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下,72.7%受訪家長表示教育焦慮有所緩解

9月23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通氣會,介紹中小學落實“雙減”工作和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制度建設有關情況。其中有哪些內容值得關注?一起來看↓↓

構建“1+N”政策制度體系

為確保“雙減”意見落地見效,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檔案,基本構建起了“1+N”的“雙減”政策制度體系。

“1”

指的是中辦、國辦印發的《“雙減”意見》,是方向性的、宏觀性的“雙減”工作的總綱領。

如“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原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審批制”“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等。

“N”

指的是落實過程中需要對一些概念進行科學界定,對一些工作要求進行細化,以指導各地更好地抓好貫徹落實工作。

目前已出臺了學科類培訓範圍界定、“備改審”、“營改非”、培訓材料管理、培訓人員管理、查處變相違規培訓、加強收費監管、上市公司清理整治、課後服務、建立監測機制、培訓機構登記等11個檔案。

數讀“雙減”成效

九成以上家長對新學期減負提質成效滿意

98.2%的學校出臺了作業管理辦法,92.1%的學校建立了校內作業公示制度,64.3%的學校絕大部分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

* 資料來源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臺16萬所義務教育學校填報資訊

99.6%的學生家長反映,本學期老師沒有給家長佈置作業或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97.5%的家長對學校新學期減負提質的各項措施和成效表示滿意,其中60%以上家長表示非常滿意。

* 資料來源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臺5737.7萬份家長問卷

七成以上家長表示教育焦慮有所緩解

“雙減”政策實施後,72.7%的受訪家長表示教育焦慮有所緩解,中等收入群體緩解比例更高。

* 資料來源共青團中央和中國青年報對511043名家長的調查

85%的學生參加了課後服務

有96.3%的學校提供了課後服務;有7743.1萬名學生參加了課後服務,學生參加率85%。

534.5萬名教師參與課後服務工作,佔學校教師數的86.2%,另聘請了20.6萬名校外專業人員參與課後服務工作。

* 資料來源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臺10.8萬所義務教育學校(不含寄宿制學校和村小學)已填報課後服務資訊

嚴查“眾籌私教”等隱形違規行為

教育部表示,“雙減”工作是一項長期性複雜性系統性的工程,必須注重當前和長遠相統一,往深裡做、往寬裡做、往嚴裡做、往遠裡做,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1 完善配套政策

在督促各地落實好已經出臺的配套檔案基礎上,加快預收費監管、加強培訓機構黨建等其他配套政策法規的制訂進度。

研究修訂競賽管理辦法,治理打著“國際”旗號的各類競賽。

完善“營改非”流程,進一步明確過程中的公示期限、資產確權等政策。研究起草校外培訓機構設定標準,在組織機構、從業人員、培訓場所、培訓內容等方面對學科類和非學科類機構同步作出規定。

加快校外培訓管理條例立法進度,對非學科類機構管理一併納入。

2 強化監督檢查

加強與有關部門聯絡協調,統籌運用好各種方式方法。

加大對“一對一”“高階家政”“眾籌私教”“住家教師”等隱形變異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繼續跟蹤各地進展,壓實地方責任,適時開展“雙減”大督查,對工作進展緩慢的省份加強針對性指導幫扶,對履職盡責不到位的地方和人員嚴肅問責。

3 完善配套政策

梳理各地好的經驗做法,建立典型經驗推廣制度,遴選推廣一批、印發宣傳一批、網站公佈一批、主流媒體報道一批、深度剖析一批、打造“雙減”精品一批,持續深入宣傳引導,營造“雙減”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號

作者 北京市教委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79 字。

轉載請註明: “雙減”之下,72.7%受訪家長表示教育焦慮有所緩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