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有些孩子不愛說話,不喜與人交流,父母就給他們貼上內向的標籤,在外人面前也這樣評價孩子。
雖然可能是父母的無心之舉,但有可能會使得他人按照對待內向者的方式去對待孩子,這樣就會使孩子越來越沉默寡言。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判斷孩子內向或是外向的標準是是否懂禮貌、是否能夠從容應對陌生人。
他們看到有些孩子遇見叔叔阿姨就會甜甜地問好,在陌生人面前也能乖巧地交流,因此也要求自己的孩子這樣,但這往往不能實現。
首先,孩子的氣質不同。
氣質是先天的,在個體早期階段就會表現出來,主要體現為神經型別的自然表現,有些孩子的心理過程的強度減弱,速度較慢,並且指向內部,因此要他們熱情主動比較困難。
此外,氣質的變化較慢,可塑性較小,即使能夠改變,也並不容易,因此具有這種氣質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往往不敢表現自己,顯得比較被動。
孩子的性格是後天養成的。在生命開始時期並沒有性格,它是個體在活動中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反映了人的社會性。而且性格的可塑性較大,環境對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顯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是父母讓他們形成了不愛說話的性格,因此要他們主動無疑是強人所難。
家長認為孩子內向,不在乎“不懂禮貌”“不愛打招呼”“在別人面前比較害羞”這幾點理由,然而這些行為並不能說明孩子內向。
內向是氣質型別的一種,要判斷一個人是否內向,僅憑觀察是不行的,還需要有專業的測評問卷來判斷。
雖然很多父母對孩子的認知有所偏差,但他們的反應還是說明了一個問題,即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也認為內向是不好的。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內向是一種氣質,氣質所指的典型行為是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而與行為內容無關,因而氣質無好壞、善惡之分,沒有道德評價的意義。
換句話說,內向的個體可以不懂禮貌,也可以很懂禮貌,可以害羞木訥,也可以與他人很好地交流,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外向的個體與人交流時,可能熱情奔放,給人清新悅動的感覺,內向的個體與人交流時,可能清風拂面,給人溫暖舒適的感覺。
如果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不懂禮貌,遇見叔叔阿姨不會打招呼,那麼就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了問題,是不是隻會強迫他們而不懂得遵循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
總之,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並非內向,但卻被標記為內向,內向並沒有好壞、善惡之分以及道德評價的意義,但人們卻一致認為內向不好。
實際上,有些不愛說話的人之所以給人以不好的感覺,是因為有些行業需要外向型的氣質。
例如營銷行業要求員工熱情開朗、能說會道,公司講求團隊協作,但有些人喜歡單幹,換言之,在某些行業或者崗位中,那些外向的個體更加吃香。
相對地,在某些行業或崗位中,則是內向的個體更吃香,如作家、研究人員等等。
實際上外向和內向各有優劣,外向的個體心理活動指向外部,優點是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缺點是內省不足。
而內向的個體則正相反,他們清楚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
在活動中,他們觀察能力比較強而且細緻、深入,喜歡分析生活中的一切。在職場中,他們善於隱藏自己真實的情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他們心思細膩,與人交往和工作中都比較細心,可以將失誤率降到最低。他們具有很棒的想象力,有可能會突然靈光一現,從而提出一個創造性的想法。
比起更多需要團隊合作的基層崗位,他們更適合管理崗位,更好地發揮他們獨立思考的優勢,他們經常有意識地使用元認知活動來監控自己的工作過程,以保證其不脫離正軌而始終指向目標。
永遠別逼孩子合群,有個內向的孩子是件好事,他們能實現家長對他們的的期望,與外向的個體一樣,他們也能和他人好好相處,並且具有很多外向個體不具有的優勢。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