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22QS亞洲地區大學排行榜單釋出。5所中國大陸院校上榜前10,依次為北京大學排行第2、清華大學第5、浙江大學第6、復旦大學第7,上海交通大學第10名。其中,北京大學的排行較去年上升了5位,清華大學下降3位。(正觀新聞11月3日)
大學排行自誕生以來,各式各樣,五花八門,層出不窮。一般認為,大學排行起源於美國。198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依據“學術聲譽”(當時唯一的指標)對全美1308位大學校長開展市場問卷調查,釋出的“美國最好大學”,旨在幫助有志上大學的學生作出資訊充分的選擇,具有為消費者服務的初始立場。隨後,中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相繼推出大學排行榜。由於這些大學排行致使歐洲國家上榜大學較少,加之有過於側重學術研究而忽視教學質量、國際化水平和創新意識等因素的傾向,因此,歐盟從2013年起推出了基於歐洲評判標準的世界大學排行榜。目前,較具世界影響力的有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QS世界大學排行等。
對大學進行排名,本來並非壞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學瞭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但學校的好壞,卻不是簡單的“排行”就能認定。因為,優質的學校不一定是“好”的大學。以現代教育的眼光來看,烽火硝煙中的西南聯大很難冠之以“優質”之名,但是其仍然可以被認為是“好”的大學。由德國洪堡所創辦的柏林大學,建成於1809年,培養了許多優秀的科學家、哲學家,愛因斯坦、黑格爾、叔本華都曾在此任教,但是,由於德國的大學使用德語進行教學與研究,所以無緣大學排行榜榜單前列。
大學承擔的使命是多元而複雜的,因此,對大學的評價也應基於多維度的綜合審視。大學的主要職責是培養治理未來社會、促進社會發展的下一代,研究解決當前的科學、工業和技術、社會福祉等問題,使社會更加美好。目前,主流的世界大學評價體系對定量指標過於倚重,對科研過度關注,狹隘化了大學的傳統使命,綁架了院校個性化發展機會,加劇了知識量產、校際攀比,甚至國際競爭運動,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導致大學教學和社會服務等功能的邊緣化。這進一步造成評價“盲區”的擴大,大學場域中的許多元素,如學術自由、人文追求、思想啟迪等,無法被量化。
長遠來看,大學評價需要跳出排行思維,避免將鮮活生動、富有內在精神氣質的大學,機械地外化為空泛的符碼和沒有靈魂的數字。如果不能超越排行思維,使用創新性的評價指標也只能是“舊瓶裝新酒”式的做法,難以真正促進大學的發展。大學評價需要社會的關注和支援,市場的投入與反饋,政府的推動與協調。對此,我們還需要更新評價理念,完善評價標準,豐富評價內容和方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