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號稱是古代歐洲最難入侵的國家,因為它的北方被阿爾卑斯山阻隔,其餘三面環海,易守難攻。而古代印度則是義大利的放大版,印度的地理位置,導致了在航海時代之前,這裡幾乎可以說是一個無懈可擊的天選之地。但俗話說“世上沒有不漏風的牆”,打通印度的通道也總會被入侵者找到。
在歷史上,印度的概念並非今天的印度,而是包含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不丹等大部分地區的廣大區域,在這裡誕生過印度河文明以及孔雀王朝等大一統的帝國。
從地理上講,這裡也叫印度板塊,它在三疊紀晚期形成現在的雛形,然後從南極區域一路北上,大約在白堊紀晚期撞入歐亞板塊,並使歐亞板塊本是海洋的區域凸起,形成現在的青藏高原,從此加入了亞洲大家庭。
造山運動結束後,印度的獨特地理形勢使得這裡成為一個堪稱與世隔絕的樂園。
首先,它的北方被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以及常人難以逾越的喜馬拉雅山,高達6000多米的山脈攔截了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形成充沛的降水,高原上的冰雪融化,匯聚成河流,形成印度河、恆河。
南方,以及東南、西南地區,是浩瀚的印度洋,幾千裡寬的海面上,僅有一串個頭十分小的荒島、礁石,海上還肆掠著熱帶氣旋,更加無法逾越。
東側又被位於今天緬甸附近的納加丘陵和若開山脈阻隔,海拔約為1-2000米,山高林密,甚至連一條通往印度的河谷都沒有,再往東是中南半島的熱帶雨林,簡直就是印度的天然屏障
西側是位於今天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區的大量沙漠、隔壁,寬度上千裡,乾旱少雨,人跡罕至,還有一連串海拔將近2000米的蘇萊曼山脈阻隔,難以穿越。
於是乎,在公元前2500年前,印度河流域誕生了世界第三大文明——印度河文明。按理說在這種天險狀態之下,印度河文明應該不斷擴張,形成龐大的帝國,但是這個文明卻在公元前1600年時忽然神秘消失了。
來自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野蠻的入侵了印度(僅僅是推測)!
約400年後,在印度河與恆河流域交匯處形成了新的文明——吠陀文明,但很快便自我分崩瓦解,史稱十六國時期,這一時期屢遭波斯帝國的侵略。
直到來自歐洲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帝國崛起,它吞併了波斯,一路東進,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亞歷山大入再次侵了印度,並佔據了德干高原以西的幾乎整個印度河流域,形成地跨亞歐非的龐大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土崩瓦解之後,旃陀羅笈多收拾舊山河,建立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大一統帝國——孔雀王朝,統一了幾乎整個印度地區。(此時秦始皇還在策劃怎麼滅六國)
但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是自然之理。到了漢朝時期,伴隨著孔雀帝國的衰落,一支被秦、漢所驅逐的部落——大月氏,再再一次入侵了印度,並建立了從印度河流域到中亞地區的龐大帝國——貴霜帝國。
好不容易把貴霜熬死了,從西邊又打過來一個叫做“薩珊王朝”的傢伙,再一次佔據了印度河流域。不過這時候一隻被漢朝打殘的匈奴分支“嚈噠”入侵了薩珊王朝,解了印度的燃眉之急,但是很快這個叫做嚈噠的傢伙看西邊沒什麼可打的了,再次入侵了印度河流域,直至被隋文帝打趴下的突厥擴張過來,順手就把嚈噠滅掉。
到了唐朝時期,唐朝疆域盛極一時,向西擴張到了鹹海,向西南到了今天阿富汗的區域,而印度的西邊也再次出現一個強國——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頻繁入侵印度,印度當時的“戒日”王朝不得不和唐朝搞好關係,畢竟唐朝是敢以2萬對壘阿拉伯帝國20萬的存在。(後來戒日王朝叛亂,唐朝使臣王玄策借了8000吐蕃和泥婆羅的兵馬,連破580座城,所向無敵。)
再後來的一次印度被入侵,就是一個據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帖木兒入侵印度,建立了帖木兒帝國。帝國覆滅後,他的曾孫子再一次入侵了印度,建立了莫臥兒帝國,直至大航海時期被“東印度公司”擊敗。
看似鐵桶一樣的印度,卻遭遇瞭如此多的大規模入侵,古代印度是否真的無懈可擊?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前文看了印度的地理條件的確是四面天險,近代以前如果沒有大型內亂,幾乎是無敵的存在,但是問題就出在印度內部因為第一次外來衝擊(雅利安人)的緣故,導致宗教、文化出現過於多元,難以形成大一統的王朝概念。
而印度唯一一個對外防禦最重要,也是最致命的關隘是位於西部地區的開伯爾山口。這個山口是中亞通往印度的唯一通道,往北是帕米爾山結,往南是高聳立的蘇萊曼山脈,以及浩瀚的沙漠戈壁,唯獨開伯爾山口以西擁有合適的落腳地,可以藉此站穩腳跟,攻陷山口,直抵印度大平原,從雅利安人開始的每一次被入侵,幾乎都是從開伯爾山口突破。
孔雀帝國曾短暫控制過這一隘口,甚至隘口以西的那片“落腳地”,但是孔雀帝國卻未曾在此修築堅固防禦工事,伴隨著帝國的沒落,這個至關重要的關隘也因為不被重視,外加內亂不斷,缺乏足夠的實力抵禦強敵,成了印度歷史上最大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