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韓國的故宮全是中文,韓國人進去需要導遊翻譯,中國人進去像回家

由 廉擁軍 釋出於 經典

韓國故宮,也就是景福宮,是整個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的王朝的皇宮,開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一三九五年,比中國的北京故宮還要早修建十一年,但是從整個國際上的名氣來看,景福宮卻是和北京故宮完全沒法比的。


韓國景福宮佔地約四十一萬平方米,只有北京故宮的一半大,但是卻是整個韓國規模最大的宮殿了,是韓國首爾五大宮之首,當時的朝鮮王朝是大明王朝底下的藩屬國之一,對大明朝持臣子之禮儀,一切禮儀,文化都向大明朝學習,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時候,朝鮮王朝按大明郡王府邸的規格修築了自己國家的王宮,也就是景福宮了。


景福宮除了佔地面積比較大以外,其他的規制都是按大明王朝低於親王一階、郡王的規制修建的,採用郡王的丹青色為主,和大明天子皇宮所用的明黃琉璃有明顯的區別,那時候的朝鮮王朝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用的就是漢字,所讀的書籍也是漢朝書籍,連王宮的名字都是取自《詩經》中的“君子萬年,介而景福”,喚作景福宮。

但是為什麼景福宮除了在朝鮮半島有名氣以外,為何在國際社會上,一點名聲也無呢?相對於北京故宮、白金漢宮等宮殿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其實,這和韓國的歷史有關了,景福宮從建成以來,就可以說一直是多災多難,在建成一百五十多年後,明嘉靖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一五五三年,景福宮被一場大火焚燒殆盡,隨後重新復建,等到了一五九二年,朝鮮王朝又被日本入侵,景福宮在入侵中被朝暴民趁亂焚燬。


之後的兩百七十年裡,景福宮一直處於閒置狀態,直到一八六五年才由當時的朝鮮高宗的父親下令復建。隨後又是種種以外不斷,直到一九一零年,日本吞併韓國,隨後拆除了大半的景福宮,在舊址上修建了朝鮮總督府,直到韓國獨立後,才拆除了總督府,並在二零一零年才重新修建完成景福宮,但是在小編看來,復建後的景福宮就相當於我國的橫店影視城,只能算是個景點了,而不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蹟,所以才在國際上毫無名聲可言,畢竟我國的大故宮可是有好幾百年的歷史,裡面住過二十多位皇帝呢。


最有意思的是,景福宮裡大部分用的都是漢字,牌匾啊,題詞啊,都是漢字,那些韓國人進去參觀還需要會中文的導遊來翻譯給他們聽,而中國人進去之後,能感覺到一股濃濃的中國風撲面而來,完全不需要導遊也能逛。我記得當時的光化門還被改成過一段時間的韓文,最後又被複原成了漢字,真的讓人啼笑皆非。