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標題,讀者老爺們可能會覺得前後矛盾。
既然是大國對小國,有必要搞突然襲擊麼?既然是突然襲擊,怎麼可能公開呢?又怎麼能體面呢?
稍安勿躁,今天,就請各位讀者老爺聽龍馬君用歷史來掰扯這個面向未來的話題。
大國有大國的難處
很多讀者老爺把複雜的國際關係理解為自然界大魚吃小魚的弱肉強食的簡單規律,這其實是有些問題的,在現代國際社會錯綜複雜的環境中,大國並非可以為所欲為。
現在我們假設有個大國想要對小國採取軍事行動,那它主要受到兩方面的制約。
制約一:雖然它實力佔優,但不是壓倒性的。由於地理等因素,大國想要戰勝小國可能需要付出比較大的代價。同時,這個小國可能有比較強力的外援,出於平衡的考慮,其他域外的大國不會坐視我們假設的這個大國坐大,很可能會採取聯合干預行動。
這種制約的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1853年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當時急速擴張的沙俄破壞了歐洲的均勢,引起了英法等國的強烈不滿。沙俄再次和奧斯曼土耳其開戰後,英、法遂聯合其他歐洲國家組成聯軍強勢介入,很快形成了整個歐洲圍毆沙俄的局面,沙俄在損失50萬人後被迫接受了苛刻的和約,國勢從此轉衰。
為避免這種局面,大國要想保證自己的行動自由,必須在小國沒有完全做好準備以及域外大國介入前,一舉擊垮小國,迅速結束事態。
因此,軍事上所謂的“奇襲”利益絕不能放棄,大國對小國搞突然襲擊非常必要。
制約二:雖然軍事上實施突然襲擊非常必要,但在其他方面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
歷史上,人們向來不齒於突然襲擊,突然襲擊的一方通常備受譴責,也會落人口實,對大國尤其如此,其他大國很可能以此為藉口進行孤立和制裁行動。這在歷史上也屢見不鮮,日本帝國因為其在二戰中對珍珠港的偷襲至今仍廣受詬病。
綜合以上因素,大國要想同時規避以上兩種制約,公開而又體面地對小國實施突然襲擊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那如何公開而又體面地突然襲擊呢?大致可分為三步走。
借題發揮,讓事態逐步升溫
作為第一步,當然是製造與小國之間的矛盾,讓事態升溫,為以後的軍事行動蓄勢,在整個過程中,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
第一:釁,不可自我開。
大國必須要靜待小國的失誤。小國領導人的一時失言,外交人員的工作失誤,偶發的邊境衝突,經貿領域的關稅衝突等等,都可以成為大國製造緊張氣氛的突破口。
一戰之時,美國高層其實是非常想要參戰的,苦於沒有藉口,此時,德國外交部突然送上了一份大禮,竟然異想天開地給墨西哥發了份電報,提議瓜分美國。
當時的墨西哥怎麼可能接受這樣的提議呢?龍馬君至今都懷疑發這份電報的德國外交官是美國的臥底。總之,這份電報對美國而言真可謂是天上掉餡餅,有著這份電報的助力,威爾遜很快壓服了國內的反戰勢力,興高采烈地向歐洲出兵了。
第二:保持節奏,時間表不可安排得過密,要逐步升級事態。
用半年的時間隔空對罵,嚴正交涉,強烈譴責等等等等。
再用半年的功夫進行外交戰,驅逐外交官,關閉領事館,降低外交關係,撤回大使等等等等。
然後,再用半年的功夫玩玩軍事遊戲,武器試射,派軍機擦著對方的領空飛行,派出軍艦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相關規定無害透過對方領海,總之,怎麼刺激怎麼來。
最好,中途還要謹記的進三步退一步的基本套路,不時地積極響應其他國家的和平呼籲,與小國時常在第三國展開友好地磋商和談判。這項工作可以作為公費旅遊專案列為外交部門的福利——只要去談就行了,談成什麼樣完全不重要。
總之,要逐步培養雙方之間的對立,同時掩蓋真實意圖,切不可給外界太過操切的印象。如果像二戰中的日本那樣,今天對罵,明天下最後通牒,後天就開打,實在不可取。這樣急不可耐,連傻子都知道你想幹嘛。
完成軍事部署,引而不發
當雙方的緊張關係發酵到一定程度,在小國再一次的“挑釁”後,大國就可以順理成章地進行軍事部署了,這點對大國而言不是難事,不消一個月,就可以對小國形成牛刀殺雞的軍事態勢。
完成軍事部署是不是就可以動手了?當然不是,繼續等。
此時,大國主要開始做三方面的準備:
第一,繼續與小國發生軍事摩擦。
大國必須不斷與小國發生衝突,時常邊境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保持緊張度。同時,做好開戰的一切準備。
第二,在國際上發動宣傳戰。
一方面,不斷炒作戰爭氣氛,在國際社會公開宣稱由於小國的不斷挑釁,戰爭恐怕不能避免,讓國際社會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另一方面,不斷釋放善意,擺出一副和平主義者的姿態,主動要求雙方進行協商,邀請其他大國斡旋,繼續進行公費旅遊式的外交談判。
第三,對其他大國展開秘密外交。
挑撥離間、幕後交易、利益交換、大肆許諾,怎麼有用怎麼來。總之,儘可能讓其他大國在戰爭爆發後保持中立。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短期利益可以暫時放棄,長期利益可以儘量許諾,畢竟,我們需要的僅僅是其他大國現時的抉擇。
就這點,可以參照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外交策略,在普奧戰爭與普法戰爭期間,他利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外交手腕,奇蹟般地避免了其他列強的介入,為德國的統一掃除了最大的障礙。
小國為何尷尬?
一旦大國採取上述策略,小國的境地就會非常尷尬,可選的應對措施也非常有限。
第一,它不能維持長時間的軍事動員。
當大國開始進行軍事部署,由於小國的常備軍事力量無法抵抗大國,它必須要進行軍事動員,但是這種軍事動員無法長期維持,否則將對社會經濟造成重大損害。
對於這種情況,最典型的就是第四次中東戰爭。當時,埃以關係持續緊張,軍隊數量佔優的埃及在邊境集結重兵,由於常備兵力有限,為了應對可能的入侵,以色列只能進行動員,但是,當埃及軍隊遲遲不發動進攻時,以色列又只能解除動員,作為一個只有幾百萬人口的小國,它顯然無法長期維持動員。
大國呢?大國完全不存在這一問題,由於充沛的數量優勢,它的常備軍就足以應付戰爭的需要,它甚至還可以將常備軍分成幾撥,輪番來與小國對峙。
第二,它不能主動採取先發制人的攻擊。
還是以第四次中東戰爭為例。既然耗不過,那以色列的最優策略當然是主動出擊,瓦解埃及軍隊的進攻力量。但是,在第一部分中我們已經提及,軍事上的最優策略可能會在其他領域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當時的以色列已經佔領了阿拉伯國家的大片領土,如果再次主動挑起戰爭,很可能會遭到國際社會的徹底孤立,也有可能因為破壞中東的地區平衡而被美國暫時拋棄。
如果這個小國軍事實力一般,那它更不會主動開戰,主動開戰就等於是打著燈籠進茅房——找死。
第三,它會慢慢失去國際社會的關注。
如果一種事物長期存在,那人們就會司空見慣,大國與小國的紛爭也是。當兩者長期處於軍事對峙狀態,那國際社會對它的關注程度就會慢慢降低。
這就好像有個人天天威脅要砍你,當你一次又一次向周圍人求助,周圍人肯定會厭煩,甚至可能還會反過來教育你:“他砍你了嗎?他只是說要砍你!等他真砍你了,你再求助也不遲嘛!”
隨著關注度的降低,域外大國的介入意願也會大大降低,更何況還有秘密外交在起作用。
找個合適的時機,開戰!
當對峙個一年半載,成功解決數次危機,秘密外交取得相當成果,所有人都對這種緊張的對峙習以為常之後,開戰的時機也差不多成熟了。
經過漫長對峙的消解,小國的整體反應能力絕不會高於平時,儘管小國一直在提防可能的突然襲擊,但當突然襲擊真的發生時,他們還是會大吃一驚,手足無措——他們本以為現狀可以無限期地維持下去。
國際社會也不會有太多反應——都喊打喊了幾年了,終於開打了。這時,也不會有人去糾結突然襲擊的問題了,在外人看來,雙方早就處於戰爭狀態了。
其他大國或許會言辭激烈地抗議,但是大機率不會採取實際行動,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回報其他大國的善意中立時,千萬要大方,至少要表現得大方。
這樣,一場公開而又體面地突然襲擊就達成了。
歡迎關注,與龍馬君一起,相信思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