20年的親弟弟,兩兄弟的故事不脛而走,感動了許多人。
小結:
槍彈無眼,兄弟二人在各自戰場上立功建業卻多年失聯。最終能相見,也是他們的父親向以貴心中所願。早已成家的兄弟二人很快讓所有親人團聚在一起,巧合的是,他們的妻子同是黑龍江人,兄弟連心。
抗美援朝時,一團長見政委很眼熟,交談後才知是失散20年的親弟弟。這是上天對他們的眷顧,才讓他們能在異國他鄉相見。回國之後,他們又繼續在祖國建設上奮力拼搏,譜寫了歷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