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溫度與價值,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盡在@讀書文史。
文 | 讀書君
“嫡”和“庶”是兩個相對而言的詞,在古代封建宗法制度裡,家庭內部分有嫡、庶之分。
“嫡出”,指的是正妻所生的孩子,“庶出”則是指除了正妻之外,丈夫和其他女人生的孩子。
所以,在親屬關係中,引申出來的血統最近的便是嫡派、嫡系、嫡親,如嫡親弟兄、姐妹等。
01 溫宜公主雖是庶出,但依舊是嫡親公主
嫡出和嫡親,兩個不同的概念。更通俗的說,皇帝正妻所生的孩子為嫡出,也就是皇后所生。而其他的妃嬪所生的,則為庶出。
但是,所有的嫡親孩子,都是和皇帝有血緣關係的,他們無論是正室所生,還是妃嬪妾氏所生,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所以縱使溫宜公主的生母,只是個貴人,也是嫡親公主。
02《甄嬛傳》中,曹貴人的出身非常低
歷史上,曹貴人的原型是懋嬪宋氏,宋氏的出身貧寒,跟劇中的曹貴人一樣。
不過,雖然出身低,但是生下的女兒溫宜公主,卻備受雍正帝的喜愛。
當初華妃為了爭寵,還曾暗下使計,欲將溫宜公主從她的親母手中奪過來,由她養育。
客觀上說,庶出的孩子,確實沒有比正室生的孩子有優勢,但是庶出的孩子,最後“翻身”後起的並不少見。
03 宮中那些典型的“庶出”的例子
比如雍正帝和妻子宜修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雍正帝,雖是庶出,卻依舊坐上了皇位
雍正的父親康熙帝,有幾十個子女,其中大多數是庶出。在那樣一個重兵把守、萬人敬仰的紫禁城內,除了三宮六院的嬪妃,文武官員以及宮女和公公們,裡面就生活著一個王之男人,那就是皇帝。
(陳道明版康熙帝)
在那樣一個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里,除了皇后,其餘有幸被皇帝寵幸的女人生下了皇子,一般也就獲得一個貴妃、皇貴妃的品階、稱號。
康熙第一個活在人世,沒有夭的皇子也是庶出的,被稱為“大阿哥”。直到二阿哥,才是皇后親生的嫡子。後來,皇后因為產後病情惡化,撒手人寰,留下年幼的孩子。
對此,康熙對這二阿哥疼愛有加,2歲時便給他封了皇太子的稱號。之後,更是對其進行重點培養,可惜這二阿哥並不是一個好苗子,最終讓康熙大失所望,兩立兩廢太子。
所以,這才有了庶出的雍正繼位,當上了皇帝。
其實,不光是雍正,順治、康熙、乾隆,生母都不是皇后,他們都是庶出。
04 烏拉那拉氏宜修(雍正帝皇后),雖是庶出,卻依舊當上了皇后
在過去那個極其強調嫡庶尊卑的年代,尤其是女性地位低的年代,庶出的女子,幾乎可以說是看不到未來的。不管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孩子,都註定要低人一等,幾乎沒有什麼出頭之日可言。
(甄嬛傳曹貴人)
然而,“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沒有出頭之路,那就自己給自己敲開一條道。比如像宜修這樣的狠人物,就是這樣乾的。
為了搶回她本應有的地位、身份、愛人,她把自己嫡出的親姐姐純元毒死,讓其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為了坐上皇后寶座,她害死了無數的妃嬪……
所以,嚴格來說,雖然“嫡出”和“庶出”在身份地位上有所區別,但是在某種情況下,這兩者又是可以“相通”的,畢竟都有著相同的血脈基因。
繞得有點遠,回到開頭,所以,在《甄嬛傳》中,當雍正帝剛登基三年,剛平定了西北,無力再對抗準葛爾,只能無奈地同意了準葛爾方面提出的和親要求時,
作為嫡親公主的溫宜,就極有可能被選中。 為此,溫宜的生母曹貴人非常擔心,憂心忡忡地對皇帝說:
“皇上,溫宜還如此年幼,怎可和親?”
畢竟,歷史上,和親遠嫁的公主結局一般都挺慘,不是嫁給年老的老頭,就是要依據當地的風俗,接受各種難以想象的習俗“洗禮”,再者遠離家鄉,父母兄弟,無依無靠,有多淒涼可想而知。
所以,曹貴人擔憂自己的女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05 溫宜被選去和親,不僅是因為嫡親,更因為是庶出
前面我們提過,雍正帝對曹貴人生的這個溫宜公主很是喜愛,但是即便嫡親,即便是疼愛有加,也沒能逃過被選去和親的厄運。
可見,庶出出身地位不高,若沒有能力往上爬到最頂層,前途依舊是坎坷不堪,風雨飄搖。
這也由此可見,古代的女人真是不好當~尤其是皇宮裡的女人,看似光鮮亮麗,實則也是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關注我,瞭解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若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